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在治疗中给予健康教育以及个性化心理护理的具体作用进行分析。方法本研究以对比护理模式,共计纳入病例78例,均为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所接诊,取组中39例,治疗中给与常规护理和宣教,即对照组,余下39例,则给予全面健康教育、个性化心理护理,即观察组。对比效果。结果结合对两组SDS、SAS以及WHOQOL对比,观察组均具备优势,P<0.05。结论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在治疗中给予全面健康教育及个性化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肝硬化失代偿期
本文引用格式:孙心爱.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对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作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3):315.
0引言
肝病在临床一直存在有较高的发生率,对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其处于肝病晚期,在腹水等影响下,容易促使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存在有极高的死亡率。在常规治疗方案的作用下,仅能达到缓解病症的作用,因病症存在有反复发作的特点,且医疗费用较高[1-2]。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难免存在有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将促使患者生活质量进一步下滑。于本次研究中,我院旨在探究全面健康教育、个性化心理护理在该部分患者治疗中的具体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以对比护理模式,共计纳入病例78例,均为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所接诊,取组中39例,治疗中给予常规护理和宣教,即对照组,余下39例,则给予全面健康教育、个性化心理护理,即观察组。对照组男20例,女19例,年龄在45—71岁间,均值为(53.12±1.88)。而观察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在46—76岁间,均值为(54.09±1.09)。对比以上数据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宣教,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以及全面健康教育:
(1)心理护理。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及时收集患者的资料,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全面评估,针对不同的心理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措施。多数病人由于不了解自身疾病的相关知识,加之对环境的陌生,常表现抑郁、焦虑、恐慌,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开展对应心理疏导工作,引导患者倾诉自己的苦恼,将内心压力进行释放,并给予语言上的鼓励,可以动员已经被治愈的病人或有相同经历的病人现身说法,逐步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信心,相信坚持进行治疗疾病自然能得到改善。同时,需引导患者家属、朋友等多与患者进行交流与沟通,在对患者注意力进行转移的同时,达到帮助其恢复的效果[4]。另外,在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时候,还要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相关疾病的知识宣教,通过采用发放宣传海报、张贴宣传资料、定期开展宣传讲座等方式,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降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焦虑、抑郁、恐惧心理,使患者能够正确看待疾病,从而提高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
(2)健康教育。可按照集中讲解或者一对一宣贯的方式帮助患者了解本病的有关知识和自我护理方法。①心理调适:注意自己情绪的调节和稳定,治疗时别过多的考虑病情,对治疗要有信心,保持愉快心情;②饮食指导:既要保证营养又遵守必要的饮食限制,在保障日常营养供应的同时,更需要限制摄入量。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对脂肪、蛋白质、矿物质摄入量严格进行控制,在血氨升高时应限制或禁食蛋白质,待病情好转后再逐渐增加蛋白质摄入量。在蛋白质选择上,需优先选择植物性蛋白质,减少对动物类蛋白质的摄入。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尽量做到少食多餐,严禁暴饮暴食,禁止食用过于辛辣、刺激性食物。有食道胃底静脉曲者,应食软食,并细嚼慢咽,保证咽下的食团宜小且外表光滑,勿食带有糠皮、硬屑、鱼刺等食物。有腹水、下肢水肿者,对患者每日水分的摄入量严格进行控制。③休息与活动:指导患者按时作息,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在患者病情较为稳定的时期,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适当进行有益的锻炼,活动量以不加重疲劳感和其他症状为度。④预防感染:皮肤瘙痒者给予止痒处理,嘱病人勿用手抓挠,以免皮肤破损、感染;注意保暖和个人卫生。⑤用药指导:在临床用药上,更需要严格按照医师指示进行用药,不得私自增加或者减少药量[3]。
1.3观察指标
研究中需借助SDS、SAS量表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同时需以WHOQOL量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各数据均以SPSS 19.0进行分析,以均值±标准差进行分析,以t检测,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自评表于本次研究中,观察组SAS评分为(38.12±1.97),对照组为(45.72±1.08),对比P=0.007,t=8.872。观察组SDS评分为(41.23±1.08),对照组为(51.28±1.47),对比P=0.012,t=7.772。在WHOQOL评分上,观察组为(22.87±1.08),对照组(17.23±1.04),对比P=0.018,t=9.769。
2.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对照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为(60.45±3.22)分,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为(70.34±2.45)分,观察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为(59.54±5.34)分,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为(87.65±4.34)分。(t=8.345,P=0.021)。
3讨论
肝硬化失代偿期已处于病症晚期,病症极为严重,且存在有迁徙反复的特点,存在有极高的治疗难度,促使患者生理、心理均承受有巨大压力。在多种负面压力的作用下,将间接促使患者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出现异常,使患者病情更为严重。故此,在治疗过程中更需要注重对该部分患者心理状态进行改善。通过个性化的心理护理以及全面健康教育,可引导该部分患者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病症,更加配合各方面治疗。
在本次研究中,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以后,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相关疾病的了解,使患者及其家属能够降低对疾病的恐慌心理,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从而有效加强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使患者能够从生理上、心理上得到良好的护理,从而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于本次研究中,我院就对全面健康教育以及个性化心理护理在治疗该病中的具体作用展开分析。观察可知在全面健康教育以及个性化心理护理的作用下,确能有效改善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芳,闫跃武,柴海云.心理护理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心理健康生存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的影响[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6,30(3):222-225.
[2]林栋羚,董辉,杨丹,等.优质护理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心理状况、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6,31(6):910-913.
[3]钱红星,肖巧玲.心理护理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56(36):171-172.
[4]王秀珍,周菊,王晓霖.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分析[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7,22(5):0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