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主要研究配合新的手术技巧加以手术前后的优质护理能否大大改善患者的预后从而提升生活质量。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具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结果通过研究表明,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在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心理健康方面明显优于采取传统护理干预的对照组。结论本研究通过对观察组患者采取优质的综合护理干预得出,综合护理有助于患者病情康复,且明显减轻患者心理压力,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综合护理
本文引用格式:吕佳.高血压脑出血微创开颅27例的临床护理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1):238,240.
0引言
高血压脑出血(HICH)具有突发性、发病急且病情发展迅速的特点,患者发病后如果未及时进行治疗,死亡率与残疾率都会大幅度提升,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逐渐严重,该病已经成为我国最严重的致死疾病[1]。传统治疗脑出血的外科手术虽然能有效清除颅内血肿,但手术的创伤面积较大,容易造成并发症以及后遗症。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理念不断被应用,新的手术方法也逐渐被提出,配合新的手术技巧加以手术前后的优质护理可以大大改善患者的预后,从而提升生活质量。我院对入住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穿刺引流进行治疗,并为患者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挑选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入住我院治疗的27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与分析,27名患者经我院全面检查无其他类型疾病且都同意接受研究。27名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7:10,患者年龄为39~88岁,平均(57.89±3.08)岁。参加研究的患者发病突然且病情发展迅速,并伴随头晕、眼花、四肢不协调等临床症状。患者入院后应立即安排CT对患者颅内进行检查,确诊为脑出血后应在2 d内尽快安排微创手术清除患者脑内血肿。随机将患者分配为两个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内14名,对照组内13名,对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进行比较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具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术前护理
对意识较为清楚的患者行心理疏导的同时进行相关治疗知识的宣教,减轻患者的忧虑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定期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观察,一旦发生变化应立即向相关医生进行汇报。手术前对患者进行一系列必要的检查工作并准备手术必须用品,为手术顺利进行做好准备。
1.2.2术中护理
患者在卧床接受治疗时护理人员应联系相关医生,结合患者脑部出血位置,从而调整患者卧床体位,据出血部位协助临床医师、患者摆好体位,确保手术穿刺部位保持在上方,并保证患者呼吸顺畅,患者呼吸道一旦有痰产生应立即清理,防止咳嗽引起颅内压力增高。
1.2.3术后观察与护理
手术完成后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呼吸、脉搏、血压等指标的检测。并定期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的变化,保持在1次/30 min。一旦发现患者神智模糊严重,血压居高不下,应立即向有关医生汇报,检查患者颅内是否再次出血。手术完成后患者血压变化幅度较大,应谨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并服用适量的利尿药物,保持血压在120~180 mmHg。患者体温一旦上升,护理人员应立即安排物理降温,保证患者体温保持在正常水平,防止脑部组织受损以及并发症的产生。手术后部分患者意识逐渐清醒,容易对自身疾病产生焦虑,造成患者自身负面情绪加重,需要进行心理疏导。引流装置的护理是术后的重点护理内容[2]。①确保固定:手术完成后需要对患者脑内残留血肿进行引流,引流后会将穿刺针固定,但容易引起患者躁动致使穿刺针脱落,所以需要护理人员密切观察,一旦脱落需要立即处理,护理人员在进行相关护理时应严格遵守无菌准则,防止外界因素造成感染。患者在昏迷状态时需要固定患者四肢,防止引流管的脱落;②摆好位置:脑实质出血,引流袋需要低于穿刺点位15~20 cm,对脑室引流术者,引流袋要高于脑室10~15 cm并保证正压引流[3];③夹管、开放引流护理:夹管期间,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例如血压持续升高、瞳孔改变、呼吸困难等,并定期观察引流物的颜色及性质与流量情况。
1.2.4并发症护理
(1)再出血:患者脑内再次出血是术后高几率发生的并发症之一,术后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指标,并观察引流物的性质、颜色、流量从而判断是否再次出血;(2)激性溃疡:激性溃疡是急性脑血管病常见并发症之一,所以护理过程中需要需要保证患者呼吸通畅,并观察大便性质。一旦发生溃疡,应立即停止食物的摄取,严重的患者需要用盐水洗胃,并注入药物;(3)肺部感染:肺部感染的主要表现为高烧并伴随咳嗽且痰多,可通过听诊器听肺与相关检测查明患者是否肺部感染,患者一旦感染应采取药物雾化治疗,保持患者呼吸畅通,情况特别严重时可切开气管进行插管。
1.3效果评价
(1)运动功能:通过简式Fugl-Meyer评定法[4]评定患者运动功能的情况,<50分为严重,50~83分为明显,84~93分为中度,94~99分为轻度;(2)日常生活能力:以Barthel指数[5]来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高于60分为良,41~60分为中,40分以下为差;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进行测定。
1.4数据处理
通过SPSS 23.0软件整理数据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达,P<0.05表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研究表明,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在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心理健康方面明显优于采取传统护理干预的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细见表1。
3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一直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近年来对HICH的研究较多,得出来许多治疗的理论,高血压脑出血后血肿分解产物和脑组织直接损伤释放出的血管活性物质所致的脑水肿,局部脑血流降低,凝血纤溶系统变化及颅内压升高都能严重影响脑出血的病程发展及预后[6]。HICH一旦发病严重时,病情恶化会非常迅速,短时间内会造成患者颅内高压,严重会造成患者死亡。因此,能否及时进行治疗是降低患者死亡率的关键,治疗方法主要是进行相应的手术减少血肿体积从而减轻脑组织损伤程度,降低死亡率与残疾率[7],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保守治疗,治疗效果不明显且治疗创面较大、手术时间长,容易引起并发症。微创术治疗HICH的效果大大优于内科保守治疗与传统手术,手术操作简单且安全,应用液流正压粉碎血肿代替机械式碎吸血肿,其工作区间可严格控制在血肿范围内,且可全方位、无盲区、高效能碎吸、液化血肿,使血肿清除率大大提高[8]。早期护理工作尤为重要,直接影响到手术是否成功,患者能否恢复正常,需要采用专业的方法与指导,患者在恢复过程中也必须进行相应的运动训练,从而促进机体器官功能的恢复,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有利于术后的康复。还要进行定期家访和电话访谈,调查患者恢复情况,叮嘱患者定期进行复查,严格控制患者饮食防止病情的二次复发。
本研究通过对观察组患者采取优质的综合护理干预得出,综合护理有助于患者病情康复,且明显减轻患者心理压力,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刘丽娜.48例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后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美容医学,2017,5(9):90-91.
[2]朱文英.综合护理干预在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8(9):66-67.
[3]孙林,张玲.依达拉奉联合护理干预用于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40例[J].中国药业,2017,21(3):19-20.
[4]谢命莲,丁柳.36例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刊,2018,2(13):73-74.
[5]王丽杰.基于超前理念的便秘多元素防治护理在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6(13):62-63.
[6]高郭娜,赵丽,宋绪彬.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64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9,26(3):27-28.
[7]王剑凤.循证护理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规范化治疗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18(30):93-94.
[8]路洪珍,毕研娟,刘丽,等.专科创新康复护理在微创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15(30):82-8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