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慢性荨麻疹应用自拟方加减配合针刺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门诊的6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此次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和维生素C等常规治疗,给予治疗组进行自拟方配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在临床上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值有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复发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明显较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荨麻疹在临床上应用自拟清湿热散风方配合针刺治疗效果较常规治疗好,治疗效果突出。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消风散;针刺;患者
本文引用格式:勾圣乐,刘冷.6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应用自拟清湿热散风方配合针刺治疗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1):112+117.
0引言
慢性荨麻疹是皮肤病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反复发作。慢性荨麻疹发作的时候伴有鲜红或白色风团,局部有瘙痒,在患者体表面积大小不一。这种疾病发病快、不容易消失,与患者体内过敏情况有关[1]。慢性荨麻疹反复出现,久治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出现情况无法控制,受到了很多皮肤科医生的注意。在临床上对患者采用自拟方加减配合针刺治疗与常规使用抗过敏药和维生素C形成治疗效果对比,效果十分明显,详细情况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在本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门诊的6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此次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7:13;年龄在18-71岁,平均(44.85±6.62)岁;病程在3个月-4年,平均(2.67±0.54)年。治疗组男女比例为16:14;年龄在19-70岁,平均(44.66±6.12)岁;病程在4个月至5年之间,平均(2.78±0.34)年。治疗组与对照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患者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和维生素C进行常规治疗,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口服每天1次,每次5 mg;维生素C口服每天3次,每次0.2 g,连续治疗2周。
1.2.2治疗组。给予患者进行自拟方配合针刺治疗,自拟方组方为白鲜皮40 g,苦参15 g,蝉蜕6 g,地肤子15 g,苍术15 g,当归15 g,荆芥10 g,防风10 g,白术10 g,党参15 g,生黄芪15 g,枳壳15 g,厚朴10 g,鸡内金15 g。若患者血分热甚或五心烦热,伴有舌红,可以加入赤芍12 g,紫草12 g和丹皮12 g;若患者风热偏盛伴有口渴,要去除苍术,加入银花15 g,连翘12 g。每天1副,一副分2次服用,用水煎煮取汁,连续治疗2周。禁食辛辣油腻食物、烟酒。针刺治疗包括先针刺天枢泻法、中脘、足三里体现补法,后针刺合谷、曲池、筑宾平补平泻法,留针时间控制在30分钟,连续治疗2周。
1.3疗效判定。观察两组患者病情变化,并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两组治疗慢性荨麻疹方法疗效进行评估,其中痊愈:风团全部消退,无瘙痒症状;显效:病情发作时风团减少>3/4,且皮损瘙痒症状明显好转;有效:风团减少介于1/3-3/4,皮损瘙痒较治疗前减轻;无效:风团减少,有效/总例数×100%[2]。
1.4统计学分析。本次临床治疗中的统计处理用SPSS 18.0软件,计数资料用%表示,检验用卡方;计量资料用(±s)表示,检验用t,当(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效果。治疗后,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值有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复发发生率。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有1例复发的,复发发生率为3.33%;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有6例复发的,复发发生率为20.00%。治疗组的复发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明显较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西医认为慢性荨麻疹的发病与局部毛细血管的水肿、炎症病变、出血等病理变化相关,多数是由某些特殊因素作用下,致使处于特殊敏感状态的机体发生变态反应导致[3]。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慢性荨麻疹发病多与饮食失节,湿热、风邪侵袭,脾虚,血瘀相关,治疗上以清湿热祛风止痒、养血、通腑健脾为主,效果良好。自拟方中用白鲜皮计量较大为君药,具有清热燥湿,祛风解毒之功效。《药性论》有云:白鲜皮,“治一切热毒风,恶风,风疮”,方中荆芥防风善除血中之风;苦参具止痒、清热燥湿功效;另用枳壳厚朴鸡内金改善患者的消化功能,通胃腑,黄芪党参白术健脾扶正,当归养血和血。观察组同时联合针刺治疗,选取天枢、中脘、足三里、合谷、曲池、筑宾,清湿热、健脾,通腑与自拟方配合应用,具有协同治疗慢性荨麻疹作用,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4-12]。
经本次临床研究得出,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值有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复发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明显较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此次临床研究效果明显,使用自拟方加减配合针刺治疗效果比常规西药治疗效果好,同时复发率也更低[13-14]。
综上所述,针对慢性荨麻疹患者在临床上应用自拟清湿热散风方加减配合针刺进行治疗,可收获十分理想的效果,在治疗慢性荨麻疹方面可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周振琴.关于慢性荨麻疹患者应用消风散加减配合针刺治疗的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22(3):501-502.
[2]徐洁.消风散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荨麻疹(风湿证)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6,25(4):722-723.
[3]王海荣.消风散加减配合针刺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24(12):197-198.
[4]李晓静.艾灸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尿失禁60例效果观察及辨证施护[J].中医临床研究,2011(18):122-122.
[5]张冰凌.桂枝汤加减配合针刺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30例临床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3,24(16):2449-2450.
[6]范宏元,孙珺.五苓散配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C]//和谐创新推动康复医学发展——贵州省医学会第七届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国家级继教学习班——神经系统病损规范康复治疗学习班.2013.
[7]吕东.用补阳还五汤加味配合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18):187-188.
[8]孙玉虹.刺络放血配合消风散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8,37(1):56-60.
[9]杨美春,刘姣,江宁,等.壮医梅花针刺配合壮医敷贴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9,46;500(1):136-138.
[10] 刘颖,徐云龙.针刺配合自拟活血化瘀通络中药汤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4,24(7):4469-4470.
[11] 刘素云,王喜聪.银翘散配合针刺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风热乘脾型)60例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5(34):84-85.
[12] 张红,吴群,刘国云.自拟安神汤结合针刺治疗女性更年期失眠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5):80-82.
[13]孙丹丹.生脉散并血府逐瘀汤加味配合针刺治疗2型糖尿病60例[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9,9(5):15-16.
[14] 马小允,王欣,郭洪美.自拟桃红活血方配次髎穴放血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08,30(8):819-82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