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多元化护理干预对初治急性白血病护理期间全身感染的预防效果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13 12:38:2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多元化护理干预对初始急性白血病护理期间全身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1日至2019年4月1日我院收治的90例初始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遵循随机原则进行分组: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5)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多元化护理干预,评估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全身感染发生率为15.54%,其中口腔感染、肺部感染、呼吸道感染各2例,肛周感染1例;对照组中,肛周感染6例、呼吸道感染8例、肺部感染和口腔感染各5例,全身感染率53.33%。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56%(43/45),显著高于对照组71.11%(32/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初始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的临床护理,全面落实多元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全身感染,护理效果理想,深受患者的认可与好评,建议推广。

关键词:初始急性白血病;全身感染;多元化护理干预;常规护理;临床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孙宁.多元化护理干预对初治急性白血病护理期间全身感染的预防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1):340-341.

0引言

急性白血病是一种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引起的疾病[1],临床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化疗。但化疗会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导致患者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继而出现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感染,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我院将多元化护理干预应用于初始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并将护理效果与常规护理进行了对照比较,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参与研究的90例初始急性白血病患者全部选自2018年3月1日至2019年4月1日,患者完全知晓研究内容和方法,并自愿配合完成研究。随机对患者分组:对照组45例,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16-62岁,平均年龄
(39.57±1.14)岁;31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4例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观察组45例,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15-64岁,平均年龄(40.38±1.07)岁;29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6例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多元化护理干预:①评估全身状况:应用早期预警评分
(EWS)对患者的中性粒细胞缺乏程度以及感染情况[2],如口腔、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肛周感染等。采用4级评分,等级越高说明患者的全身状况越差。每隔半小时应用EWS量表评估以此,中性粒细胞缺乏程度:轻度缺乏:<0.5×109/L;中度缺乏:(0.3-0.4)×109/L;重度缺乏:(0.2-0.3)×109/L。②层流净化病房护理:室内配备空气消毒机,按时评估室内空气质量,1次/周。将隔离标识贴在病房内,探视时必须穿戴隔离衣与消毒拖鞋,以免患者感染。③口腔护理:纠正患者饮用热水的习惯[3],避免热水烫伤患者的口腔黏膜,提高口腔感染发生率。指导患者餐后漱口,按时监测患者的口腔PH值,如果是偏酸性,则使用碱性溶液进行漱口。每隔3 h,交替使用过氧化氢、氯已定漱口。动态观察患者的口腔黏膜,若有破损情况应立刻通知医生。④会阴和肛周的护理:叮嘱患者规律排便,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遵医嘱给予便秘患者缓泻剂。作于3次/d,10-15min/次,早中晚各一次,坐浴液为1.22%的甲硝唑氯化钠溶液+2000 mL的氯化钠注射液[4]。为患者提供恒温坐浴器,煮沸坐浴液后,将温度降低到42℃。叮嘱患者完全浸泡臀部。给予痔疮患者痔化栓。女性患者应格外注意经期卫生。如果患者留置尿管,则每天护理2次尿道口。⑤肺部感染的护理:对于具备自主呼吸能力的患者,指导其练习腹部呼吸,吸气时,保证空气从鼻腔完全、充分的进入肺部;当腹部膨胀到极限的时候,收缩膈肌,训练咳痰;用力呼气,如果痰液过度粘稠,患者的余气量不足,则可在呼气到一半时咳痰。对于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应在呼吸机的前端放置湿热器,降低对呼吸道黏膜和肺部产生的刺激。

1.3观察评定标准。①比较两组患者的全身感染发生率:包括肺部感染、呼吸道感染、肛周感染和口腔感染等。②通过填写问卷的方式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问卷包含护理质量、服务态度、专业技术、健康宣教、应急能力等,问卷采用百分制,非常满意:>80分;满意:60-80分;不满意:<60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本研究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全身感染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对照组的全身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5.54%、5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56%、7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

 
3讨论

急性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组织恶性肿瘤,指的是至少一种的祖细胞、造血干细胞出现恶变,它们丧失了正常分化、成熟、增殖的能力[5],不受控制的恶性增长,逐渐取代了骨髓,并且通过血液浸润到全身各组织器官。急性白血病也叫做血癌,和遗传、电离辐射以及病毒感染密切相关。化疗是治疗急性白血病的重要手段,可有效控制病情恶化,但与此同时,化疗也会让骨髓抑制更加严重,降低患者的抵抗力、免疫力,患者很容易出现全身感染,比如口腔、肛周、呼吸道、消化道感染,进一步损害机体的免疫功能,在恶性循环中危及患者的生命[6]。鉴于此,临床治疗急性白血病的同时,还应积极预防全身感染。

多元化护理干预是一种创新的护理模式,相关文献、研究和报道较少。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全身感染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15.54%、95.56%,明显优于对照组53.33%和7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明:初始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中采用多元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全身感染,具备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倩.多元化护理干预对初治急性白血病化疗期间全身感染的预防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20):36-37.
[2]王微霞.个体化护理干预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的影响及医学伦理学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5,28(2):272-273.
[3]黄金华,杨国琴.健康宣教标准路径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6):75-77,85.
[4]孔兴美,周丽丽,叶蓉,等.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135-137.
[5]胡冰,刘明兴.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6,25(8):1641-1644.
[6]曾艳.急性白血病患者大剂量化疗后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病的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4):166-16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73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