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多元化护理对突发性耳聋伴耳鸣病患的SAS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了90例突发性耳聋伴耳鸣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的病患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常规组有45例病患,采用常规化护理,实验组有45例病患,采用多元化护理,对情绪状况测评以及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护理后,实验组的情绪焦虑值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常规组;实验组的各项生活指标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多元化护理能够有效缓解突发性耳聋伴耳鸣病患的焦躁的情绪,并对突发性耳聋伴耳鸣病患的生活质量的提高效果显著。
关键词:多元化护理;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情绪影响;生活质量
本文引用格式:邵洁.多元化护理对突发性耳聋伴耳鸣病患SAS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5):327+329.
0引言
突发性耳聋,又称之为特发性突发性聋,是指突然发生的且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病因众多。主要临床表现为双耳单侧性的听力下降,同时伴随有耳鸣、眩晕、恶心、呕吐以及耳朵具有堵塞感、压迫感等[1]。本研究证明,对病患采用多元化护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缓解病患的情绪压力,消除病患的恐惧心理,提高病患的治疗依从性,进而提升病患的生活质量,现将整个研究过程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从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的病例中随机选取了90例突发性耳聋伴耳鸣病患作为本研究的实验对象,所有患者均为自愿知情参加,并在同意书上签字。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常规组,一组为实验组,两组患者均为45例。常规组有男性21例,女性24例,患者年龄18-50岁,平均(34±2.35)岁;实验组有男性26例,女性19例,患者年龄20-55岁,平均(37.5±2.14)岁。对获得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两组病患的性别与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存在可比较性。
1.2护理方法。对常规组的病患进行常规化护理,即日常必需的药物指导、日常护理、日常观测以及疾病的日常问答等等。对实验组的病患进行多元化护理,即:①心理护理。病患在入院后是情绪波动最大的阶段,护理者应该与病患进行热情的交流,缓解病人的焦躁情绪,消除病患对听觉消失的恐惧感,护理者可以经常向病患讲述治疗康复的案例,培养病患的积极的治疗心态,提高病患的治疗信心和治疗积极性;;②认知护理。在交流过程中告知病患采取护理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讲述突发性耳聋伴耳鸣相关的疾病知识,让病患对护理工作和疾病知识都有清晰的认知,其次,护理者可以通过非语言的交流形,耐心的向病患介绍该疾病的相关治疗方法。③饮食、生活护理。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是治愈突发性耳聋伴耳鸣的重要保障,对刺激性食物的禁忌以及合理的作息时间都能够有效的保证治疗效果,促进病患早日康复,回归生活[2]。④运动护理。在治疗过程中,护理者可以依据病患的回复程度进行相应强度的专业性的听力训练,辅助病患的治疗恢复。同时引导病患进行必要的运动训练,以良好的身体素质去应对治疗。
1.3护理观察指标。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病患的护理后的情绪状况进行评分判断;运用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对两组病患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判断,评定内容包括病患的总体健康状况、角色功能、身体功能、社会功能、情绪状况、精神状况六个方面。每个方面的分值均在0-100分之间。
1.4统计学分析。利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采用计量资料的计算方法,用(±s)表示,组别之间的差异比较运用t检验,用P值来判定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在选取的两组病患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情绪测评,在进行多元化护理前,两组病患的情绪焦虑值不存在差异,P>0.05,护理后,组间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1。
2.2运用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进行生活质量测评,发现采用多元化护理后,实验组生活质量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常规组的,组间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2。
3讨论
突发性耳聋,又可以称之为特发性突发性聋,具体是指不明原因突发性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这项疾病的诱因众多,主要的病因有经常性的熬夜、过度疲劳、长时间处于精神紧张状态,甚至因为久治不愈的感冒也会引起突发性耳聋[3-4]。临床表现为双耳单侧性的听力下降,同时伴随有耳鸣、眩晕、恶心、呕吐以及耳朵具有堵塞感、压迫感等。突发性耳聋伴耳鸣会让病患出现阶段性甚至永久性的听觉受限,病患对疾病的恐惧感提升,情绪焦躁开始出现失控的状态,生活质量大幅度下降[5-6]。
此次的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采用的多元化护理可以有效地降低病患的焦躁情绪,提高病患的生活质量,且较之常规组,护理效果更为显著,组间差异明显(P<0.05)。原因分析:突发性耳聋伴耳鸣会导致病患突然丧失听力,让病患处于一种极度的恐慌状态、情绪失控,病患的生活质量直线下降。因此,医院可以对突发性耳聋伴耳鸣的病患采取多元化护理,①通过心理护理,缓解病患的焦躁情绪,消除病患对听觉突然消失的恐惧感,提高病患的治疗信心,有助于病患的及时恢复,这从表1护理后实验组的SAS评分大幅度下降就可以清晰的看出;②通过认知护理,提高病患及家属对突发性耳聋伴耳鸣疾病以及护理方面的认知水平,有利于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③通过饮食、生活习惯护理,让病患能够拥有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有效的避免了疾病的在此复发;④通过运动护理,让护理者从专业的角度出发,对病患进行专业的听力训练与运动指导,确保病患能够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提高病患的生活质量,为病患的治愈奠定基础[7-9]。综上所述,采用多元化护理能够有效缓解突发性耳聋伴耳鸣病患的焦躁的情绪,并能够提高突发性耳聋伴耳鸣病患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徐妹.多元化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伴耳鸣病患焦虑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3):159-160.
[2]武慧.综合护理对缓解突发性耳聋伴耳鸣病患的情绪影响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01):125-126.
[3]曹小莹.综合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伴耳鸣病患负性情绪的影响[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5,2(08):151-152+154.
[4]杨广宇,刘欣梅,李笑雨.多元化护理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心理干预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4(16):3578-3579.
[5]阙颖.预见性告知护理对改善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的焦虑状态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3):27-28.
[6]张艾红.护理干预对于缓解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焦虑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36):280-281.
[7]高慧.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焦虑的影响分析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1):274-275.
[8]李海燕,袁翠云,杨芬.护理程序对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8):86-88.
[9]易美玲.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3,10(9):331-33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