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腹腔镜再次胆总管探查并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1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46例,将其按照腹腔镜再次胆总管探查时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23例,采取T管引流方式)和观察组(23例,采取一期缝合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和治疗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术后3~6个月,发现观察组患者胆道无狭窄、胆总管结石无复发,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占4.35%,而对照组占26.08%,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胆总管结石患者腹腔镜再次胆总管探查时选择一期缝合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与T管引流相比,突出了一期缝合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治疗效果好、无复发等特点,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腹腔镜;再次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胆总管结石
本文引用格式:朱红岩,胡建平,王永.探讨腹腔镜再次胆总管探查并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9):86-87.
0引言
胆总管结石大多数是胆色素结石或以胆色素为主的混合结石,多发于胆总管下端[1]。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为胆总管梗阻和急性化脓性胆管炎,一般在结石清除以前,症状是反复发作的,对患者而言需要承受极大的病痛折磨。目前临床上针对此情况,常选择控制炎症后进行手术治疗,因为一般的保守治疗对梗阻和炎症严重者已难以奏效[2-4]。在微创技术的发展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胆总管结石。本研究对此探讨了腹腔镜再次胆总管探查时进行一期缝合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1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再次胆总管探查的胆总管结石患者4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应用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23例,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32~76岁,平均(50.28±12.44)岁,胆总管直径为(1.43±0.36)cm。观察组23例,其中男16例,女7例,年龄32~76岁,平均(50.43±12.58)岁,胆总管直径为(1.48±0.31)cm。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所有患者均经超声检查确诊符合胆总管结石的诊断标准,并且排除其他疾病并发者。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仪器为Storz腹腔镜系统、奥林巴斯电子胆道镜系统下,进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手术。步骤如下:①首先利用气管插管进行全身麻醉,于脐下缘建立气腹置入腹腔镜。②然后分别在剑突下、右锁骨中线肋缘下三横指处、右腋前线肋缘下两横指处置入合适的Trocar。③切除胆囊,寻找并穿刺胆总管,然后利用电凝钩适当地切开总管前壁进行探查。
对照组选择腹腔镜再次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在上述情况下按照患者的结石情况进行取石,然后再次行胆总管探查,确认无结石残留后,将大小合适的T管引流管制作成沟槽状,从右锁骨中线肋缘下传出,然后间断缝合切口。
观察组选择腹腔镜再次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首先,切开胆总管进行探查(方法如上①~③)。其次,在奥林巴斯电子胆道镜系统下确认结石清除完毕后,采用吸收缝合线连续全层缝合胆总管前壁切口,一期缝合结束后仔细结扎。最后,在缝合处覆盖干纱布,确保无活动性出血、无胆漏情况。
1.3指标观察
根据治疗期间的观察和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其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越短,术中出血量越少,表明治疗情况越好。
通过术后随访,收集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其中包括胆道狭窄情况、胆总管结石复发情况、胆道感染、胆漏等情况,发生率越小、治疗恢复效果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21.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并以(%)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及恢复情况分析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组间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5),具体情况见表1。
2.2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
根据术后3个月、6个月随访观察,发现观察组患者胆道无狭窄、无胆漏、且胆总管结石无复发情况;而对照组均有这几种不良情况发生。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见表2。
3讨论
近年来,针对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治疗,应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的方法越来越受重视,很多学者在该方法中对放置T管引流和一期缝合的意见不一,引发了诸多讨论[5]。其中T管引流的弊端在于可能会增加术后胆道感染率、引发胆漏等不良情况。并且其体外引流的时间过长,不利于水电解质平衡,所以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较差。而一期缝合治疗可以加快治疗时间,且不用担忧T管折断或脱出,其术中出血量也少。在王春林等[6]和姚国忠等[7]的相关探究中表明,一期缝合术在腹腔镜再次胆道探查治疗胆总管结石中是非常安全可行的,可以有效地避免留置T管所引起的术后并发症。在本研究中也证实了一期缝合治疗比T管引流的效果更好,从结果可知一期缝合治疗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更短,术后胆道无狭窄、结石无复发情况,其中发生的1例胆道感染可能是局部血运障碍引起,但是一期缝合治疗的整体效果均优于T管引流。因此,一期缝合是腹腔镜再次胆总管探查治疗胆总管结石更加安全可行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张淼,谈永飞.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与胆总管探查并一期缝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对比研究[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7,26(2):151-156.
[2]Liu D,Cao F,Liu J,et al.Risk factors for bile leakage after primary closure following 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J].Bmc Surgery,2017,17(1):1.
[3]梁阔,刘东斌,刘家峰,等.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7,26(8):1030-1035.
[4]李作安,秦呈林,张建民,等.单向倒刺线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J].中国临床研究,2017,30(9):1228-1230.
[5]He MY,Zhou XD,Chen H,et al.Various approaches of 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plus primary duct closure for choledocholithiasi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Hepatobiliary&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2018,30(3):1-4.
[6]王春林,石承先,张帅民,等.腹腔镜再次胆道探查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8,24(14):92-94.
[7]姚国忠,晏江,吴醒,等.胆总管结石患者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并一期缝合的临床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17):122-12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