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老年人发生冠心病心力衰竭的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论文

发布时间:2020-08-21 15:34:0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老年人发生冠心病心力衰竭的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方法抽取11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探讨,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采取相应的病因护理干预。结果通过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实验组远远强于对照组,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冠心病心力衰竭病人开展相应的诱因进行护理,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满意度,减少治疗时间,具有良好的临床运用效果。

关键词:老年人;冠心病心力衰竭;因素分析;护理干预

本文引用格式:陈小娟.老年人发生冠心病心力衰竭的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9):273,283.

0引言

冠心病心力衰竭即为诸多因素诱发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异常而造成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具体症状包括:乏力、呼吸障碍、活动受限等,严重时出现死亡。冠心病心力衰竭好发于老年群体。目前,伴随国内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患病率不断增加,相关报道显示:通过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发病诱因,开展积极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减轻病情,减少死亡率,同时改善生活质量[1]。该报告中,为了探讨老年群体发生冠心病心力衰竭的诱因对其进行护理干预,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整理如下。


\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信息


抽取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接收的11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病人进行探讨,随机分组,每组55例。对照组包括男29例,女26例;年龄60~85岁,平均(67.68±6.14)岁。实验组包括男30例,女25例;年龄61~84岁,平均(68.04±5.95)岁。均满足有关冠心病心力衰竭诊断要求[3],排除精神系统疾病、恶性肿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等,皆具有知情同意权。通过对比所有病人的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差异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病人都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洋地黄类药物、利尿剂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分析既往病史、发病特点、发病原因等情况,探索其发病诱因。对照组开展传统护理干预,具体分为:用药指导、健康教育、心电监护、饮食干预、观察临床体征等方法。实验组根据发病诱因,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包括。

1.2.1发病后护理干预

心力衰竭发作时病人需要进行心电监护,此外,病人保持坐位或半坐位。四肢交替绑扎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15~20 min解开一次,氧气吸入。创建两条静脉通路,采取深静脉穿刺,选择一次性静脉留置针。应用输液泵时,保证药液及时泵入,有利于调节液体入量与速度。按照医嘱进行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观察血压、心率与尿量情况[4]。强心荆通常选择毛花甙C 0.2~0.4 mg慢慢静脉注射。注射后心率能够慢慢的减慢。病人独处时产生害怕、焦虑、易疲劳、精神不振、抑郁、睡眠质量较差等。对于医务工作者以及家人的依赖性明显的提高。治疗过程中氧气吸入、气管插管、鼻饲、持续静脉通道、被动体位等,让病人感到身体不适,会出现不良情绪,严重时“生不如死”的厌倦感。护士应积极和病人交流,提高安全感。此外,为病人提供优质舒服的治疗环境,保持病房的清洁卫生,勤通风,禁忌探视,防止感染以及其他干扰[5]。

1.2.2针对诱因开展护理干预

(1)掌握心衰的临床表现与体征:心衰会出现疲乏加重、运动耐受性减弱、静息心率≥15~20次/min、活动后气急加重、水肿加重、体重增加等。

(2)了解治疗基础疾病的方法以及调节基本治疗药物的方法:禁忌私自改变药物剂量,定期复查。频繁发作的心绞痛、血压>180/120 mmHg、快速心律失常、短时快速输注液体、严重感染、水钠潴留等极易诱发心衰。若发生水肿加重、尿量减少或体重显著的增长2~3 kg,适量的增多利尿剂。

(3)掌握诱发因素和预防方法:感冒、呼吸道感染。注意保暖,防止感冒;保持病房的空气流通,限制探视人数,有效防止住院感染。心力衰竭病人中,对于没有禁忌证者可注射肺炎以及流感的疫苗,防止过于劳累以及体力活动、情绪激动等应激状态。康复过程中的活动量以活动时不感劳累、心率<120次/min为宜。康复阶段伴随疾病明显的缓解、健康指导的完善,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勇气,主动地接受治疗与护理工作。改善心肌供血、纠正心律失常、调节血压有效降低心衰的产生率。对于冠心病心力衰竭病人,需要监测血压,合理服用降压药物,可以有效地控制血压的稳定。饮食以清淡、易消化、营养价值高的食物,晚餐宜少食,禁浓茶与烟酒。对于食欲不振、长期应用过量的利尿剂的病人,不宜过分忌盐。通常病人的每天液体摄入量为1000~1500 mL。然而对于严重心力衰竭,同时存在肾功能损害的病人,因为排水功能的减弱,所以,进行低钠饮食的同时,严格控制水分的摄入。老年患者需要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出现便秘,告知病人排便时禁忌用力。指导训练病人形成定时排便行为,病情允许时,可适量的饮水,多吃水果、蔬菜、谷物等。便秘病人使用开塞露肛注或服用缓泻剂。

1.3结果判断

对比两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利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给予评价,具体分为:临床疗效、舒适度、护理服务质量及护理服务态度等内容,共100分,超过90分为非常满意,60~90分属于一般满意,<60分为不满意,护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数据分析

该报告数据选择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比两组的康复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情况,实验组远远强于对照组,P<0.05,说明差异较大,存在临床对比价值,见表1、表2。

\

 


3讨论

冠心病心力衰竭属于临床老年群体多发的一种危害性极大的疾病,其又被称为“心肌衰竭”,主要指因为心脏无法及时的搏出同静脉回流与身体组织代谢所需相称的血液供应。按照临床表现分成:左心、右心和全心衰竭三种类型[6]。左心衰竭最为多见,同时最为重要。绝大部分充血性心力衰竭均以左心衰竭开始。右心衰竭主要继发于左室衰竭,很少单一的发生,后者可见于肺动脉瓣狭窄、房间隔缺损等[7]。所以,必须加强对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病人的临床护理干预工作,护理人员需要在病人的心理状态角度进行交流,进而保证病人身体康复,同时减少病死率。重视病人的并发症干预也属于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8]。老年患者发生心血管收缩功能下降,血压调节机制损害等因素进而发生低血压、低钾血症等而导致病人心率失常。所以,需要密切观察病人的脉搏及血压等情况,若出现不良症状,马上通知医生进行有效的治疗。此外,对于有些高血压患者,需要增多监测病人血压的次数,必要时采用降压药,有效避免血压逐渐升高。该报告中,对于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病人采取诱因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康复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等,实验组远远强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是老年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就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诱因及临床护理措施进行了分析与说明,开展相应的护理干预,强调了加强护理的重要性,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梁萍萍.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现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学青岛大学,2019,3(9):17-18.
[2]孟倩.安全管理应用于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PCI术中护理及效果60例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8,5(10):25-26.
[3]朴严花.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9,20(23):66-67.
[4]谢琴.浅谈老年人发生冠心病心力衰竭的诱因及对其进行护理的方法[J].当代医药论丛,2017,7(28):45-46.
[5]李灿.基于老年综合评估的护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效果[J].广西医学,2018,13(20):7-8.
[6]徐晓艳.60例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事件统计与防范措施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8(23):39-40.
[7]翁莉萍.应用护理干预强化老年高血压患者自理行为的研究[J].饮食保健,2018,11(22):17-18.
[8]程远玲,赵艺寻,隋晶晶,等.抑郁、焦虑在老年科冠心病心衰患者中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8,5(18):191-19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07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