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一例鱼胆中毒所致急性肝衰竭的急救护理论文

发布时间:2020-08-27 10:15:2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鱼胆中毒的急救方法及护理要点。方法通过查阅青鱼胆中毒的相关资料,总结经验,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运用血液净化、胃肠道灌洗的方法快速清除毒素,同时积极治疗并发症,运用整体护理的方法护理护理病人,做好病情观察,用药护理及胃肠道护理。结果经过的治疗和护理,患者痊愈出院。结论青鱼胆中毒早期运用血液净化、胃肠道灌洗快速清除毒素,注重病情观察和整体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快速康复。

关键词:鱼胆中毒;肝功能衰竭;救治;护理

本文引用格式:陆永姝,陈露,周赛.一例鱼胆中毒所致急性肝衰竭的急救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8):281,284.

0引言

青鱼胆中药大词典记载:味苦、性寒、有毒;有清热解毒;明目退翳。主治目赤肿痛;翳障;喉痹;热疮。民间有吞服鱼胆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眼疾等说法,因此农村地区有生食鱼胆的做法。其实鱼胆中含有氰氢酸、组胺等毒物,不会因温度变化而改变成分,生食熟食均可导致中毒,毒物入血后其细胞毒性可导致肾、肝、心等多器管的损害,发病急、症状重、变化快,是严重的临床急症。有文献报道称死亡率为16%,近年来通过洗胃、血液净化等治疗,死亡率有所下降[1]。不少人迷信偏方,轻信传言,不能理性的面对疾病或促进健康相关问题,导致服用后中毒。2019年3月1日,我科收治一例吞服巨大鱼胆致急性肝功能损害的患者,经过全胃肠道灌洗、血液净化等救治方法及抗感染、促进脏器功能恢复等一体化治疗和全程整体护理,患者治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

 
1病历资料

患者男性,52岁,口服鱼胆约50mL(青鱼一条约10kg),生鱼胆与少量白酒调和后服下。约过1小时后,患者出现腹泻,为稀水便,墨绿色,每次量约100mL,共7-8次,自己未予重视。10小时后因头部胀痛来我院急诊科就诊,查体:T 36.3℃,P 78次/分,R 22次/分,BP 135/82mmHg,痛苦面容,除腹泻、头疼外未见异常,查肝肾功能:总胆红素32.9umol/L,谷草转氨酶696U/L,谷丙转氨酶1365U/L,肌酐86.2umol/L,尿酸742.2umol/L;尿常规:尿胆原弱阳性,尿蛋白弱阳性,尿微量白蛋白150;电解质、心肌酶谱暂无异常。患者拒绝洗胃、CRRT治疗(自认为多次口服各种鱼胆、蛇胆等,没出现过问题),立即予口服药物活性炭吸附、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导泻,保护胃粘膜、保肝等治疗,继续观察。6小时后复查肝肾功能等,总胆红素37.1umol/L,谷草转氨酶5610U/L,谷丙转氨酶7500U/L,肌酐83.4umol/L,尿酸713.1umol/L,乳酸脱氢酶16900U/L,通过多次沟通,交代病情,患者同意CRRT治疗,模式HP+CVVH。3月10日复查肝功能:总胆红素10.0umol/L,谷草转氨酶20.8U/L,谷丙转氨酶151.9U/L,肌酐78.4umol/L,尿酸333.2umol/L,乳酸脱氢酶412U/L,患者肝功能明显好转,经过两周的精心治疗护理,患者基本恢复正常,无不适出院,一周复诊各项指标正常。

2护理

2.1心理护理


病人曾经多次服用动物胆脏,未出现严重中毒症状。本次服用生鱼胆后引发腹痛腹胀以及腹泻、头痛症状来院就医。开始拒绝血液净化、洗胃治疗,医生向患者及家属解释鱼胆的毒性及危害,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认识到严重性,自责后悔,心理压力大,做好心理护理尤其重要。护士耐心向病人解释配合治疗护理的重要性,特别是血液净化和胃肠道灌洗的相关知识,告知血液净化的时间方法,效果及配合方法,疏导病人对治疗焦虑恐惧情绪。调动家属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救治工作,多陪护关爱病人。

2.2全胃肠道灌洗护理

患者拒绝洗胃,经沟通无效后,采用活性炭加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导泻以减少消化道毒物的吸收,加快毒物的排出。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经过研磨成粉末,进入胃肠道,吸收胃及肠道内残留的毒性物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进年来多用于肠道灌洗,具有并发症少导泻快的优点,可使吸附后的活性炭快速排除体外。配置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等渗溶液2 000mL,温度38-40度,取其溶液500mL加活性炭粉配成灌洗液,抬高床头15-20度,让病人口服,余下的1 500mL等渗溶液在2-3小时内分4-6次服完,连续灌洗3天。鱼胆中毒患者多出现上腹痛、腹泻症状,胃肠道灌洗时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呕吐,腹痛等胃肠道的反应,如发生剧烈腹痛及呕吐状况,暂停胃肠道灌洗,给予漱口,协助采取舒适体位,减少刺激。观察大便颜色、量及次数,注意保护肛周皮肤,必要时做大便培养。给予患者清淡饮食,少食多餐。

2.3CRRT护理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感染,每路管路都要连接紧密,防止空气进入;(2)在血液净化过程中,护士观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机的运转情况,血泵速度180-200mL/min;重点观察滤器中血液分布情况;滤器纤维颜色有无变深或条索状血块的形成[2];及时记录患者动脉压,静脉压,废液压和滤器跨膜压的动态变化,机器运转过程中特别注意查看滤器跨膜压是否有异常增高,确保血液净化的顺利进行;(3)如果出现机器报警或检测数值变化幅度较大时,立即查看原因,排除报警因素。定时用生理盐水回冲整套管路,或遵医嘱调整抗凝剂防止血液凝集,保证机器的正常运行,防止血栓的形成;(4)同时给予患者心电监护,观察患者意识、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呼吸等变化。

2.4股静脉置管的护理。

本例患者采用股静脉置双腔导管,在治疗过程中及治疗间歇,应用安尔碘常规消毒导管置管铺治疗巾,抽出管道中上次封管的肝素,观察管路是否通畅,有无血栓.置管处敷料有无渗血(如有渗血应及时更换),防止置管相关感染,确保血液净化治疗顺利进行。治疗结束后,采用600u/mL肝素钠封管,防止导管内血栓,为下次治疗做好准备,操作过程严格进行无菌操作[3]。

2.5用药的护理

鱼胆中含有大量毒性物质,可对人体各脏器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尤其是肝脏、肾脏功能。本例患者出现严重肝功能损害,为了减少各脏器功能的进一步损害,在患者行血液灌流的同时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甘草酸二铵、二丁酰环磷腺苷钙、甲强龙、奥美拉唑、乙酰半胱氨酸等药物治疗。乙酰半胱氨酸是还原性谷胱甘肽的前体,可清除人体内氧自由基,改善血液动力学和输氧能力,扩展微循环保护肝脏,现常用与急性中毒中,促进脏器功能的恢复。在静脉滴注过程中,速度不宜过快,不超过50滴/分钟,注意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的反应,如感恶心、呕吐,适当再降低滴速,调整到以病人不适消失的速度为宜。护士在病人用药过程中还应遵循无菌原则,注意配伍禁忌,观察用药后反应,准确记录出入量。

2.6健康宣教

此类病人迷信偏方,缺乏相关知识,不积极配合治疗,心理负担较重,对血液透净化疗较为恐惧,不愿相信治疗效果,在诊治过程中,应积极与病人及家属沟通,根据病人的心理特点,采取适当沟通方式和语言,让病人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法,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护士要耐心倾听病人的诉求,针对病人的问题,给予相关健康教育,不要轻信偏方,注重科学保健方法与注意事项。

3讨论

青鱼胆汁主要成分为胆盐、氰化物和组胺等,直接食用后极易导致急性中毒[4]。鱼胆中毒无特效解毒剂,患者可于吞服鱼胆后1 h~4 d内迅速出现急性肾衰竭、肝脏损害、心肌损害等致命的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极高[5]。本例患者早期拒绝洗胃,未能及时清除毒物,导致毒素在体内聚积,即出现严重肝损害。本例患者成功救治的关键,在于运用全胃肠道灌洗、血液净化联合药物的应用,从促进毒素排除、清除已吸收毒素,保护脏器功能,对症治疗四个方面,形成全方位一体化治疗,快速清除鱼胆毒物、致病因子及代谢废物,有效地清除肌酐、尿酸、胍类、酚与有机酸等中分子物质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从而减轻了中毒性肝损害和肾小管损害,避免了SIRS和MODS[6]。患者经过精心治疗护理后,临床症状很快消失。总结本例患者救治成功的经验,认为鱼胆中毒后应该尽快给予洗胃、血液净化、胃肠道灌洗、特殊药物应用等整体治疗,可快清除毒物,促进脏器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还应给以有效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同时普及相关健康知识及促进健康的行为,提供更经济、高效效、优质的医疗服务。
\
参考文献

[1]黄汉红.血液透析滤过在鱼胆中毒治疗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2,9(32):167-168.
[2]陈晓莹,冼惠婵,邓少莲,等.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在ICU的监测及护理[J].现代医院,2009,9(12):81-82.
[3]傅晓娟,韩晓琴,周曼颖.急性青鱼胆中毒伴左肾出血患者一例的急救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18):46-47.
[4]李军,刘凯.血液净化治疗急性鱼胆中毒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8):37-38.
[5]王德新,菅向东,刘洪磊,等.血液灌流治疗鱼胆中毒致肝肾损害一例[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6,34(5):383.
[6]张春喜,陶四明,赵正菊,等.血液灌流在重症急性中毒中的应用[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4(1):112-11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43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