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与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09 10:18:2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与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5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390例。对照组对患者使用溶栓治疗,治疗组对患者使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进行治疗。比较对照组与治疗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3.08%,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80.00%,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更高,治疗组的疗效更佳(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和溶栓治疗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在本次研究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佳,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溶栓治疗

本文引用格式:马霞,廖容,赖红梅.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与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9):104-105.

0引言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表现主要为持续、剧烈的胸骨后疼痛,患者仅通过服用硝酸酯类药物或者休息,症状不能得到较好的缓解[1]。若患者伴有进行性心电图变化与血清心肌酶活性升高等情况,将并发休克、心律失常与心力衰竭等症状,若处理不当,可能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产生严重威胁[2]。因此,医护人员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3]。本文通过对治疗组和对照组的45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观察研究,探讨研究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与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现进行如下报道。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45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390例。对照组对患者使用溶栓治疗,治疗组对患者使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女性24例,男性36例,年龄50~69岁,平均(58.36±4.48)岁。治疗组患者女性172例,男性218例,年龄51~70岁,平均(59.58±4.14)岁。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关于年龄与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此研究均完全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批准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使用溶栓治疗,给予患者150万U尿激酶混合于100 mL生理盐水中进行静脉滴注,30 min内滴完。给予患者4000 U低分子肝素钙进行皮下注射,1次/12 h,同时给予患者300 mg阿司匹林、300 mg氢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钙300 mg,温水送服。30 min后做心电图观察S-T段的改变。次日给予阿司匹林100 mg,氢氯吡格雷75 mg,阿托伐他汀150 mg,低分子肝素4000 U皮下注射,连续7 d。

治疗组:对患者使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进行治疗,先进行右桡动脉穿刺,穿刺成功后将动脉鞘置入患者体内,注入2000 U肝素后行动脉造影。在确认患者的梗死血管分支后,将5000 U肝素注入,使用导管指引,将导钢丝从引导管中送入病变血管远端,沿引导钢丝送入气压球囊并应用球囊实施病变血管扩张,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和经皮冠状动脉内血管成形术。

1.3观察指标

记录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其中患者的临床疗效主要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具体方式如下:(1)显效:患者经治疗后,疼痛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心肌功能恢复正常;(2)有效:患者经治疗后,疼痛症状有一定程度的好转,心肌功能有一定的改善;(3)无效:患者经治疗后,疼痛症状无改善甚至逐渐加重,心肌功能未能恢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将得出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数据,使用SPSS 18.0软件针对性分析,表格的计数资料采用2进行检验,并采用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进行检验,并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当P<0.05时为差异显著,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发现,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3.08%,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80.00%,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更高,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更佳(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
 

3讨论

心肌梗死是我国临床较为常见和多发的一种心血管疾病[4]。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善与生活质量的提高,心肌梗死患者不断增加,其发病率也在逐年提高[5]。急性心肌梗死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6]。主要由于疲劳、不爱运动、饮酒量多等因素引发疾病,并逐渐呈现老龄化趋势[7]。若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伴有进行性心电图变化与血清心肌酶活性升高等情况,很容易并发休克、心律失常与心力衰竭等症状[8]。若治疗不当可能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产生严重威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作为一种有效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治疗方式,其方式主要是行右动脉穿刺成功后将动脉鞘置入患者体内,注入肝素行动脉造影。在确认患者的梗死血管分支后将肝素注入,将导钢丝从引导管中送入病变血管远端,沿引导钢丝送入气压球囊并应用球囊实施病变血管扩张,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和经皮冠状动脉内血管成形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愈率,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较之溶栓治疗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本文通过我院收治的45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对患者使用溶栓治疗,治疗组对患者使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更高,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更佳(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结果表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和溶栓治疗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在本次研究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佳,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同平,陈亚奇.静脉溶栓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比较[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13):1913-1914.
[2]冯定安,戴立华,何晓青.静脉溶栓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分析[J].青岛医药卫生,2017,49(2):118-120.
[3]宋小英,高波,程芹.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与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对比[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7,16(20):2034-2036.
[4]姚迅.静脉溶栓(TT)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联合治疗与直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对比观察[J].当代医学,2018,24(18):122-124.
[5]刘广旭,李珊,卢飞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心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15):44-45.
[6]余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及对血清VEGF、NT-proBNP、hs-CRP、Fg的影响[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7,8(12):1509-1512.
[7]Vyshlov EV,Avetisyan VY,Kuzeleva EA,et al.In-hospital and long-term results of delayed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after successful thrombolytic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Advances in gerontology=Uspekhi gerontologii,2018,31(1):121.
[8]Xiaojing C,Bary BS,Runa S,et al.Improved short and long term survival associated with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in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J].BMC Geriatrics,2018,18(1):13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57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