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所产生的效果。方法本次实验选择90例在我院进行结肠癌治疗的患者,患者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入院。按照手术方式的差异,以1:1比例将患者分为两组。使用传统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的纳入实验组。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手术相关指标。结果经过治疗后发现,实验组表现出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淋巴清扫数量高,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患者,较对照组而言实验组表现出明显的治疗优势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接受治疗时,可积极应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该治疗手段在临床中能发挥积极作用,清扫淋巴结数量上效果显著减少患者出血量,大大避免了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安全科学,在未来临床中值得积极应用。
关键词: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根治术;结肠癌;疗效
本文引用格式:黄云华.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8):160,166.
0引言
临床恶性肿瘤种类繁多,结肠癌就属于其中一种。结肠癌常发生于中年人群,且男性患者人数多于女性患者[1]。结肠癌初期症状并不明显,往往因为患者的忽视影响最佳治疗时间。许多患者在确诊时疾病都已发展至中后期,患者此时会出现强烈的腹痛、消化道不畅等多种不适,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甚至是生命。结肠癌治疗原则为早发现、早切除,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治疗手段就是结肠根治术与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2]。研究表示,这两种治疗手段产生的效果差异较大,且后者产生的积极效果更显著。本文就择取部分患者详细分析根治术与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产生的不同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本次实验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准许。参与实验患者共90例,所有患者均是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结肠癌治疗。患者接受核磁共振成像与彩超检查确诊患有结肠癌[3]。根据患者治疗方式上的差异,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样本容量45例。实验组患者年龄30-65岁,平均年龄为(47.5±9.4)岁,实验组中有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1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30-65岁,平均年龄为(47.5±8.9)岁,对照组内有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性别分配、病程经历等各方面均未显示出过分差距P>0.05,不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结肠癌根治术,该治疗方式的重点在于切除发生病变的结肠,并将肿瘤部位遗留下来的淋巴结进行清理。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肿瘤与要被切除的肠管远近切缘的距离应该不小于10cm[4]。供血血管根、肠周等处的淋巴结都要进行必要的清理。对照组患者治疗观察时间为一个月。
1.2.2实验组
实验组患者开展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该治疗方式操作内容包括:当发现肿瘤在右半结肠上,沿着右侧至中央的方式开始手术。胰头、十二指肠、肠系膜至动脉根部的供养血管要充分暴露出来,将十二指肠与胰腺钩突上肠系膜分开来,让肠系膜上的静脉与动脉完全展现出来[5]。当肿瘤处于左半结肠时,手术要从结肠脾曲处开始,降结肠、乙状结肠系膜一直游离至后腹膜平面,将被后腹膜平面遮挡的肾前脂肪、输尿管、卵巢、血管完全显露出来,将大网膜除去,展现小网膜囊与横结肠的两层系膜,胰腺下缘处可以进行横结肠两层系膜分离工作[6]。
1.3观察指标
1.3.1治疗有效率
手术治疗效果以显效、有效、无效进行划分。患者淋巴结被清扫完毕,且经过检查显示病灶消失代表治疗有效。肿瘤标志物含量有明显下降,患者不良症状大大改善,意味着治疗有效[7]。病灶及肿瘤标志物含量都未得到任何改善,不良症状明显加重意味着治疗无效。
1.3.2手术相关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清扫淋巴数量与术中出血量(mL)的差异。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24.0软件分析本次实验中收集的数据,计数资料(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以n/%表示,行2检验。计量资料(手术相关指标)用±s表示,行t检验。P<0.05,代表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表现出治疗有效的患者有34例,显效的患者有7例,无效的患者有4例,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41例(91%);对照组患者表现出治疗有效的患者有23例,显效的患者有5例,无效的患者有17例,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28例(62%)。
2=10.496,P=0.001,(P<0.05),代表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2.2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
治疗期间,实验组患者清扫淋巴结数量为20.3±1.7个,对照组数量为14.8±2.1个,t=13.655,P=0.001<0.005;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120.7±11.7mL,对照组为150.3±13.8mL,t=10.975,P=0.001<0.005。实验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
3讨论
近年来,结肠癌患者人数不断上升。该病初期症状并不明显,导致患者确诊时病情往往已经较为严重[8]。临床上治疗结肠癌患者往往采用的方式为手术治疗,传统结肠癌根治术与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是使用频率较高的两种。一些临床研究证实,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的治疗效果较传统结肠癌根治术来说更为理想。为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加快患者康复速度。本文通过实验来探索传统结肠癌根治术与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之间存在的差异。
通过上述治疗手段的开展与多项实验结果的比较,证实使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的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术中出血量少,淋巴清扫数量多,并发症发生率低。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原因在于:传统结肠癌根治术以钝性方式分离结肠系膜,在此期间肿瘤细胞因受到挤压极有可能朝外扩散甚至是发生转移,增加治疗难度[9]。这种方法还有一个弊端在于没有办法彻底清理沿肠系膜处血管根部的淋巴结,容易造成并发症。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是一种层次清楚的新型手术,能够完整彻底的清理淋巴结。在分离结肠膜方面的特点是锐性的,可以保证结肠系膜完整性不受损害,杜绝肿瘤扩散、转移的可能[10]。
综上所述,对结肠癌患者使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效果更佳,能加快患者恢复速度,在临床中应用价值突出。
参考文献
[1]敖春波.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与传统根治术治疗结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J].医疗装备,2019,32(08):115-116.
[2]王海民.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乙状结肠癌伴肠梗阻的临床疗效[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12):43-44.
[3]冯石坚,陈贵俦,梁宏伟.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与传统结肠癌根治术对患者免疫功能及生存周期影响的对比[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2019,40(02):66-70+120.
[4]孙海建,韩一兵.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老年结肠癌患者的近期效果及对机体免疫力的影响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27):64+66.
[5]孙洁.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老年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CRP、TNF-α和IL-6水平的影响[J].实用癌症杂志,2019,34(03):393-396.
[6]邓雄星.为老年结肠癌患者使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进行治疗的近期疗效[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06):55-56.
[7]高峰.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乙状结肠癌伴肠梗阻的临床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7):104-105.
[8]朱广灿.结肠癌患者采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9,33(02):92-93.
[9]马全仓,张毅.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治疗Ⅲ期结肠癌患者的效果及对术后复发及转移率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03):6-8.
[10]周峰,杜建军.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在结肠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术后远期复发情况[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02):62-6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