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浅谈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施行急诊护理的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0-08-24 15:07:3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施行急诊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单位接受治疗的30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依据。参照组15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15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采取急诊护理,对比30例患者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结果实验组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明显优于参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采取急诊护理,可有效改善既往临床抢救时间长、成功率低等局限性,应当推广。

关键词:危重症专职护理;急诊护理;肺功能;失血性休克

本文引用格式:宋桂霞.浅谈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施行急诊护理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7):283,297.

0引言

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是体现医院医疗水平的重要体现,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主要特点为生命体征不稳定等。由于患者昏迷不醒等容易诱发多种风险事件,增加了抢救难度[1]。急诊护理对提升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质量有着重要意义[2]。基于此,本文就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30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开展研究,旨在为临床采用急诊护理对提升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质量提供依据,具体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单位接受治疗的30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依据。本研究获得伦理委员批准且患者均签署知情协议书。

参照组15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男9例,女6例,年龄21.8~68.7岁,平均(49.67±2.25)岁。实验组15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采取急诊护理,男8例,女7例,年龄21.6~69.6岁,平均(50.13±2.38)岁。组间资料行统计学对比,P>0.05。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家属照护且可配合调查者;(2)均为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者。排除标准:(1)智力障碍者;(2)入组前发生感染者。

1.3方法

1.3.1参照组


参照组患者入院后采取常规护理,抢救前准备物品,抢救时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抢救后定期巡视,为患者清理气道分泌物,采取常规静脉通道护理,避免针刺部位发炎。

1.3.2实验组

实验组患者采取急诊护理,针对既往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发生风险事件的因素进行分析,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具体如下。

(1)抢救前急诊护理措施:检查抢救仪器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定期维修仪器故障,准备危重症患者的抢救物品,做好文书记录以及值班记录,确保文书记录清晰。

(2)抢救培训措施:做好抢救培训工作。通过培训强化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素质,其急救技术掌握程度需要不断提升。培训内容包括包扎固定、伤口止血,并且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与医师的配合默契。

(3)设计急救方案:完善抢救程序,及早治疗血流动力学异常者。并且由护理部成员考核抢救程序,不断总结护理操作,改善预见性方案。针对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需求完善抢救程序。

(4)判断患者的病情方案:通过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交流沟通,确保语气温和,态度温柔,利用沟通技巧妥善讲解患者的发病机制、生理反应等,针对患者的原发病预见性评估患者出现的问题,以便及时为患者提供静脉输液。

1.4观察指标

护理效果评价:调查患者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

1.5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21.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s)表示,若P<0.05可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明显优于参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


3讨论

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原发病大多为严重外伤、脏器功能衰竭以及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不仅病情进展迅速,而且影响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预后的不良风险因素较多,患者由于护理要点较多导致抢救时间长、成功率低,增加了抢救难度[3]。如何提高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水平是目前临床探讨的重点课题。急诊护理下可不断推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护理程序的改进,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抢救时间以及抢救成功率[4]。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明显优于参照组,证实了急诊护理对提高抢救质量有重要作用,对强化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安全性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针对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采取急诊护理,可有效改善既往临床抢救时间长、成功率低等局限性,应当推广。

参考文献

[1]范雅洁,姜敏,程羽萱,等.城市社区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与血压、血糖、血脂水平的相关性调查研究[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5,37(2):154-157.
[2]郭四平,倪健强,孙晓欣,等.急性脑梗死并发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8(2):168-170.
[3]申前进,阳文新,吴飞,等.早期无创通气在抢救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东南国防医药,2017,19(1):34-36.
[4]牟燕飞,王胜强,廖开友,等.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在抢救重度急性左心衰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4):658-66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15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