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0-08-27 17:00:0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两组患儿的治疗方法无明显差异,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措施。结果对两组患儿护理后的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患儿氧和指标与并发症发生几率大大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措施维持患儿治疗环境的温度与湿度,构建良好治疗环境;综合护理干预定期清理患儿鼻腔与口腔保持呼吸顺畅,降低感染发生几率,对情绪激动的患儿进行安抚护理,提高患儿康复速率。将综合护理措施应用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综合护理;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本文引用格式:高秉媛,王莉.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8):345,347.

0引言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主要多发于早产儿,是新生儿中较为严重的常见疾病之一,新生儿的发病率与死亡率都较高。这种疾病的主要发病期在胎龄为32~33周的早产儿,病情具有突发性且病情恶化较为迅速,对患儿生命安全有很大的危害[1]。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主要采用紧急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对患儿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检测患儿心率等各项基本指标,也能高效地优化患儿呼吸质量,因而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尤其重要[2]。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技术也得到了提升,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水平也有所提高,治疗效果也有所提升。本次研究选取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患儿的优质护理方法进行研究,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挑选70名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入住我院进行治疗的呼吸窘迫综合症患儿,通过我院的检查,患儿得到确诊,将挑选的70名患儿随机分配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患儿的男女比例为38:32,其中共有62名患儿的胎龄在35周以下,8名患儿的胎龄在35周以上。患儿体重0.75~2.2 kg。对两组患儿的基本信息进行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符合对比的条件。

1.2方法

两组患儿的治疗方法无明显区别,主要采用PS替代疗法、通气疗法等治疗方法,同时要减少患儿与外界因素接触的机会,降低患儿受外部因素影响引发感染的几率,还需维持患儿体内电解质与酸碱度平衡,保持营养均衡等治疗。机械通气选择同步间竭指令(SIMV)+压力支持(PS)+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吸入氧浓度、潮气量和气体压力等需要严格遵守相关制度进行操作[3]。两组患儿的护理方法无明显差异,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2.1PS给药和/或人工呼吸机治疗的配合护理

医护人员应谨遵医嘱严格控制用药剂量的大小,由于患儿年龄较小的原因,注射的药物应加热到正常体温的温度再行注射。在对患儿器官进行药物注射时需要将药物混合均匀。需要进行辅助补充氧气的患儿应定期增加剂量,每12 h增加1次,每次剂量增加后需要根据患儿自身变化与临床反应对呼吸机参数进行调整。

1.2.2保温保湿

该种疾病主要发作于早产患儿,早产儿身体部分功能还未发育完全,例如患儿自身的体温调节系统,而且患儿的呼吸道较为脆弱,需要保持湿润,所以医护人员需要特别注意保持患儿体感温度、注意体内保湿。医护人员保持室内干净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处理,并保持室内湿度60%左右,室内体感温度在25℃左右,患儿体温维持在正常的36~37℃[4]。病情较重的患儿应放入辐射台中,进行自动保温,方便抢救;通过治疗病情稳定后可移动保温箱。

1.2.3做好呼吸管理

患儿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将患儿保持在正确身体位置,定期清理患儿口腔与鼻腔分泌物,定期对患儿呼吸道内痰液进行处理,保持患儿呼吸顺畅,防止痰液堆积引起呼吸道感染。长期使用呼吸机的患儿,护理人员需要保持患儿情绪平稳,防止情绪变动,影响呼吸治疗。在患儿情绪发生剧烈变化时,应采取相关措施平复患儿情绪,必要的情况下应遵循医嘱使用适量的镇定药物。先采用人性化干预,如果无法缓解,酌情考虑是否采用镇定药物,部分患者在不使用镇定药物的情况下也可以安静完成通气治疗,减少药物副作用的发生几率。

1.2.4做好营养供给

新生儿出生6 h以后用5 mL 10%葡萄糖注射液进行喂养,如果遇到吞咽困难的患儿应从患儿鼻胃管注入。然后对新生儿进行配方奶喂养,每2 h喂养1次,3~5 mL/次。如果患儿自身热量不足,可以为患儿注射适当的营养液[5]。这种喂养方法较配方奶喂养来说可以提供更全面的营养,有助于提升患儿治疗效果。

1.2.5密闭式吸痰

采用密闭式吸痰方法对患儿进行吸痰治疗,吸痰过程中也要保证呼吸机正常运转,将密闭式吸痰管连接呼吸机的Y型管,调整呼吸机压力,将吸痰用管放入气管中,为保证将患儿体内痰液全部吸取干净,可采用多次吸取,但单次吸取时间不应太长。

1.2.6翻身叩背

医护人员在对患儿采用叩背护理时,需要与其他护理人员合作完成,一名护理人员使患儿保持固定姿势,防止患儿跌落,另一名护理人员进行叩背护理,叩背过程从上到下,力度适中,局部位置叩击5~10次。

1.2.7预防并发症

护理人员定期调整患儿治疗体位,并对患儿鼻粘膜进行观察,防止发生损伤造成感染。如果患儿腹部肿胀,应考虑是否是吞咽空气过多,护理人员应对患儿行腹部减压,防止腹部肿胀对患儿体内循环系统造成影响[6]。

1.2.8出院指导

对疾病康复离院的患儿,在离院前应对患儿家属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的宣教,包括刺激患儿器官,促进患儿恢复速率,促进患儿身体正常发育等,医院相关人员定期拨打回访电话,核实恢复情况。

1.3观察指标

对采用不同护理方法的患儿进行氧和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采用血气分析仪对护理前后患儿PaCO2、PaO2、SaO2进行分析。鼻腔滑脱及鼻腔堵塞为主要的并发症,比较两组患儿的并发症总体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两组患儿护理后的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患儿氧和指标与并发症发生几率大大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

 
3讨论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主要的发病因素是因为患儿肺部活性物质含量低,肺部萎缩,呼吸困难且急促、呼气性呻吟是主要的发病特征[7-8]。在本研究中,观察组的各项氧和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通过这个结论表明,对患儿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护理可以大大优化患儿氧和指标,提升患儿康复效果。综合护理措施主要对患儿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为患儿提供预防性护理措施,制定有效的护理方案;综合护理措施维持患儿治疗环境的温度与湿度,构建良好治疗环境;综合护理干预定期清理患儿鼻腔与口腔保持呼吸顺畅,降低感染发生几率,对情绪激动的患儿进行安抚护理,提高患儿康复速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后该组患儿并发症发病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高效提升患儿各项氧合指标,提高患儿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雪美,罗琼.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氧合指标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7,25(12):22-23.
[2]谢凤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J].母婴世界,2018,19(11):21-22.
[3]张杏.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干预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8,3(12):220-221.
[4]李丽.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综合护理模式的意义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12(10):218-219.
[5]王薇.综合护理干预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无创通气治疗中的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5(17):116-117.
[6]赵红缨,穆小茜,魏志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30例临床特点及高危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1(10):113-114.
[7]王秀菊,崔玉芳,王雅群.护理干预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预防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8,28(7):412-413.
[8]邓敏芝,姚志红,温才娟,等.综合护理在行持续性通气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19(25):314-31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52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