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下肢骨关节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下肢关节手术的140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对其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7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两组患者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健康状况进行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静脉血栓形成率比较,观察组明显较低,P<0.05。结论对下肢骨关节手术患者采取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护理
本文引用格式:何海兰.探讨下肢骨关节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7):267-268.
0引言
下肢骨关节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类型,临床上采取非手术治疗,骨折愈合慢,且容易出现骨折移位等,效果无法让人满意[1]。手术治疗能有效的对骨折进行复位,恢复骨折部位的解剖结构,促进术后恢复,但在手术期间,得不到优质的护理,常会导致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可能,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本文通过对我院的140例下肢关节手术患者采取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分析不同护理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髋关节置换术与膝关节置换术的140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分组,分为两组(对照组、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男39例,女31例,年龄27~65岁,平均(38.8±5.2)岁,骨折类型:股骨头坏死型骨折42例,股骨颈骨折28例,手术类型:髋关节置换术31例,股骨头置换术25例,膝关节置换术14例,手术时间50~358 min,平均(98.56±15.28)min;观察组男42例,女28例,年龄27~65岁,平均(39.2±5.8)岁,骨折类型:股骨头坏死型骨折44例,股骨颈骨折26例,手术类型:髋关节置换术29例,股骨头置换术26例,膝关节置换术15例,手术时间56~362 min,平均(102.54±18.36)min。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对比,P>0.05,说明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包括观察病情进展,遵医嘱服用药物指导、健康教育指导、功能锻炼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①术前护理:详细记录患者的病史、体质量指数等,检查患者血压、血脂水平是否正常,检测心肺功能,统计患者有无激素治疗史,采取Wells评分标准进行危险度评分。②髋关节置换术术中护理:手术过程用氨甲环酸浸湿纱布,术中止血用,纱布止血并缠绕止血带,止血带平整的将纱布系紧,将患者的患肢抬高,正确的使用无菌驱血带并将患肢固定好,然后进行充气,放平患肢,手术操作中尽量轻柔,缩短手术时间,手术时间超过预定时间30 min的需要滴注500 mL右旋糖酐。③术后护理:手术结束时,皮下打罗派10 mL+NS30 mL,从引流管口打氨甲环酸60 mL到关节囊里止血。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需要抗凝治疗,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血氧饱和度,观察患者有无气促、胸闷、咳血、胸痛等症状,特别是卧床患者活动量少,要特别注意下肢深静脉血栓,当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征兆时要及时进行处理,患者皮肤出现变化或出现肿胀等要随时关注,并主动问患者的肢体疼痛感觉。术后采取4000 U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若有深静脉血栓者需要使用尿激酶100~150万U/d,并连续治疗一周,从而避免出现严重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注射位置要选择不同于胰岛素的注射位置。手术4 h后,对患肢进行加压,对胫腓骨骨折的患者使用足底部压迫带,有效的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液凝集,降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若患者在术后1 h仍未出现感觉,则应该对患者进行被动运动,如足外翻运动、趾屈运动等,患者有知觉后指导踝关节、膝关节活动,促进康复。
1.3观察标准
使用健康调查简表[3](SF-36)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分值设定为100分,分数的高低表示生活质量的高低。观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对两组患者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健康状况进行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细见下表1。
2.2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有2例,占2.86%,对照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有9例,占12.86%,两组患者的静脉血栓形成率比较,观察组明显较低,P<0.05。
3讨论
下肢骨关节骨折在临床上比较常见,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常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静脉回流压力下降,导致静脉内血流异常凝固[4]。若未及时进行处理,将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肢体功能障碍,降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而导致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有多种因素,如卧床时间长、年龄大、早期使用止血药、活动量减少、合并糖尿病或高血压基础疾病等。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其发生率,促进术后康复。李晓霞[5]的研究中,对43例下肢关节骨折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护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且高于常规护理(P<0.05),与本文研究一致,说明了对创伤性股骨颈骨折,患者采取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术后恢复。患者术后待麻醉效果消失,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疼痛感,此时需要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告知其出现疼痛的原因以及护理方法,并知道患者积极的进行功能恢复锻炼,定时协助患者翻身、更换体位等,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术后康复。在本文研究中,采取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提高了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对下肢骨关节手术患者采取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琳,罗宇,钱家树,等.不同麻醉方法对单侧下肢骨关节手术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7,15(12):2065-2067,2140.
[2]Arakelian Erebouni,Swenne Christine Leo,Lindberg Susan,et al.The meaning of person-centred care in the perioperative nursing context from the patient's perspective-an integrative review[J].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2017,26(18):112-114.
[3]罗伟.下肢骨关节损伤患者综合康复治疗的疗效分析[J].双足与保健,2017,26(11):145-146.
[4]Ruth-Sahd Lisa A,Wilson Gail.Collaborative educational initiative:developing and implementing a perioperative nursing course for baccalaureate nursing students[J].Journal of perianesthesia nursing: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PeriAnesthesia Nurses/American Society of PeriAnesthesia Nurses,2013,28(2):108-110.
[5]李晓霞.下肢骨关节手术围术期护理[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7,33(3):309-31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