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探讨血清钙水平和凝血功能检查在肝硬化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02 14:38:0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血清钙水平和凝血功能检查在肝硬化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118例肝硬化患者进行分析,根据child-Pugh分级将患者分为a、B、c三级,分别为a组(34例)、B组(48例)、c组(36例),再选择我院的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各组之间的血清钙水平,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原时间(Pt)等凝血指标,同时分析凝血指标与血清钙水平的相关性。结果a、B、c组患者的血清钙水平、fbg明显低于对照组,且a、B、c组呈递减趋势,组间比较,P<0.05,a、B、c组患者的tt、aPtt、Pt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a、B、c组呈递增趋势,组间比较,P<0.05;a、B、c组低血钙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B、c组低血钙的发生率呈递增趋势,组间比较,P<0.05;血清钙水平与Pt、aPtt存在负相关。结论肝硬化严重的患者血清钙水平与fbg含量降低,tt、aPtt、Pt时间延长,凝血功能障碍越严重,肝硬化患者的血清钙水平与Pt、aPtt为负相关,说明了患者的血清钙水平对凝血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血清钙;凝血功能;肝硬化;临床价值

本文引用格式:刘璐.探讨血清钙水平和凝血功能检查在肝硬化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7):181,185.

0引言

肝硬化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肝脏是储存多种凝血因子、凝血抑制物的重要代谢器官,能清除被激活因子的效果[1]。由于肝细胞出现病变、坏死,导致肝脏内的凝血、抗凝失去平衡,引起多种凝血指标异常,从而引起肝硬化[2]。临床研究表明肝硬化患者的血清钙水平与肝硬化的严重程度具有明显的关系[3]。本文为了分析肝硬化的血清钙水平与凝血功能的关系,对我院的118例肝硬化患者进行分析,现汇报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118例肝硬化患者进行分析,根据child-Pugh分级将患者分为A、B、C三级,分别为A组(34例)、B组(48例)、C组(36例),再选择我院的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33~75岁,平均(55.6±4.2)岁;A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35~76岁,平均(57.2±4.0)岁;B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35~75岁,平均(57.6±4.3)岁;C组男19例,女17例,年龄34~78岁,平均(58.3±4.6)岁。组与组间比较,性别与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所有肝硬化患者进行改良Child-Pugh分级,凝血功能指标检测使用枸橼酸钠1:9抗凝血。在清晨对空腹患者进行采血,进行离心,然后1 h内检测完,使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使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钙。

1.3观察标准

比较分析各组间的血清钙水平,TT、APTT、Fbg、PT等凝血指标。血清钙正常值为2~2.8 mmol/L,TT正常值为16~18 s,APTT正常值为31~43 s,PT正常值为11~15 s,Fbg正常值为2~4 g/L[4]。比较各组之间低血钙的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对文中组间数据采取SPSS 17.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各组间血清钙水平与凝血指标分析


A、B、C组患者的血清钙水平、Fbg明显低于对照组,且A、B、C组呈递减趋势,组间比较,P<0.05,A、B、C组患者的TT、APTT、PT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A、B、C组呈递增趋势,组间比较,P<0.05,详细见表1。


\
 

2.2组间低血钙发生率分析

对照组、A、B、C组低血钙的发生率为12.5%(5/40)、38.2%(13/34)、77.1%(37/48)、86.1%(31/36)。A、B、C组低血钙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B、C组低血钙的发生率呈递增趋势,组间比较P<0.05。

2.3血清钙水平与PT、APTT相关性分析

血清钙水平与PT、APTT存在负相关,详细见表2。


\
 

3讨论

肝硬化是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患者肝脏功能异常,蛋白合成降低,抗凝因子与凝血因子的合成降低,导致抗凝系统出现紊乱[5]。若患者的肝脏结构发生改变、门静脉周围血管炎、门静脉血流缓慢等因素,会严重影响平衡,导致患者形成门静脉血栓,当形成肝硬化后,肝脏合成的纤溶酶抑制物会明显降低,增多纤溶酶原激活因素,其活性增强,形成纤溶亢进,纤溶酶能降解纤维蛋白原,形成的产物会导致形成血栓[6-7]。肝硬化患者随着病情的加重,凝血系统血栓的程度明显加重,让患者的抗凝效果弱于凝血效果,让机体内的凝血与抗凝失衡。

在本文的研究中,A、B、C组的血清钙水平、Fbg水平明显低于健康人群,PT、TT、APTT等时间长于健康人群,说明了随着肝硬化患者的病情加重,PT能提示出肝功能的损伤程度,随着病情加重,TT、APTT延长,Fbg水平下降,肝脏细胞损伤的程度增加,也说明了患者的预后较差。A、B、C组的低血钙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随着病情加重,低血钙发生率逐渐增加,说明了肝功能的损害与低钙血症发生率具有密切关系,肝硬化后体内会堆积大量的有害因子,对干细胞造成严重的损害,让细胞外的钙离子大量的堆积在细胞内,损伤细胞的同时还激活了蛋白激酶,进一步损害干细胞[8]。

综上所述,肝硬化严重的患者血清钙水平与Fbg含量降低,TT、APTT、PT时间延长,凝血功能障碍越严重,肝硬化患者的血清钙水平与PT、APTT为负相关,说明了患者的血清钙水平对凝血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袁石秀.乙型肝炎患者血清钙水平与凝血指标关系的临床分析[D].南昌:南昌大学,2018,12(55):125-126
[2]Dai M,Yang HZ,Xie HP,et al.Therapeutic in hepatitis B virus-related liver cirrhosis patients[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8,14(39):6060-6064.
[3]吴昳,李兆勇.肝硬化患者中血钙水平与凝血指标关系的临床分析[J].新疆医学,2018,48(3):321-323.
[4]Jacqueline G.Transfusing Common Sense Instead of Blood Products Into Coagulation Testing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Overtreatment-Safety[J].Hepatology,2016,63(2):368-370.
[5]李宏奎,代陆军.血清离子钙与T3/rT3和T4/rT3变化在肝硬化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7,31(4):84-85.
[6]冯洁,潘勤聪.肝硬化患者血钙水平与凝血指标关系的临床分析[J].肝脏,2015,20(3):260-261.
[7]张盾.肝硬化患者血钙水平与凝血指标关系的临床分析[J].血栓与止血学,2017,23(2):303-304,307.
[8]张超群,谭诗云.肝硬化患者血钙水平与Child-Pugh分级的关系[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8,27(4):399-40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08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