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效果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11 15:41:0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对高血压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的影响。方法选择64名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全面护理。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全面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经证明,此护理模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护理模式;患者;高血压

本文引用格式:鲍丽丽.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1):367-368.

0引言

高血压(Hypertension)的发病原理主要是动脉血压压力过大,高血压的发病可带来一系列并发症,如冠心病、脑溢血、肾衰竭等多种人体重要器官的病变。高血压在临床中被定义为慢性疾病,此病是心脑血管的主要诱发因素。正常人的血压一般维持在稳定状态,正常的压力值为90~139 mmHg,舒张压为60~89 mmHg,脉压为30~40 mmHg,变化较为明显的为收缩压。由于多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血压的不稳定,长时间处于波动状态,就会引发高血压。经研究发现,高血压的发病率与年龄成正比,年龄越大发生高血压的几率越高。人的身体在50岁以后,体内多种器官会发生病变,此时的舒张压一般呈下降趋势,脉压呈上升趋势。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对于高血压的研究也越来越透彻,对于高血压产生了血压分层的概念,此理念大致解释为不同的患者高血压有不同的因素形成,其治疗方法也应不同。目前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血压值和危险因素评估是主要的评判依据。对于不同的高血压患者,主治医师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在对患者进行饮食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药物治疗,达到全天控制血压的目的。除去平时对患者的治疗外,需要患者家属及其护理人员在清晨时对患者进行血压测量,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高血压在临床中属于常见的慢性疾病,高发人群为老年人。高血压根据发病原理的不同又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1]。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不但要控制其血压的变化,预防其他并发症的发生也属于治疗范畴[2]。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有效的临床护理对于治疗效果极为重要,以此寻找合适的护理方式成为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主要内容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高血压治疗的患者共64名。将其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使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2名。所选患者均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对照组中,有女性12名,男性20名。最大年龄81岁,最小67岁,平均(72.75±5.62)岁。该组患者中,有Ⅰ类高血压患者6名,Ⅱ类高血压患者19名,Ⅲ类高血压患者7名;观察组中有女性患者15名,男性患者17名,最大年龄为75岁,最小65岁,平均(71.03±4.09)岁,该组患者中,有Ⅰ类高血压患者9名,Ⅱ类高血压患者17名,Ⅲ类高血压患者6名。比较两组患者其他方面资料,发现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具有可对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人员如实记录好患者的血压及其他变化数据。观察组患者则对以下方面进行系统性全面护理干预,主要有如下步骤。

1.2.1环境护理

对于患者来说,治疗的第一条件是有一个舒适的治疗室以及休息室,一个温馨、体贴的护理环境可以让患者身心得到最大放松,患者家属也能感到舒心,治疗效果也会优化到最大,良好的环境既可以对患者的病情恢复提供帮助,又能帮助医院树立优秀的形象。

1.2.2心理护理

大多数的高血压患者为老年人,由于此类人群经常受到其他疾病的影响,不但对老人的经济造成一定负担,对于其心理压力也不可忽视,患者对于治疗来说往往会出现负面的效果。针对于此,护理人员应该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对于患者的疑惑进行解答,充分运用人道主义精神对患者进行帮助,使得患者在一个熟悉温暖的环境下接受治疗。除此之外,护理人员需要主动与患者家属进行联系沟通,多向患者及其家属传述一些关于高血压的知识,使他们可以充分了解此疾病的病理,能够更好、更配合地接受治疗;对于一些疾病本身引起的并发症或其他疾病,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述治疗方法。在进行治疗前,患者及其家属可以提前做好准备接受治疗。

1.2.3用药护理

对于高血压级别、性别、年龄不同的患者,有针对性不同的治疗方式,护理人员应该根据主治医生的指导,对患者进行用药,患者需要的药物应该由护理人员定时定量补给,避免发生错吃、误吃的情况,导致高血压不能控制。在长时间的治疗下,有血压情况较为稳定的患者,可以酌情递减药物或者更换其他药物进行适当调整。

1.2.4饮食护理

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药物控制血压只是一方面因素,另一方面至关重要的因素为饮食。对于患者的饮食,要严格控制盐分、脂肪以及热量较高食物的摄入,患者选择的主食应以蔬菜为主,配合水果,多食用纤维素较高的食物,防止发生便秘,老年患者的钙离子流失严重,在饮食之外,应额外加强钙的补充[3]。进食的量要控制好,患者不能过多使用食物,以八分饱为标准,感到饱腹感即可,进行饮食完毕休息一段时间后,应进行适当的锻炼,增强体质。

1.2.5并发症护理

①对于存在其他并发症及进行高血压治疗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多加照顾,对于合并脑梗死的患者,应嘱其家属陪同运动,对存在瘫痪的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活动患肢。②对于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应注意合理用药,选择既能确保心肌血流量又能降低血压类药物,尽量选择长效制剂[4]。③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应向其讲解疾病有关知识,缓解其不良情绪,并在医师指导下为其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④对于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无心衰症状时应叮嘱其注意休息,饮食用药与一般患者相同,伴有心衰症状时应叮嘱其保持绝对卧床,并严格控制盐的摄入,适当服用利尿和强心类药物[5]。

1.2.6健康护理

患者睡眠时间长短以及睡眠质量对于治疗效果的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所以患者在入院治疗时,应告知其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来迎接治疗,使治疗效果达到最佳状态。另外,夜间对于患者的巡视力度要加强,观察患者睡眠的情况,发现有不适的患者立马采取治疗并主动向主治医师报告,避免耽搁最佳治疗时间,防止病情发生恶化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

1.2.7出院指导

患者在出院前应传授患者家属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患者家属主动实践,确认无误后方可离院。离院时叮嘱患者家属注意患者的饮食以及休息,并需要告知患者坚持锻炼。离院一段时间后主动通过电话或者写信的方式联系患者,询问病情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入院检查,避免耽搁病情。

1.3效果评价

护理人员每天按时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测量并详细记录数据,对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进行对比。

1.4数据分析

对数据处理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3.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当结果P<0.05时,证明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舒张压与收缩压并制定表格,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明显不如采用系统全面护理的观察组的效果明显,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下表1。


\

 

3讨论

由于老年人的身体素质较差,当发现高血压不及时治疗后会引发多种并发症,进而威胁到老年人的生命健康[6]。全面的综合性护理主要从多个方面对患者进行护理,有效地避免治疗过程中出现漏洞[7]。患者患病后,不但心里承受压力,其经济压力也不可忽视,对患者的各方面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全面系统护理主要从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健康护理、环境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等多个方面进行指导,有效保证患者以最佳心情接受治疗,将治疗效果最大化,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强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患者所面临的压力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减缓[8]。本次研究显示,采用全面护理的观察组在各方面的治疗效果都要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并且实验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证实,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全面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患者受到疾病折磨的时间,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此护理模式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贺桂英.优质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控制中的效果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20(12):75-77.
[2]王娜.人性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分析[J].饮食保健,2018,45(9):323-324.
[3]郭丰莲.综合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14):44-45.
[4]孙宁,毛羽.针对性护理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疾病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情况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9,39(24):241-243.
[5]奥艳玲.综合护理在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和减少并发症的临床价值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9,18(12):23-24.
[6]沈娟.个性化延续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不良事件预防价值体会[J].养生保健指南,2019,18(13):782-785.
[7]章艳红.利用个体化护理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J].养生保健指南,2018,17(14):728-729.
[8]魏彩虹,刘爱荣.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14):79-8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84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