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ERAS在结直肠癌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68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3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术后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术后ERAS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心理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的各项指标(角色功能、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心情改善情况要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也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ERAS应用在结直肠癌术后护理中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也有所提高,能够加快患者康复。
关键词:ERAS;结直肠癌;术后护理;生活质量
本文引用格式:智玲玲.ERAS在结直肠癌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4):271-272.
0引言
结直肠癌是普外科临床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治疗该疾病的方式为手术治疗,同时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是护理工作中应该时刻关注的重点[1]。ERAS也称为快速康复,是指采用有循证医学影响而产生的护理理念,其是运用最新的医学证据对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以此来减少患者的心理、生理上的应激创伤,从而加快患者康复[2]。本文选用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68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快速康复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护理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68例结直肠癌患者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其中男18例,女16例,年龄在36-68岁,平均年龄为(49.2±5.3)岁,直肠癌15例,结肠癌19例,行右半结肠癌切除术13例,行左半结肠癌切除术14例,行横结肠切除术7例;对照组34例,其中男16例,女18例,年龄在37-70岁,平均年龄为(50.1±5.6)岁,直肠癌14例,结肠癌20例,行右半结肠癌切除术16例,行左半结肠癌切除术12例,行横结肠切除术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法;给予观察组患者快速康复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术后早期进食
协助患者在术后尽早恢复饮食,以此来加快患者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腹胀,抑制肠道菌群混乱,保护肠道黏膜,减少营养以及代谢损伤,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一般在术后当日先给予100 mL的饮水,如果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再给予200 mL左右的高能量流食,每天2-3次,直到患者恢复到能够正常进食为止。
1.2.2术后早期活动
患者在进行手术后护理人员要协助患者在床上进行活动,争取让患者能够早期下床活动。早期活动能够增加患者的肺活量,减少患者肺部发生并发症,促进血液循环,加快切口愈合,减少血栓的形成,促进肠道蠕动功能的恢复,减少尿潴留和腹胀的发生。一般患者在进行手术后的第1d就要协助患者在床上进行深呼吸、翻身、四肢运动,在适应以上运动后,可以借助助行器下床活动。
1.2.3尽早拔出尿管
患者在手术后48 h内要将尿管拔出,以此来降低患者泌尿系统发生感染的概率,并且还有助于患者尽早下床活动。
1.2.4术后镇痛
患者在手术后会有强烈的疼痛感,从而引起胃肠道、呼吸以及骨骼肌功能发生变化,患者因为疼痛感会减少活动,从而引起静脉血栓等。疼痛还会导致患者的儿茶酚胺的释放,导致患者发生高血压、血管痉挛等并发症,因此,在术后要给予患者镇痛处理。在使用疼痛药物时,要尽量少使用阿片类药物,多使用非甾体类的镇痛药物。
1.2.5术后限制补液
患者在手术后的48 h内就应该停止静脉补液,如果患者无法食用足够的饮食,在进行静脉补液时也不能用量过大,一般每天1.5-2.5 L的补液量即可。如果患者在术后蓄积钠排泄能力下降,应该选用平衡液进行补液,不能给予大量的生理盐水进行补液,从而导致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缓慢。
1.3观察指标
选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中心共同研发的癌症患者生命质量评价量表对两组患者在进行手术后1周的生活质量进行测评,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心理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2行组间数据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t行组间数据检验,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角色功能、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术后心理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比价
观察组中30例患者心理状况得到改善,占比为88.24%,有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8.82%,有33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满意度为97.06%;对照组中14例患者心理状况得到改善,占比为41.18%,有10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29.41%,有21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满意度为61.76%,观察组术后各项指标均要优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讨论
ERAS的概念最早是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Henrik Kehlet教授在1997年提出来的,其是一种多学科共同协作诊治的模式,其中包括医师、护理人员、麻醉师等共同组成的快速康复小组,通过共同合作来加快患者恢复,减少患者的疼痛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3,4]。但是快速康复理念在临床的应用上还不是很广泛,其理念还没有得到广泛的接纳。
本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68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分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术后1周的生活质量评分均要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心理改善率要高于对照组,对护理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应用快速康复理念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心理状况也能够得到很好的改善,是行之有效的医疗方法[5-8]。
参考文献
[1]吴成威,孙博实,迟强.ERAS理念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2018,7(1):21-25.
[2]高向东,黄彬,沈烨,等.加速康复外科在结直肠癌手术中的效果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8,25(4):41-46.
[3]苗大壮,佟金学,贾云鹤.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手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肿瘤学杂志,2017,31(2):137-141.
[4]王亚丹,杨俏兰,刘霞,等.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8,4(12):27-29.
[5]郭龙,才保加.加速康复外科在结直肠癌围手术期中的应用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68):95-97.
[6]祝智侠,周之音,范桂娣,等.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直肠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8,24(10):67-69.
[7]陈惠玲,周娟.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23):68-69.
[8]孙亚超[,孙振强[,王琦三.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加速康复外科应用研究[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8,26(7):494-49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