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脑梗康复期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0-08-24 11:52:5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脑梗康复期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观察。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患者200例,将所有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而治疗组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研究结束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之后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治疗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康复期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临床护理效果,促进脑梗康复期患者恢复,提高患者对医疗人员的满意度,对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脑梗;康复期;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本文引用格式:王冬梅.脑梗康复期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8):321,325.

0引言

脑梗在医学上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疾病,脑梗患者通常会出现半身不遂、突发性晕倒、语言及智力障碍等状况[1]。伴随着这些症状的发生,会严重影响到病人的健康状况以及生活质量水平,所以,对脑梗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很有必要的[2]。在本文中,主要研究了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脑梗康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详细情况如下。

\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脑梗患者200例,根据随机选择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共100例,男60例,女40例,平均年龄为(54.2±5.7)岁,治疗组100例,男56例,女44例,平均年龄为(56.3±6.2)岁,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治疗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模式,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上并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此次研究知悉并同意。

1.2方法

在研究过程中,对照组仅需对脑梗患者进行基本常规护理,而治疗组则需在此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模式,详细措施如下。

(1)体位护理。早期适当的体位可以有效地帮助脑梗塞患者减轻屈肌和伸肌痉挛的出现,通常脑梗患者采取侧卧位,尽最大能力避免仰卧位。若处于仰卧位时,应使患者肩部向前方挺,上身肢体做到自然伸展,手部空心握拳,必要时在患者肢体下放入大小适中的枕头。为预防患者出现压疮或者关节挛缩等症状,需在一定的时间内帮助患者更换体位,一般为1次/3h,患者处于侧卧位时,应将患者的肢体缓慢拉出,避免受压,侧卧位能有效增加患者侧感觉,对整个患者侧肢体进行牵拉,是较有治疗意义的一种体位。

(2)四肢康复护理。通常脑梗患者生命体征较为稳定,神经性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后的48h便可对患者进行四肢康复训练。对患者进行四肢康复锻炼的护理知识讲解,使患者认识到对四肢康复锻炼的必要性,其主要目的则是为了让患者积极配合。定时对患肢进行按摩,使其血液循环,针对无法下床的患者,可以适当指导患者做较为简单的运动,逐渐使其可以坐立,待患者肢体肌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之后,应使患者自主进行运动锻炼,如简单的站立、穿衣等,待患者达到行走的标准时,可以循序渐进地指导患者进行走路训练。

(3)自我护理。脑梗康复期的患者不仅仅需要医疗人员的护理,自身的护理意识也是必不可少的,相关医疗人员应根据病人身体的实际情况,为患者自我护理进行相应的指导,让患者自觉地避免不良生活习惯的发生,按时服用药物,按时进行相应的身体锻炼,从而让患者得到快速的恢复,但值得注意的是,病人出院之后,也需按时回院进行身体检查,预防不良症状的复发。

(4)语言康复护理。丧失语言交流是脑梗患者的普遍症状,患者通常会因为自身的表达不到位,未被他人理解而产生急躁、焦虑的不良情绪,针对这一现状,可以通过文字交流的方式来避免此种状况的发生。另外,可以让患者通过自己熟悉的节目或者音乐,来刺激患者的听觉,结合相应的动作,鼓励患者开口说话,其过程应循序渐进,切忌操之过急。

1.3观察指标

研究结束之后,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疗效主要分为无效、有效、显著三方面,其中脑梗患者四肢与语言能力得到恢复称为显著;患者四肢和语言能力得到一定的恢复但并未完全恢复称为有效;患者没有得到恢复甚至病情加重称为无效。其中总有效率=(有效+显著)/总人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19.0软件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2和(%)检验及表示计数资料,t和(±s)检验及表示计量资料,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据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1。


\
 

3讨论

脑梗又名脑梗死,诱发脑梗的主要原因就是患者大脑的血液供应不足,并且患者具有缺血缺氧的情况发生,从而导致患者脑部出现缺血性坏死或者软化等情况。患者主要表现为突发性晕倒、半身不遂、智力以及语言障碍。并且该疾病具有病程长,恢复所需时间长,极容易再复发等特点。正是由于这些表现,不仅会影响到患者自身的健康,对于社会也有一定的影响。据研究表明,脑梗康复期患者在早期具有不错的康复潜力,所以针对此类患者,需要找到一种有效的康复护理手段[3]。

根据脑梗患者的一些显著表现,我们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首先帮助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锻炼,对患者进行康复锻炼知识讲解,使患者能自己积极主动进行锻炼,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依从性[4-6]。其次,使患者保持对恢复有利的体位[7-8]。最后建立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制定一系列的运动计划,来让患者的临床病症得到改善。从本次研究可以看出,常规的护理模式虽然能够取得一定效果,但是其治疗有效率还仍然需要提高。而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可以极大地提高脑梗康复期患者的治疗成功率。

综上,对于脑梗康复期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可以明显地使脑梗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得到提高,对于患者的健康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董宁,孙梅,高佼,等.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塞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2):306.
[2]李香春.脑梗塞恢复期的患者有效的临床康复护理效果[J].双足与保健,2018,27(5):48,50.
[3]Xia Jie-ting,Luo Bi-Sheung,Li Yi-Yi.Effect evaluation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model in clinical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J].China Medical Innovation,2018,15(14):109-112.
[4]Yan Hongxia.Analysis of the way and value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J].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in China,2017,9(26):145-147.
[5]安廷叶.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肢体及语言功能康复中的应用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4):615-617.
[6]宁东艳.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脑梗死患者的评价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5):893-893.
[7]唐璐.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中医护理和现代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9):69-70.
[8]刘萍.中医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7):11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11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