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总结静脉麻醉下微波消融术后的护理体会论文

发布时间:2020-08-27 17:05:2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总结静脉麻醉下微波消融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进行微波消融术患者35例为研究对象,对微波消融术患者实施静脉麻醉后进行护理。结果本次研究中接受静脉麻醉下微波消融术的35名患者,均配合相关护理工作,大大提高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论实施静脉麻醉下微波消融术后,配合有效的护理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术后恢复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微波消融术;术后护理;静脉麻醉;体会

本文引用格式:安国花.总结静脉麻醉下微波消融术后的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9):359,361.

0引言

微波消融术属于局部热消融技术,是治疗实体肿瘤的新技术,经过多年发展已具有巨大的临床应用价值[1]。微波消融术治疗一般在静脉麻醉下进行,现分析静脉麻醉下微波消融术后护理,具体方式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进行微波消融术患者35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41~76岁,平均(58.3±3.6)岁,平均住院时间为18.1 d,其中肝癌20例,肺癌15例,所有病例术前均经病理证实,参与研究的患者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治疗

所有实施微波消融术患者术前均禁食12 h,禁饮8 h[2],给予丙泊酚0.5~1 mg/kg饱和量静脉注射诱导麻醉,患者意识消失后[3],给予丙泊酚4~6 mg/kg/h持续微量输入维持麻醉[4]。在CT引导下定位肿瘤,肿瘤定位后进行消融治疗,14G微波引导中穿刺肿瘤中央部位,肿瘤直径≤2.0 cm选择单针穿刺消融治疗,肿瘤直径>3 cm或者≥5 cm则选择双针消融治疗[5],每次消融输出功率为60 W,持续消融3~10 min[6],按预定能量辐射,消融结束后同时将微波天线和引导针退出,退出过程中平针道消融,结束治疗。所有患者消融治疗在CT室进行,静脉麻醉后根据患者病灶位置选择体位,微波消融术治疗结束后,拔出微波穿刺天线,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有无相关并发症,确认无误后,返回病房。

1.3护理

①术前护理,术前为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注意事项,同时说明麻醉方式、治疗过程,多数患者确诊后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丧失治疗信心,加之对微波消融术治疗方法的不了解,因而产生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应该积极调整患者心理状态,耐心讲解微波消融术的治疗方法、原理和效果以及安全、微创且并发症少的优点,还可讲解治疗成功案例,帮助患者减轻紧张、恐惧等情绪,从而使患者积极配合微波消融术进行治疗。护理人员为患者加强饮食指导,叮嘱患者低盐、高维生素、高蛋白饮食,如多食用瘦肉、鱼、新鲜水果、蔬菜等。②术中护理,在麻醉成功后根据患者病灶位置选择相应体位,给予患者吸氧,氧气流量为1~2 L/min,在微波消融术进行中应该严密监控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包括记录患者意识消失时间、麻醉苏醒时间、用药量、微波消融术治疗时间、有无不良反应和出血情况等。③术后护理,激光消融术后患者返回病房,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和神智情况。微波消融术后24 h应该持续心电监护,持续吸氧1~2 L/min。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体温多为37.5~38.5℃,属于机体对坏死肿瘤吸收产生的热量,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解释发热原因,同时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变化。患者体温超过39℃时采用物理降温,并观察用药后体温变化和药物有无不良反应情况。强化基础护理,及时更换衣裤、床单,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如果发热超过一周,应该注意是否存在继发感染。微波消融术后由于肿瘤组织凝固、坏死引起的疼痛,常持续3~5 d,疼痛性质多为胀痛,术后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疼痛部位、强度、范围、持续时间,并观察是否存在并发症。护理人员应耐心说明疼痛原因和缓解时间,协助患者采取舒适卧位,对于疼痛剧烈患者适当给予止痛剂。④出院指导,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与家属共同制定康复计划,继续服用相关药物,饮食以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低盐、低脂肪饮食为主,忌辛辣刺激食物以及禁烟酒。患者应该适当锻炼,但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提醒患者术后定期复查B超和CT,尽早发现复发性肿瘤并予以治疗。

2结果

接受静脉麻醉下微波消融术的35名患者,均配合以上护理,大大提高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有效降低治疗后的不良反应。

3讨论

随着微波消融技术都不断提高,肿瘤治疗的临床应用率逐渐增多,微波消融治疗具有升温速度快、热效率高和热场均匀等优点,微波震荡的过程中肿瘤组织内积极分子通过水分子摩擦产生热量导致肿瘤细胞凝固坏死[7]。微波产生的电磁波能量为2 cm左右,因其具有消融靶组织周围血管的潜力,从而产生明显增加消融范围,微波消融增加循环内冷却天线,能够预防微波天线杆温度过高,从而快速、大范围的抑制肿瘤细胞扩散[8]。

目前,随着微波消融技术的发展,其临床使用范围广,我院主要运用于肝癌和肺癌的治疗,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接受静脉麻醉下微波消融术并配合护理,达到提升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微波消融术还可关联其他治疗,如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有助于加强微波消融肿瘤的控制和扩大其适应证[9]。

综上所述,实施静脉麻醉下微波消融术治疗肿瘤疾病,治疗前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使患者在麻醉前拥有积极的心态,理解并配合微波消融术治疗[10],微波消融术后患者出现的疼痛、发热等症状,同时需要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予以分析给予适当的缓解方案,密切观察此项治疗的相关并发症,做到尽早发现、及时处理可科学护理,降低肿瘤疾病死亡率,从而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

 
参考文献

[1]王晓维,付守忠,戴锋,等.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射频消融与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6,25(8):673-676.
[2]李振燕,陈勇良,杜瑞清,等.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在原发性肝癌微波消融术后随访中的应用分析[J].河北医药,2016,45(1):62-64.
[3]扈彩霞,郑加生,林伟,等.原发性肝癌微波消融术后早期复发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5,31(2):228-231.
[4]杨晓英,沈韩雄,马思杰,等.针刺复合静脉麻醉用于甲状腺良性结节消融术的临床观察[J].世界中医药,2018,13(6):1537-1540.
[5]祝祎,张宏,梁萍,等.七氟醚吸入麻醉与丙泊酚静脉麻醉在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肝癌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7,23(4):291-293.
[6]王寒敏,陈卫文,张丽梅,等.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结节的21例临床病例分析[J].医学信息,2015,28(52):47-48.
[7]Veltri A,Moretto P,Doriguzzi A,et al.Radiofrequeney thermal ablation(RFA)after transartef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at a combined therapy for unresectable non-earl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J].Eur Radiol,2006,16(21):661-669.
[8]李新慧,冯志强,张洪义,等.肝癌的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6,32(1):72-75.
[9]Morimoto M,Numata K,Kondou M,et al.Midterm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intermediatesiz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A ran 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for determining the efficacy of radiofre quency ablation combined with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 lization[J].Cancer,2010,116(12):5452-5460.
[10]张小萍,钟就娣,辛明珠,等.CT导向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肺部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27(28):45-4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53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