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680例,按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340例,给予常规护理服务)和护理组(340例,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分析两组心理状态及住院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病情均有一定好转,护理组SAS焦虑评分、SDS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更短,护理满意度更高,以上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可以改善其心理状态,保证治疗效果,从而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快速回归日常生活,在临床上具有借鉴与推广意义。
关键词:冠心病;心律失常;优质护理服务
本文引用格式:董燕明.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7):267,269.
0引言
心律失常是冠心病患者常易出现的合并症,其主要发作在心肌缺血时,会出现异位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律失常、传导障碍等症状,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1]。由于该病患者集中在中老年群体,其情绪波动较大,对于治疗效果影响严重,因此,需要在其治疗过程中予以相应的护理措施[2]。本研究提出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并以我院患者为例开展实验,取得了良好效果,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对象资料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6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其中对照组340例,男性182例,女性158例,年龄53~76岁,平均(61.53±3.96)岁;护理组340例,男性176例,女性164例,年龄51~80岁,平均(61.70±4.08)岁,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即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日常护理与卫生护理,密切监测其心率,遵照医嘱给予药物,若患者病情出现变化,需及时通知医生处理。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其内容包括优质病情护理、优质心理干预、优质家属工作、优质生活指导,具体操作如下。
(1)优质病情护理:成立以护理长为首的护理小组,护理长在开展工作前需对管理的护理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操作能力及综合素质达到规章要求。同时利用相关资料对患者病情状况进行判断,结合查阅到的理论知识与个人经验为患者制定灵活、个性化的护理方案。针对心律失常患者,应予以其吸氧,氧流量应设置在1~2 L/min,保证吸氧过程连续,为心肌提供充足氧气,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频率。特别针对中老年患者,应当加强病情监护工作,设立轮班制度,做好日间、夜间巡查工作,若病情出现变化,需及时给予应急处理,同时通知医生诊断。
(2)优质心理干预:由于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其发病时会产生焦虑、恐慌、抑郁等不良情绪,同时冠心病引发的各类症状也会为患者带来强烈不适,加深其负性情绪,影响治疗效果。护理人员应当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采用适宜的语言、眼神鼓励并安慰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基础,在沟通过程中,掌握患者的异常心理状态的成因、心理承受能力,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此外,护理人员需为患者开展健康宣教,为其讲解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病理、治疗方法及治疗重要性,帮助其积极面对治疗。
(3)优质家属工作: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住院期间需要其家属全程照看,护理人员需为其讲解护理操作的知识,了解家属护理的重要性及相关的注意事项,或患者存在呼吸困难、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症状,应立即停止活动并休息。此外,家属在护理过程中可以为患者提供支持与鼓励,让其感受家庭的温暖,从而正确对待治疗与护理。
(4)优质生活指导:护理人员在患者住院期间,需为其提供健康、营养的饮食,避免摄入不易消化、高胆固醇的食物。指导其养成少食多餐的合理饮食习惯,同时多摄入新鲜水果蔬菜,保证维生素充足。由于患者胃肠功能较为薄弱,容易发生便秘等症状,护理人员应嘱咐其多食芹菜、红薯等高纤维食品。同时保持患者病房舒适、整洁,定期进行通风、清洁与消毒,为其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
1.3研究指标
两组患者经护理后,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及SDS抑郁自评量表评估其心理状态,分值越高证明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同时记录患者住院时间,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患者满意度数据,满分100分,分值于60~100分则记为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 25.0分析数据,计数和计量数据分别用(%)(±s)进行统计学分析,依次用卡方、t检验,P<0.05表示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分析
护理组SAS焦虑评分、SDS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住院情况分析
护理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以上数据有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2。
3讨论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群体易发的心血管疾病,该类患者主要表现为胸痛、胸闷气短、心肌缺血[3]。一旦发生心肌缺血,患者常容易出现各种情况的心律失常,如异位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律失常、心脏冲动传导障碍,表现为心悸、胸闷,这提示冠心病的治疗与预后质量差,需要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4]。
临床上通常采用冠心病常规护理服务,其是通过观测患者病情发展,遵循医嘱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由于其操作被动,在患者健康意识越来越强的当下,已经逐渐不能满足其治疗需求[5-6]。因此,本研究提出采用优质护理服务。
优质护理服务遵循“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是近年来广泛运用的新型护理模式,其从病情护理、心理干预、家属工作、生活指导等四个方面入手,根据患者个人情况完善护理措施,保障操作质量[7-8]。本研究结果也显示,采用该方法护理的患者SAS焦虑评分、SDS抑郁评分均低于常规护理患者,且住院时间更短,护理满意度更高,数据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可以缓解不良情绪对治疗的影响,从而确保治疗效率与质量,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借鉴与使用意义。
参考文献
[1]徐娟.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3):69-70.
[2]文苏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护理中循证护理干预实施的效果评价[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1):239-240.
[3]俞剑东.优质护理服务在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分析[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1):264.
[4]Blanco S,Peñacoba C,Sanromán L,et al.Analysis of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measures of attachment in patients with fibromyalgia:The influence on nursing car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2017,47(7):1-14.
[5]黄柳环.优质护理服务在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4(24):196.
[6]刘晶.冠心病护理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价值分析与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35):6837.
[7]Chen YC,Tsai JC,Liou YM,et al.Effectiveness of endurance exercise training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J].European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Nursing Journal of the Working Group on Cardiovascular Nursing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2017,16(5):397.
[8]王灵芝,徐文媛.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8,33(5):66-6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