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探究前足免负重鞋于手术治疗拇外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02 13:33:5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前足免负重鞋在手术治疗拇外翻术后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研究对象筛选基于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作为前提,抽选时间段为2018年9月到2019年5月,共选取拇外翻术后患者30例,临床上予以前足免负重鞋,为观察组。于相同时间段另选拇外翻术后患者30例,临床上不予以前足免负重鞋,为参照组。就两组患者的临床干预情况以及预后情况展开分析和数据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拇僵硬发生率与参照组差异明显,且数值方面观察组更低,统计处理显示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观察组的术后生活质量分值与参照组差异明显,且数值方面观察组更高,统计处理显示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结论拇外翻患者术后应用前足免负重鞋干预,有利于降低拇僵硬的发生率,对患者预后恢复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前足免负重鞋;拇外翻;术后;应用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范宇哲.探究前足免负重鞋于手术治疗拇外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7):61-62.

0引言

拇外翻是足部畸形的一种,主要指拇指偏足外侧倾斜。先天性拇外翻患者多存在家族病史,而后天性拇外翻主要因长时间站立行走、负重不合理、外伤、长期穿着高跟鞋以及尖头鞋等引起[1-2]。手术是治疗拇外翻的常见方法,而术后患者容易出现拇僵硬,影响患者生活质量[3]。因此,我院针对前足免负重鞋在拇外翻术后的应用效果展开研究,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筛选基于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作为前提,抽选时间段为2018年9月份到2019年5月份,共选取拇外翻术后患者30例,临床上予以前足免负重鞋,为观察组。男/女为10例/20例。年龄23~77岁,平均(48.14±0.21)岁。于相同时间段另选拇外翻术后患者30例,临床上不予以前足免负重鞋,为参照组。男/女为11例和19例。年龄22~75岁,平均(47.10±0.15)岁。观察组、参照组的信息资料数据差异细微,统计处理显示P<0.05,数据之间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术后开展康复训练,术后1 d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屈伸、内外翻训练,减轻患者肿胀、疼痛症状,预防关节粘连,每天4~5次,每次训练2~3 min。术后2 d指导患者进行足趾屈伸,减轻关节痉挛,预防关节脱位,每天4~5次,每次训练2~3 min,依据患者耐受情况调整训练强度和频率。

观察组患者术后同时予以前足免负重鞋干预,术后4~6 d穿着前足免负重鞋,每天下地活动要求为3次或者3次以上,步行区域控制在50 m内,动作缓慢,防止肌肉酸痛,每次步行控制在10~15 min。1周后可增加步行区域,4周后调整为站立、接踵训练,改善跖屈肌功能,12周后可调整为普通鞋行走,正常负重。

参照组患者术后严禁负重,第4周起在拄拐下行走,前足可逐渐增加负重。

1.3观察指标

(1)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记录拇僵硬的发生率。

(2)对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估,依据QOL-C30量表对患者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予以计分,分值越高则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运行SPSS 19.0,上传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运算,计数数据的对比处理采用2检验开展运算,计量数据的对比处理采用t检验开展运算,前者以率(%)为表述形式,后者以均数±标准差(±s)为表述形式,以P<0.05作为统计学意义的成立标准。

2结果

2.1两组患者拇僵硬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30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拇僵硬,发生率为3.3%;参照组30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出现拇僵硬,发生率为13.3%。观察组的拇僵硬发生率与参照组差异明显,且数值方面观察组更低,统计处理显示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

2.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分值比较

观察组的术后生活质量分值与参照组差异明显,且数值方面观察组更高,统计处理显示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见表1。


\
 

3讨论

拇外翻属于足部畸形,且多发于女性,以局部疼痛、足部畸形为症状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4-5]。

针对拇外翻治疗,常规矫形垫、矫形带等疗效并不理想,因此主要予以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拇外翻具有显著效果,而术后患者容易出现拇僵硬等情况,对患者预后恢复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需要对术后患者加强干预,促进患者康复,降低拇僵硬的发生率。前足免负重鞋主要结合了足部生物力学原理,经倾斜角的耳穴设计调整足部受力重心,从而转移机体重量集中点至足跟,使患者足前部受力减轻。我院研究得出,观察组的拇僵硬发生率与参照组差异明显,且数值方面观察组更低,统计处理显示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观察组的术后生活质量分值与参照组差异明显,且数值方面观察组更高,统计处理显示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这是因为,前足免负重鞋有效减轻了患者的足前部的受力负荷,相比术后禁止负重以及拄拐的干预方式,更有利于患者脚趾术后恢复,同时缩短了患者下床行走时间,有利于早期康复训练的开展,提高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拇外翻术后患者予以前足免负重鞋干预,可促进患者预后恢复,降低拇僵硬的发生率,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任苗苗,张黎.老年拇外翻患者围手术期全面护理服务的应用探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27):112-115.
[2]徐杨,刘艳秋.老年拇外翻患者在个性化护理干预中的应用价值研讨[J].黑龙江科学,2018,9(5):10-11.
[3]张黎,赵丽娜.预见性护理降低拇外翻术后拇趾僵硬风险的效果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21):109-111.
[4]王晓蕊,侯胜芳,张亚辉.康复疗法在微创技术治疗拇外翻术后的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8):81-83.
[5]郝芳.临床路径在拇外翻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9):68-7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06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