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通过对MECT治疗的精神病患者进行护理回访,分析术后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干预方法。方法对270例接受MECT治疗的精神病患者,在每次治疗日下午进行护理回访,了解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进行安全护理和心理干预。结果MECT治疗后不良反应总的发生率为11.2%,头疼75例(5.0%)、头晕49例(3.2%),记忆下降或遗忘19例(1.3%),血压降低15例(1.0%),血压增高13例(0.9%),其中,男性头痛、血压增高多于女性,女性头晕、血压降低多于男性,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CT治疗后可导致头痛、头晕、血压改变、记忆障碍等不良反应,术后进行护理回访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有利于减轻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治疗的安全性,促进病人康复。
关键词:安无抽搐电休克;精神障碍;回访;护理干预
本文引用格式:侯素云,周琲,李侠英.270例精神病患者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后护理回访及干预[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8):358,360.
0引言
无抽搐电休克疗法(modified electric convulsive therapy,MECT)指患者在麻醉且肌肉松弛的状态下,对大脑进行电流刺激,使患者大脑的意识暂时丧失,诱导脑皮层广泛放电,进而恢复大脑正常功能的一项物理治疗精神疾病的方法[1],是目前临床治疗精神疾病常用方法之一[2]。目前在实际的临床治疗中,部分患者或家属对该治疗方法和治疗过程不够了解,担心在实施治疗时会出现相关的并发症,从而导致部分患者或家属不愿接受电休克治疗,或在治疗后由于出现一些不良反应而拒绝继续采用电休克治疗。自2015年以来,我院对精神病患者电休克治疗后实施护理回访制度,安排专职护士到病房进行访视,采用跟踪服务的形式,及时了解患者电休克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给与积极干预措施并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精神科住院的男和女各一个病区行MECT治疗的患者共270例,男130例,女140例,年龄16~63岁,平均(33.72±11.61)岁。临床诊断为精神分裂症209例,抑郁症18例,躁狂症9例,双相障碍25例,癔症性精神障碍9例。患者进行MECT治疗的总例次为1512次,男性634次,女性878次。
1.2方法
电休克治疗中心成立专职护理人员回访小组,建立回访登记本,内容包括MECT治疗日期,回访时间,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治疗后不良反应。在患者做电休克的当日下午进行护理回访和干预。在回访过程中除表示对患者、家属关心、问候、了解不良反应外,并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疑问,根据患者所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相应针对性安全护理和心理干预。回访后将异常情况及时汇报给医生及麻醉师,在为下一次MECT治疗提供参考。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进行整理数据管理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表示,行2检验。当P<0.05时则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MECT治疗后不良反应总的发生率为11.2%,不良反应主要为头痛、头晕、记忆力障碍、血压降低、血压增高。其发生率情况见表1。其中,男性头痛多于女性,女性头晕多于男性,男性血压增高多于女性,女性血压降低多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血压增高的男性治疗前后的平均血压分别为121/79 mmHg、138/85 mmHg;血压下降的女性治疗前后的平均血压分别为116/77mmHg、91/53 mmHg。其他不良反应发生较少,呕心呕吐9例,牙痛、咬颌肌痛、颈部痛、后背痛、肌肉酸痛等共18例,发热仅3例,尿失禁仅1例。
3讨论
护理回访发现,MECT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不高,比较常见的有头痛、头晕、记忆下降或遗忘、血压降低或增高。
治疗后有头痛、头晕者一般不需作特殊处理,会很快消失,嘱咐患者治疗后要及时休息,尽量减少外出,严禁剧烈运动,情况重者给予对症处理。在出现头痛、头晕不良反应中,男性以头痛多见、女性以头晕更多见。部分患者也出现血压变化,电休克治疗刚结束时可能会发生血压增高,但本次调查发现部分患者在电休克治疗日持续存在血压变化,包括血压降低和增高,其中男性血压增高为主,女性则是血压降低多见,男性在行MECT治疗时电量要比女性大可能是原因之一,女性头晕、血压降低可能与女性相对弱的体质有关,也可能与男女患者对电休克治疗的紧张恐惧、焦虑心理的程度有关,但此次回访未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回访登记。因此观察和处理这类不良反应时对不同性别的患者应区别对待,予以必要的心理疏导。记忆下降或发生遗忘一般认为可能与治疗中大脑缺氧有关[3]。而MECT在全麻下进行人工呼吸并给予充分供氧,一般不应有大脑缺氧的情况,出现记忆减退的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对于有记忆障碍的患者,不会对其产生不良影响,一般是近记忆下降或暂时遗忘,记忆减退是可逆的[4],会在电休克结束后逐步恢复,故要向患者解释清楚,给予良性心理暗示,以消除其顾虑,必要时在生活上给予协助,将常用的物品放置于固定位置,同时家人给予提醒等。如果记忆力下降明显,则医生的电休克间隔时间应适当延长。
MECT与传统ECT相比,某些不良反应如骨折、脱臼等已不存在,牙痛、咬颌肌痛、颈部痛、后背痛、肌肉酸痛发生极少,但MECT亦有其自身的不良反应[5],电休克治疗刚结束时的不良反应如血压改变、心动过速、缺氧、谵妄等,当时就会被医生及时发现和处理,但电休克治疗结束回到病房以后,有些后遗不良反应也需要得到重视,除了头痛、头晕等常见的不良反应以外,本次调查中呕心呕吐有9例,给予常规安全护理后得以缓解,出现尿失禁1例,主要是该患者长期住院,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饮食方面及营养不良,经在饮食方面予关注,改善躯体状况,在后来的MECT治疗中未再出现尿失禁。电休克后出现发热仅3例,一方面病房与电休克治疗中心存在一定距离,加上禁食、禁饮,送到电休克室时患者还需等待,可能导致病人着凉。回访时对患者及陪护家属交代相关注意事项,医生给予对症处理,发热症状很快得到改善,并根据需要做治疗患者的多少合理安排时间,避免患者长时间等待,之后患者未再出现发热的情况。
MECT虽然在临床上可导致多种不良反应,但只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做到术后及时访视,同时采取安全护理和心理干预,有助于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减轻不适症状,保持情绪稳定,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同时回访发现的问题为医生制定下一次MECT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也有利于进一步减轻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治疗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袁家鹏.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类疾病的不良反应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04):91+104.
[2]李向红,鲁发芸,靳青,等.综合措施干预对无抽搐电休克患者依从性研究[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8,25(10):135-139.
[3]王曦.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记忆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D].重庆医科大学,2018.
[4]张小丽,关明,孙海玲,等.优质护理服务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抑郁症病人的影响观察[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7,44(04):708-711.
[5]周轶娜.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护理现状[J].中国民康医学,2017,29(02):51-53+5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