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在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应用个体化延续性护理的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方法对本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96例患者予以选取,应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结果经评定示,观察组的空腹及餐后2 h的血糖含量低于对照组的血糖含量,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计算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护理前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后观察组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患者提供了科学化和规范化的护理模式,改善了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提升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关键词:个体化延续性护理;满意度;糖尿病;应用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张守菊.个体化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患者的满意度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4):74-75.
0引言
在临床中,糖尿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终身代谢类疾病。很多患者没有专业的、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加以辅助,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更严重的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生命危险。糖尿病也是一种比较反复的病症,目前没有特效的治疗手段,需要通过控制患者的血糖含量达到使患者病情稳定的目的。但是大部分患者在离院后不能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导致血糖含量升高,病情加重。因此,亟待解决的难题是应用有效的院外护理模式来提高护理水平。个体化延续性护理是在患者离院后通过追踪护理的模式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基础护理等护理措施,从而使患者以更好的心情接受治疗,有效地控制其血糖含量[1,2]。本文就上述护理模式运用于糖尿病患者的临床价值以及应用措施展开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本院96名患者予以选取,应用随机数字表抽取法进行分组。观察组48例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20例;年龄54-82岁,平均(67.12±4.13)岁,病程2-12年,平均(6.42±2.35)年。对照组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23例;年龄52-81岁,平均(66.46±4.02)岁,病程2-14年,平均(6.87±2.74)年。经过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针对对照组的48例患者我们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常规的护理模式指的是常规的各项检查、饮食指导、用药指导以及常规的病情观察等。观察组对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个体化延续性护理的护理模式。
个体化延续性护理措施:提醒患者及其家属为患者提供安静以及安全的修养环境;疾病发作时的观察和护理(安全保护、护理观察,记录患者血糖含量的变化情况,制定合理的护理措施)[3];饮食干预指导(多吃蔬菜水果、少食多餐、清淡饮食);运动干预指导(根据患者的病情为患者制定合理的运动方案,控制患者的运动时间以及运动量);疾病知识宣传(讲解发病的原因、出现的症状以及如何预防治疗);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情去接受治疗、护理)[4];定期检测(提醒患者要定期检测血糖含量,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用药护理(指导患者坚持用药、正确用药)等[5]。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在这段时间内的血糖含量、生活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其中血糖含量越少也就说明患者症状的缓解情况越好。生活质量评分中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也就说明护理质量越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是通过问卷的形式进行的,其中满意度评价标准分为不满意(患者对护理过程不理解、不认可、比较排斥)、十分满意(患者积极配合护理工作的进行)、一般满意(患者在经劝说后愿意配合护理工作的进行)三种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生活能力及运动能力评分应用(平均数±标准差)予以表示,施以t检验;护理满意度应用(%)予以表示,施以卡方检验,P<0.05提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经评定示,观察组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的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通过计算显示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个体化延续性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的个体化延续性护理服务满意度对比
经过对患者填写的关于护理满意度问卷的总结,发现观察组的总护理满意度为95.8%,对照组有36人表示满意,总护理满意度是75%,观察组的高于对照组。统计结果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3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终身性疾病,该病极容易引发并发症。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他们需要在回家后持续的进行治疗与护理。而很多患者及其家属不具备专业的护理知识,在其回家后很难维持较好的血糖控制效果。因此需要在常规的护理下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疾病认知的指导,使患者能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个体化延续性护理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护理模式,它是在传统的护理基础上通过科学化的护理措施对已经离院的患者进行基础指导、用药指导、心理指导以及治疗指导。需要护理人员定期对患者进行追踪随访,叮嘱患者谨遵医嘱按时吃药。这种护理模式可以促进护患之间的交流,增进护患之间的关系,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也增强了护理人员的质量意识{6,7】。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症状缓解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护理满意度(95.8%)高于对照组(75.0%)的满意度。组间差异在统计学对比中都表示有意义(P<0.05)。
综上所述,借助新的护理品质模式,将个体化延续性护理应用于糖尿病患者护理中有利于增强护理人员灵活运用规范化和科学化的护理模式的能力,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8]。
参考文献
[1]张瑞华.个体化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疾病认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07):114-115
[2]袁进.个体化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05):164-165.
[3]舒峰.个体化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10):1900-1901.
[4]高静梅.个体化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9):235,237.
[5]郭丽.评价优质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8):261-262.
[6]刘纯凤,邵崇波.个体化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24):154,198.
[7]覃雪梅,陈芳,洪慧,等.个体化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糖尿病天地,2018,15(5):190.
[8]赵连秀.个体化延续性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观察[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18):124,12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