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老年2型糖尿病发生低血糖常见原因分析及相关护理对策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12 15:00:3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老年2型糖尿病发生低血糖常见原因进行分析并研究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5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统计发生低血糖患者的例数,对老年2型糖尿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低血糖的发生率的高峰期是晚上临睡前,其次是在患者早晨空腹时,最后是中午吃饭前。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应加强高危时间段及高危患者的血糖监测,尽量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

关键词: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护理对策

本文引用格式:魏冬兰.老年2型糖尿病发生低血糖常见原因分析及相关护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3):308,312.

0引言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代谢性疾病,多发于老年人群中。由于老年人的器官功能衰退老化,机体免疫力下降,在出现低血糖的情况时,临床症状不明显,容易错过低血糖的最佳治疗时间,使病情加重[1]。老年患者在低血糖后若未及时进行治疗,可能会对体内的重要器官造成较大的损伤,严重还会导致患者死亡[2]。本文对老年2型糖尿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一些相关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5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研究前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并使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男性有26例,女性有30例,年龄为60~86岁,平均(76.12±9.33)岁;60~70岁的有13例,70~79岁的有25例,80岁以上的有18例;其中患病不足10年的患者有12例,病程在10~20年的有21例,患病时间大于20年的为23例。患者纳入标准:①患者年龄均在60岁以上;②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③经过诊断确实符合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1.2方法

使用血糖监测仪检测患者在早晨空腹时与餐后2 h的血糖、晚餐前与晚餐后2 h的血糖以及检测患者晚上睡前的血糖。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血糖浓度,低血糖为患者血糖水平≤3.9 mmoL/L。

2结果

低血糖的发生率为26.79%。其中晚上睡前的低血糖发生率最高,有7例,占低血糖患者的46.66%;早晨空腹时的低血糖患者有5例,发生率为33.33%;午餐前发生低血糖的患者为3例,发生率为20%。在给予发生低血糖的患者具有针对性的治疗后,这15例患者低血糖得到了控制。

3讨论

3.1出现低血糖的原因


据相关研究发现,空腹时低血糖导致的死亡风险与正常血糖的患者比较,风险高出约2.7倍,尤其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这种风险更高。导致老年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跟患者的自我管束能力与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等有关,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点:①饮食不当:老年患者受年龄的影响,记忆力有所减退,常常会忘记就餐导致空腹时间过长,增加低血糖出现的风险,也有的患者对饮食的控制力度过大,对糖尿病中饮食控制的理解不正确,也是导致低血糖出现的原因[3];②运动量不合理:部分患者对于运动的理解不到位,在注射胰岛素后的大量运动会加快血液的流动,导致胰岛素的吸收速度加快,并且运动量过大会消耗较多的葡萄糖,容易发生低血糖;③药物性低血糖:低血糖的出现和药物也有关系,老年糖尿病患者常会伴随其他合并症,患者服用的其他药物可能导致降糖药物的效果增加从而引发低血糖[4];④用药不当:在没有家属监督的情况下老年患者容易出现忘记用药或重复用药的情况,未按照医嘱正确用药也是低血糖出现的诱因之一[5]。

3.2分析护理对策

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应当更加仔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护理工作。

①对老年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部分患者和家属对于低血糖的认知不够,也就不了解其中的危害,对于低血糖的预防措施不够重视,导致老年患者的低血糖发生风险增加,因此对于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宣讲十分重要[6]。可以通过口头宣讲、宣传手册或者多媒体进行讲解,使患者及其家属能够对疾病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与理解,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②指导用药。护理人员要详细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药物的作用、副作用以及用药时间和方式,使患者严格按照医嘱进行用药。针对记忆能力差的患者,医护人员要定时监督患者用药。

③监督患者的饮食。很多老年患者在饮食方面不规律,空腹或多食都不利于患者的恢复,因此医护人员要监督患者的饮食,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使患者做到定时定量地进食,忌辛辣、烟酒,多吃蔬菜增加维生素的摄入量,少吃油腻热量高的食物,控制患者的体重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④监督患者的运动。适当的运动能够提升患者的机体免疫力,但运动量过少或过多都会造成患者的身体出现异常,医护人员应当监督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一般以晚饭后或早餐后1 h进行运动最为合适,锻炼2次/d,1次的运动时间不能超过1 h,为患者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避免剧烈运动[7]。

⑤心理护理。一般2型糖尿病患者伴随着多种并发症,且病程较长,心理容易出现问题,可能出现沮丧、悲观、孤独等情绪,若不加以干预,容易导致抑郁症的发生,因此心理护理在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重要性不可忽略。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引导患者倾诉,消除患者的悲观、消极情绪。平时可以在病房里为患者播放一些节奏轻快明亮的音乐,患者的情绪也会对治疗的疗效产生影响,使患者保持轻松的心情能够有效地提升疗效。

⑥对患者的血糖进行严密的监测。护理人员要按照病人的不同分级护理要求进行病房的巡视,对患者的三餐前后以及晚上睡觉前使用血糖检测仪检测患者的血糖浓度。尤其注意夜间的病房巡视,观察入睡后的患者是否有异常情况发生,如患者出现盗汗、烦躁的情况,要及时为患者进行血糖检测,如若发生低血糖,要及时告知医生进行相关的治疗。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出现低血糖的情况时可能无明显临床症状,直接陷入昏迷,因此护理人员对夜间的巡视还需加强力度,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时发现发生出现低血糖的患者[8]。

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在睡前最容易发生低血糖,其次是空腹时和午餐前。因此护理工作在开展时要着重注意这几个时间段,严密监控患者的血糖,对于低血糖发生率高的时间段,可以通过采取增加患者蛋白质及脂肪摄入量的方式来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若患者发生任何不良反应要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

现在对于糖尿病的治疗还无法根治,只能长期用药控制病情,使患者的血糖水平保持正常。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人的护理要从全方面进行,严格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稳定患者的病情,控制患者的血糖,降低患者低血糖发生的风险。

\

 
参考文献

[1]李婷,卞茸文.护理干预结合健康教育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影响探析[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8,7(1):145-146.
[2]范晓晶.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脑损伤发生率及生活质量影响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8,5(32):170,172.
[3]郭明,赵翔宇,徐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糖波动及低血糖的关系[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8,26(7):107-110.
[4]魏海伦.沙格列汀与西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及对低血糖发生率的影响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6):70.
[5]郑鑫兴.比较双时相门冬胰岛素(诺和锐30)和甘精胰岛素(长秀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北方药学,2018,15(9):168-169.
[6]秦丽媛.分析护理干预在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和预防夜间低血糖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1):291-292.
[7]Cheng PC,Hsu SR,Tu ST,et al.Body mass index influences the plasma glucose concentration during iatrogenic hypoglycemia in people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a cross-sectional study[J].PeerJ.2018,6(5):e4348.
[8]Orozco-Beltrán,Domingo,Artola S,Jansà,Margarida,et al.Impact of hypoglycemic episodes on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of type-2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specific QoLHYPO?questionnaire[J].Health and Quality of Life Outcomes,2018,16(1):5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92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