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氯吡格雷基因检测的临床应用分析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8-12-19 16:57:1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分析我院开展氯吡格雷基因检测的临床应用情况,探讨临床药师参与个体化药物治疗的途径。方法 对我院基因检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进行氯吡格雷基因检测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分布情况及基因多态性分布特点。结果 我院进行氯吡格雷基因检测的患者 388 人,覆盖 11 个病区,基因型结果显示超快代谢基因型 3 例,发生率0.77%;快代谢基因型 150 例,发生率 38.66%。中间代谢基因型 175 例,发生率 45.10%;慢代谢基因型 60 例,发生率 15.46%。氯吡格雷不同基因型在性别及年龄亚组的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我院开展氯吡格雷基因检测工作,通过解读基因检测结果并出具报告,为临床提供了个体化用药依据,体现临床药学服务价值。

关键词:基因检测;氯吡格雷;CYP2C19 基因多态性;临床药学

本文引用格式:张琳 , 王丹 . 氯吡格雷基因检测的临床应用分析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76):175.

\

0引言

在我国冠心病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抗血小板治疗在其预防及治疗发挥重要作用。氯吡格雷是常用抗血小板药物之一,作为前体药物通过细胞色素 P450 系统代谢才可转化为有效的活性代谢产物, 细 胞 色 素 P450 2C19(CytochromeP450 2C19,CYP2C19) 参与其两步代谢,在活化作用中占重要作用[1],2010 年美国 FDA 修改的氯吡格雷说明书中黑框警示:CYP2C19 基因型检测结果应作为医生调整治疗策略的参考,对于 CYP2C19 慢代谢基因型患者,建议考虑调整治疗方案或治疗策略。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基因检测结果,观察部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 CYP2C19 基因多态性分布特点。

1资料与方法

1.1基因检测方法
抽取患者前臂静脉血 2-3mL( 不需空腹 ),使用一次性真空抽血管(EDTA 抗凝紫帽管)采集,于 4℃低温保存,保存时间不超过 24h,从血液样品中富集白细胞,使用荧光检测仪 “荧光染色原位杂交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系统”检测基因型,软件自动输出检测报告。

1.2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 2017 年 03 月至 2018 年 03 月住院期间行CYP2C19 基因型检测患者的基因检测结果,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提取患者性别、年龄及所在科室信息等临床基本资料,通过 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关于基因型频率与性别、年龄的关系,分别提取相关计数数据应用多个独立样本列联表的卡方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 388 例患者,覆盖 11 个病区。超快代谢基因型 3 例,发生率 0.77%;快代谢基因型 150 例,发生率38.66%。;中间代谢基因型 175 例,发生率 45.10%;慢代谢基因型 60 例,发生率 15.46%。

2.1不同氯吡格雷基因型患者在不同年龄组的分布
入选患者年龄 31~92(63.0±10.6)岁。年龄主要分布在 50-80 岁 325 人(83.8%),50 岁以下 45 人(11.6%),80 岁以上 18 人(4.6%),采用卡方检验,25% 的期望计数小于 5,考虑超快代谢型数据过少,排除后再进行卡方检验,不同氯吡格雷基因型患者在各年龄组的分布无明显差异(P=0.57),各年龄组均以快代谢型和中间代谢型为主。

2.2不同氯吡格雷基因型患者在性别亚组的分布
本研究入选的性别分布为男性 270 例,女性 118 例。快代谢型、中间代谢型、慢代谢型基因型患者中男性比例均高于女性,3 例超快代谢型均为女性。进行卡方检验,33.3% 的期望计数小于 5,考虑超快代谢型数据过少,排除后进行卡方检验,不同氯吡格雷基因型患者在各性别组的分布无明显差异(P=0.910),各年龄组均以快代谢型和中间代谢型为主。

\

3讨论

本研究为描述性研究,结果显示氯吡格雷不同基因型在性别及年龄亚组的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在男性分组中各基因型的数量均高于女性分组,与既往报道中冠心病患者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的结果一致;3 例超快代谢型均出现在女性分组中,后续需要更多病例对两者相关性进行进一步研究。我院临床药师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完成基因检测与用药指导报告,由于中间代谢型 CYP2C19 代谢酶活性相对较弱, 有氯吡格雷抵抗的风险,在报告中建议增加氯吡格雷剂量(150mg/d)或给予氯吡格雷(75mg/d)、阿司匹林(100mg/d)和西洛他唑三联抗血小板治疗,而对慢代谢型患者不建议使用氯吡格雷,可换用替格瑞洛(90mg bid)。结果显示需要进行用药剂量干预的中间代谢型和慢代谢型共 235 例,总发生率 60.56%,所占比例高,提示我院开展氯吡格雷基因检测具有重要价值。

本研究统计我院患者氯吡格雷基因多态性,统计患者的基因型分布,分析患者不同基因型在不同年龄、性别亚组的分布,为我院开展氯吡格雷基因检测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并根据其基因型的不同为临床提供氯吡格雷个体化用药建议, 为患者选择安全、有效、经济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提供了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周红 , 白文伟 . 关于氯吡格雷 CYP2C19 基因多态性的综述 [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7,14(2):293-297.
[2]方莉 , 刘瑶 , 张永香 , 等 .CYP2C19 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个体化用药的相关性研究 [J].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18,33(01):70-73.
[3]陈艳 , 袁晋青 . 替格瑞洛临床应用新进展 [J].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6,37(03):235-239.

《氯吡格雷基因检测的临床应用分析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219/20181219045748935.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0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