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两种治疗联合对危重型哮喘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90例危重型哮喘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参照组实施单纯的药物静脉注射治疗,研究组实施药物静脉注射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气道压力、心率及动脉血pH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气道压力、心率及动脉血pH值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研究组气道压力、心率及动脉血pH指标改善情况明显比参照组优(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比参照组高(P<0.05)。结论危重型哮喘患者实施药物静脉注射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效果较佳,可使患者气道阻塞、气管痉挛症状及血气指标得到显著改善,从而使患者支气管症状得以舒缓,值得进行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危重型;哮喘;药物静脉注射;雾化吸入
本文引用格式:郑玉俏,张春宝,张冬梅.两种治疗联合对危重型哮喘的临床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7):148,150.
0引言
在呼吸疾病中,危重型哮喘较为常见,主要是因支气管哮喘演变而形成的[1],该种哮喘严重程度较高,因此也称危重型哮喘。肺部收缩异常、气道重塑、胸廓运动及肺运动协调度不高等是危重型哮喘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情况严重的患者还会发生呼吸衰竭、意识障碍及气道阻塞等情况[2],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因此本文对药物静脉注射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危重型哮喘进行了探讨,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90例危重型哮喘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各45例。参照组男性26例,女性19例,最小25岁,最大70岁,平均(57.49±8.36)岁;最短病程9年,最长21年,平均(16.12±4.26)年;研究组男性23例,女性22例,最小年龄26岁,最大72岁,平均(58.64±8.27)岁;最短病程8年,最长22年,平均(16.31±5.26)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可比性强。纳入标准:经诊断与危重型哮喘相关临床诊断标准相符合;患者在30 d内未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患者对此次研究内容知晓,并自愿进行知情同意书的签署。排除标准:患有内分泌疾病及存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与严重器官疾病相合并的患者;妊娠期妇女。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包括平喘、祛痰、解痉、吸氧、吸痰治疗,以对患者脱水症状进行纠正。
参照组:实施单纯的药物静脉注射治疗,硫酸镁为主要选用的药物,硫酸镁规格为25%×20 mL,将15%250 mL的
葡萄糖溶液与25%20 mL的硫酸镁相溶合,之后对患者实施静脉注射治疗,1次/d,在注射过程中控制好患者静点速度,不高于15滴/min,停药时间为患者相关症状消失后的5~7 d。
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实施雾化吸入治疗,将利多卡因(3%)作为雾化吸入药物,规格50~80 mg/次,药物雾化需对雾化吸入仪器进行使用,同时利用面罩吸入,4次/d,如果在此过程中,患者耐受程度不高或者配合不足,可对丙泊酚或者咪达唑仑等镇静药物进行使用,剂量分别为25~50 mg、0.5~0.7 mg/kg,此时吸入治疗需待患者镇静好后,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估。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气道压力、心率及动脉血pH值进行观察和比较。疗效评定,显效:治疗后患者体征及临床症状完全不见;有效:治疗后患者体征及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哮喘发作次数减少较为明显;无效:疗后患者体征及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变甚至病情进一步恶化[3]。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均在SPSS 21.0中纳入并进行分析和统计,治疗有效率采用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气道压力、心率及动脉血pH值采用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比参照组高(P<0.05),见表1。
2.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指标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气道压力、心率及动脉血pH值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研究组气道压力、心率及动脉血pH指标改善情况明显比参照组优(P<0.05),见表2。
3讨论
在临床上,哮喘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哮喘的产生和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生活中触发因素、环境污染、遗传因素等都与其产生和发展具有较大的相关性[4]。危重型哮喘是支气管哮喘持续发展的结果,该种类型的哮喘相比一般哮喘而言,病情较为严重,发病时间>24 h[5],发作后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想要治愈或者促进患者病情恢复难度较大,同时该种哮喘的发生还会加大了呼吸衰竭的发生率,同时患者病死率也随之增加[6]。
在临床上对于该种疾病主要采用药物静脉注射方式治疗,通过药物静脉注射使药效在患者病灶部位上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尽管该种治疗方式可对支气管痉挛及气道堵塞情况进行改善,使患者呼吸系统通气功能得以提高,对患者动脉血气指标进行改善,但是其临床治疗效果见效并不快,难以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以迅速改善[7]。近年来临床上越来越多的采用雾化吸入治疗危重型哮喘,该种方式对药物进行雾化,可使药物在患者呼吸道病灶上直接作用,并使患者气道痉挛症状得到有效改善[8]。并且药物静脉注射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危重型哮喘发挥的效用更为显著。由此次研究得知,治疗后研究组气道压力、心率及动脉血PH指标改善情况明显比参照组优,治疗有效率显著比参照组高。
综上所述,危重型哮喘患者实施药物静脉注射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效果较佳,值得进行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何志坚,李文安,陈俊锋,等.两种雾化吸入方式治疗中度持续哮喘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24):158-161.
[2]夏娟.异丙托溴铵和布地奈德联合治疗不同种类急诊的哮喘疗效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68):134-135.
[3]李旭东,肖丹丹,董楠,等.呼吸内科危重症哮喘的判断及治疗方法探讨[J].心理月刊,2018,69(5):15-16.
[4]戴喜英.孟鲁司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1):47-48.
[5]刘心存.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161-163.
[6]钟甜,郭璐,滕鸿,等.孟鲁司特钠联合沙丁胺醇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ECP、LPO、FeNO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8,18(19):79-82.
[7]Drick N,Seeliger B,Welte T,et al.Anti-IL-5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eosinophilic asthma-clinical efficacy and possible criteria for treatment response[J].Bmc Pulmonary Medicine,2018,18(1):119.
[8]Jeimy S,Tsoulis MW,Hachey J,et al.Eligibility of monoclonal antibody-based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severe asthma:a Canadian cross-sectional perspective[J].Allergy,Asthma&Clinical Immunology,2018,14(1):6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