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老年人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和治疗论文

发布时间:2020-08-31 10:51:2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总结老年人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选取在我院接受诊治的6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将所选的患者以随机数字法的方式进行分组处理,常规组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依那普利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添加倍他乐克。总结所有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指标效果。结果干预之前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血压指标差异不明显,对比结果无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多项血压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较大,对比结果有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时进行诊断并采取最佳药物治疗方式,硝苯地平缓释片、依那普利、倍他乐克结合治疗方案可以更好地保障血压稳定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老年人;高血压;临床特点;临床治疗

本文引用格式:李仙荣.老年人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和治疗[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6):109,121.

0引言

高血压属于老年人常见性疾病,临床表现是以舒张压、收缩压异常提升为主。在生活中如果不加以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很容易促使血压指标异常提升,从而呈现出各种临床症状,例如头晕、呕吐以及眩晕等。高血压可以根据临床具体情况划分为激发和原发两种类型,其中年龄、环境、遗传属于比较重要和常见的引发因素[1-2]。临床中关于高血压患者主要是采用药物治疗,但是不同药物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不相同。对此,为了持续有效的提高临床高血压医护服务水平,本文探讨老年人高血压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希望可以为今后临床用药提供指导帮助,具体内容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选取在我院接受诊治的6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将所选的患者以随机数字法的方式进行分组处理,分组结果中实验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56.6岁,平均病程5.0年;常规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55.7岁,平均病程4.9年。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病程差异不明显(P>0.05)。

1.2方法

常规组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依那普利进行治疗,前者20 mg/次,1次/d,后者5 mg/次,1次/d,治疗2周后逐渐增加剂量(最高10 mg)。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添加倍他乐克,25 mg/次,每天用药2次。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

1.3观察指标

总结所有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指标效果。治疗效果根据血压改善情况为主要参考,应用水银柱测量计实现对患者的DBP、SBP数据监测,具体的监测时间为用药前1 d与坚持用药6个月时。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实现数据的统计分析,在数据资料录入之后采用定性与定量的方式进行分组记录,并应用连续性或离散型的变量实现对数据的录入,定性的数据不需要分类变量。数据检验期间所有均数采用t值进行检验,百分制数据采用2值进行检验,在数据对比差异中P<0.05时代表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特点


52例患者均存在一定程度头晕、头痛、头昏、胸闷、心慌以及四肢无力等症状,患者因为血压异常提升还存在一定的晕厥、一过性失语等症状。单一性的收缩期血压提升患者有39例,收缩压与舒张压在同一时间上升的患者有19例,并发症涉及到慢性心力衰竭、肾脏功能异常、心绞痛等,分别有11例、12例、10例,没有脑中风与心梗患者。

2.2治疗效果对比

干预之前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血压指标差异不明显,对比结果无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多项血压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较大,对比结果有意义(P<0.05),具体研究数据见表1。


\
 

3讨论

近些年,随着外界环境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临床中高血压的发病率不断提高。高血压的临床症状主要是以头晕、心悸以及胸闷等为主,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导致患者正常生活遭受影响[3]。老年人因为在机体方面的功能衰退,老龄化问题也在不断的加重,老年高血压患者数量也在随之提升[4]。在世界卫生组织的预测中,2020年时高血压疾病会成为危害社会健康的主要心血管疾病,在患者发病之后普遍需要长时间的药物治疗,药物的药性选择对于患者的健康以及生活质量有着较高的影响[5]。

在本次研究中主要涉及到了硝苯地平缓释片、依那普利、倍他乐克三种药物,其中硝苯地平缓释片属于钙通道阻滞剂,能够有效降低激肽,同时抑制交感神经功能,促使周边血管阻力下降,同时实现对动脉顺应性以及心功能的改善,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率[6];依那普利属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其能够促使血管紧张素Ⅰ无法转换成为Ⅱ,在扩张血管的同时可以有效的降低外周阻力,并形成一定的减压效果[7];倍他乐克属于β受体阻滞剂,其能够有效地改善心脏的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可以有效延长血压舒张期,对于心肌的顺应性有着较高的改善作用[8]。两种药物的结合应用可以有效控制血压,同时还可以有效的规避其他药物所导致的不良反应问题,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重,高血压患者数量不断增多,用药治疗的合理性也显得更加重要。在具体指导中,还需要指导患者做好高血压症状的预防控制,在治疗期间需要高度重视意识方面的控制,保障血压指标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整体治疗水平。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之前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血压指标差异不明显,对比结果无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多项血压指标明显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较大,对比结果有意义(P<0.05)。这一结果充分证明硝苯地平缓释片、依那普利、倍他乐克结合治疗方案可以更好地保障整体治疗效果,能够及时有效地控制血压水平,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可以更好地提高用药舒适性,属于更加理想的降压治疗药物。

综上所述,临床中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时进行诊断并采取最佳药物治疗方式,硝苯地平缓释片、依那普利、倍他乐克结合治疗方案可以更好地保障血压稳定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志华,詹承,王玥,等.依那普利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J].江苏医药,2017,30(14):44-45.
[2]郭峰,张宝娓,朱正炎.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对冠心病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炎性因子、血管内皮功能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23(20):2757-2760.
[3]蒋小菊.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及对Hcy、尿酸、肌酐清除率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16(10):94-96.
[4]吕昌,王康梅,陈文思.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对EH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中HGF、VEGF水平变化的影响[J].四川医学,2018,22(1):40-43.
[5]向玉芳,牛瑞,刘影,等.从药物不良反应谈老年高血压患者未来的社区管理[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27):35-40.
[6]毛盛伟.早期强化降压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影响分析[J].贵州医药,2017,3(11):144-145.
[7]Zhao J,Wang Q,Liu Y,et al.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urvival of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associated with three major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s:A cohort study in Chin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2017,236(Complete):432-437.
[8]Hanus KM,Prejbisz A,Gąsowski J,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gender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associated factors and hypertension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resistant hypertension[J].Kardiologia Polska,2017,14(23):421-43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82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