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精神病急诊患者住院的安全流程及护理措施。方法抽取144例精神病急诊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干预,实验组采取安全管理护理,对比效果。结果通过对比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治疗依从性以及认知程度等情况,实验组远远强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临床对比价值。充分证实了安全管理护理对于精神病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针对精神病急诊患者采取安全管理护理,护理风险管理机制、院内转运机制、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增强医护人员责任意识、法律意识、风险意识。加强急救护理技术的培训,强化“三基三严”,提高窗口服务意识,优化服务态度。可以提高认知程度,降低不良事件率,增强治疗依从性,保证生命安全,具有良好的临床运用效果。
关键词:精神病患者;急诊;安全管理;护理干预;安全流程;治疗依从性;不良事件
本文引用格式:王彬霞,田婕.精神病急诊患者住院的安全流程分析及护理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7):17-18.
Safety Process Analysis and Nursing Measures of Emergency Psychiatric Patients in Hospital
WanG Bin-xia,tian Jie
(The Fourth People's Hospital of Urumqi,Urumqi,Xinjiang,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safety process and nursing measures of psychiatric emergency patients hospitalized.Methods one hundred and forty-four emergency psychiatric patients were selected for analysi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raditional nursing intervention,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safety management nursing.comparing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wo groups.Results By comparing the adverse event rate,treatment compliance and cognitive level of the two groups,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far strong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obvious,P<0.05,which had clinical comparative value.it has fully proved that safety management nursing has good clinical effect for psychiatric patients.Conclusion safety management nursing,nursing risk management mechanism,hospital transfer mechanism,emergency preparedness plan are adopted for emergency patients with mental illness to enhance the responsibility consciousness,legal consciousness and risk consciousness of medical staff.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first aid nursing technology,strengthen the"three bases and three stringencies",improve the awareness of window service,and optimize service attitude.It can improve the cognitive level,reduce the rate of adverse events,enhance the treatment compliance,ensure the safety of life,and has good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KEY WORDS:Psychiatric patients;emergency;safety management;nursing intervention;safety process;treatment compliance;adverse events
0引言
随着医学技术明显增强,人文关怀理念应用到临床当中,护士与病人及其家属认识到医患关系是平等、互助、合作,积极有效的交流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前提[1]。然而,作为精神科的护理人员,临床工作过程中,必须付出很多,特别是安全护理,必须给予深入研究。急性发作的精神病患者会出现不承认有病,拒绝治疗,自由活动[2]。少数患者不确定因素多,容易产生不良安全事故,进而导致急诊科是安全事故最多的科室[3]。抽取2018年l~12月登记在册的精神病急诊病人进行分析,采取安全管理护理,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信息
抽取医院2018年l~12月接收的144例精神病患者进行研究,分为男性78例,女性66例,精神药物中毒7例、精神药物反应12例、意识障碍3例、压疮1例、妊娠3例。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2例,通过分析所有病人的性别、年龄以及病情等常规信息,差异不大(P>0.05),存在临床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开展安全管理护理,具体如下。
1.2.1开启绿色通道
护理人员需要在第一时间内,快速评价病人的病情,病情严重者必须打开绿色通道,监测病情改变。若急危重意识障碍病人,严格观察生命体征,确保呼吸道顺畅,总的来说,需要确保病人生命安全的条件下,开展其他的治疗工作[4]。
1.2.2重视病人的心理干预
一般而言,多数为家人劝导下来医院急诊,进而患者会出现焦虑、急躁、压抑、害怕等不良情绪,抗拒治疗[5]。在办理住院过程中,由于环境陌生等出现自杀、伤人、毁物等事故[6]。所以,急诊室护士不仅需要为病人提供优质安静的就医环境,开始井然有序的治疗护理,同时还需要加强心理疏导。若对急躁抗拒治疗或有外走行为的病人,急诊护理人员应该尊重病人,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尽可能地满足合理需求。对悲观抑郁病人,应该保持耐心,给予个性化有效的心理疏导,缓解病人焦虑、恐惧等不良心态,保证急诊治疗的顺利进行[7]。
1.2.3争取家属的支持
病人在办理住院过程中出现的一切安全事故必须由医院负责。此外,有些家属则把焦虑以及顾虑情绪过度地扩大化,过于关注,保护病人,并没有认可信任医护人员。然而护士没有和家人进行及时有效的交流,极易导致医疗纠纷。该报告中,护士被家属与病人殴打的共12例。医护人员在理解其求医心态的情况下,换位思考。尊重家属的知情权、参与权[8]。保持优质的职业素养、熟练的临床技能、温柔热情的工作态度,提高家属的信任感,进而促使其主动配合治疗。调节家属的情绪,促使主动参加治疗。
1.2.4院内转运的安全护理
1.2.4.1转运前评估及预处理
①生命体征稳定后转运,做好抢救准备;②观察病人的心理状态,急诊护士及时向家属了解病情、监测生命体征。采取相应的护理治疗措施,防止患者因兴奋躁动使体力消耗,引起虚脱,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9];③确认要住院治疗的患者,尽到告知义务,做好心理准备;④加强与接收科室的沟通,安排好床位。告知病情,需要注意的防范事项,应准备的医疗护理器具;⑤检查运送工具如平车和轮椅的安全性能,设计出最佳路线;⑥转运前认真核对病历、住院手续、所带药品和物品是否齐全,转运前的核对工作能避免一系列不必要的错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10]。
1.2.4.2转运中的安全护理
转运过程中,观察患者病情,对于意识不清患者,采取约束带保护,防止坠床。护理人员应该陪护患者的旁边,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有利于临床治疗的有序进行[11]。必要时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行抢救。转送过程中,护理人员站在病人身侧。必要时牵住患者手臂,保持同行。分散周围人员,途中必要时采用约束带保护,保障安全。
1.2.5转运后护理
了解转运前与转运中发生的风险事件和处理措施,认真交接班,保证接收人员能够快速掌握病情。确定后要在急危重患者接送本上签名。急诊科做好急危重患者抢救记录,及时检查、补充抢救器材以及药品,消毒擦拭抢救器械,保证药物以及器械处于良好备用状态。对传染病或怀疑传染病的病人,转运后做好消毒工作[12]。
1.2.6加强护理队伍
1.2.6.1严格管理,明确工作流程
(1)按照相应的等级,护理人员制定好详细的高危病人冲动伤人、自伤、外出逃走的护理方法以及预防病人摔伤、噎食等的护理方法,保证各等级的护理人员不仅能明确分工,同时也可以加强合作,弥补错误;(2)要对病人实施分阶段的、连续性的冲动危险性判断,对存在风险的病人必须保持强烈的责任感,密切监测,捕捉病人的语言和非语言性暗示信息,考虑可能出现意外的表现,给予及时的防范。
1.2.6.2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增强判断意外事件的能力
(1)加强系统性、有计划的专业知识培训,促进护理人员对精神病患者危机干预的洞察力,所以,必须开展积极有效的预防病人冲动行为知识教育以及交流方法等,进而增强护理人员的交流水平以及判断安全事故的水平。意外死亡者虽少,然而后果严重,必须积极开展严格规范的基本技能培训,掌握急救技术,制定应急方案并按时演练,增强护理人员应急处理能力,让其面对紧急情况时可以沉着、冷静处理;(2)护理人员的素质以及能力与护理失误、事故的出现存在直接的联系,属于保证安全护理的前提。所以,必须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知识教育。让其全面地认识到护理工作的每个阶段均会出现安全问题,提高工作责任感,禁忌工作随意性,保证病人的安全;(3)强化护理安全前瞻意识,做好安全告知以及安全检查,随时观察潜在的隐患,及早发现、尽早弥补漏洞。
1.2.7安全护理措施
首先,病区内建立安全管理系统,将精神病人的安全管理纳入工作流程,并由具有丰富经验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巡视制度、交接班制度、约束带使用制度、探视制度等。根据风险评估确定安全管理重点对象,密切观察、班班交接、记录完善。严格把控患者的病情、饮食与活动情况。病情较重的患者和老年人必须专人看护。其次,要加强医护人员责任心,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情感活动及时给予关怀和疏导。严密观察有无用药后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注意病情的变化。最后,做好环境安全管理,房内禁止有金属锐器等。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保障地面具有一定的摩擦力,有防滑措施,必要场所安装扶手以防患者出现摔倒等意外伤害。做好家属的安全宣教工作,探视时应禁止带入危险物品。
1.3疗效判定
比较两组病人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改善、治疗依从性与不良事件发生率。
1.4数据处理
采取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表示,行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比两组病人对于疾病认识程度,服药依从性以及疾病复发率,实验组远远强于对照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精神病患者办理住院时的安全护理,能够保证患者接收科室正确,并且可以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与综合效益呈正相关[13]。医院需要建立健全急诊科的规章制度,增强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和法律意识;进行急救护理技术的培训,开展高质量的护理服务;组织急诊科护理人员学习,提高操作水平,保证安全护理的落实[14-15]。该报告中,实验组采取安全管理护理,通过对比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治疗依从性以及认知程度改善等情况,实验组远远强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充分证实了安全管理护理对于精神病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因此,精神科的护理工作具有特殊性,采取合理的护理方法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张静辉,严加洁,郭肖霞.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药物相关性跌倒原因的分析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8,2(19):66-67.
[2]李侠英,沈念红,吴静,等.噎食风险评估及干预对住院"三无"精神病患者噎食防范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10(22):62-63.
[3]黄娟.精神病手术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6(12):77-78.
[4]李金萍.老年精神病患者住院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5):77-78.
[5]邵春宇,李金秋.护理安全干预对住院精神病患者意外发生率的影响[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8(13):90-91.
[6]顾珠萍.精神病患者在外科住院期间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8,7(16):80-81.
[7]陈华琴,谢荣仙.老年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安全隐患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2018,10(13):33-34.
[8]孙黔红.护理安全综合考核评估用于住院精神病患者安全防范可行性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8,17(6):3-4.
[9]程敏.老年精神病人住院期间安全护理措施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8,20(16):70-71.
[10]张利娟,张雁文.住院精神病患者自伤行为的安全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16(12):90-91.
[11]安凤荣.精神病病人住院期间跌倒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研究,2018,11(16):80-81.
[12]张海辉.老年住院精神病患者跌倒损伤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继续医学教育,2018,1(13):89-90.
[13]王晓璇.住院精神病病人自杀危险因素评估及护理对策[J].护理研究,2018,14(20):45-46.
[14]鲁燕.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病房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35(12):58-59.
[15]王宏,邹文华.护理干预与精神病患者住院安全相关因素的对照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8,12(14):80-8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