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心内科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开展PDCA循环护理的价值。方法选择收治心内科老年冠心病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心内科接受诊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60)和常规组(n=60)。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PDCA循环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次、自我效能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自我效能评分(26.9±5.0)分,显著高于常规组的(17.1±3.3)(P<0.05)。实验组心绞痛发作频次(1.9±1.4)次,显著低于常规组的(3.4±2.3)次(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5.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5.0%(P<0.05)。结论针对心内科病房老年冠心病患者开展PDCA循环护理,能够明显提升患者自我效能,减少心绞痛发作,患者认可程度更高。
关键词:心内科:老年冠心病患者:PDCA循环护理:自我效能:心绞痛
本文引用格式:田辉珍.观察PDCA循环护理在心内科病房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8):312,315.
0引言
冠心病是常见心内科疾病,主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患者会因此出现管腔阻塞或狭窄,引发心肌缺血缺氧,甚至造成死亡[1]。该疾病患者会出现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衰,健康和生活会受到严重影响。所以临床在对冠心病患者,尤其是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有效治疗的同时,还应当开展科学护理,以改善患者症状,提升治疗效果[2]。本研究选择收治老年冠心病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心内科接受诊疗,对其中部分患者开展PDCA循环护理,收获了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收治老年冠心病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诊疗,随机分为实验组(n=60)和常规组(n=60)。纳入标准:满足冠心病临床诊断标准;年龄超过60周岁;知情并同意参与研究。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基础性疾病;存在精神障碍或认知障碍;依从性不佳。常规组包括女33例、男27例:年龄范围60~79岁,平均(68.5±3.8)岁:病程范围6~20年,平均(11.3±3.5)年。实验组包括女32例、男28例:年龄范围60~80岁,平均(68.4±3.7)岁:病程范围6~21年,平均(11.4±3.6)年。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用药指导、健康宣教、病情监测等。实验组实施PDCA循环护理,主要内容包括:(1)规划:对患者疾病史、用药史、生活习惯等基本信息进行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康档案。同时依据患者信息编制护理规划,引导患者对相关疾病知识进行了解,并重点说明冠心病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并发症、预后等内容,叮嘱重症患者随身携带救治类药物。向患者介绍按医嘱用药的重要性,避免其随意增减药物。重症患者用药前进行脉搏监测,若低于每分钟60次,则暂停用药。(2)施行:护理人员应按照护理规划执行相应护理操作,同时记录相关信息。(3)监测:护士长应对护理规划执行情况进行监测,并组织护理人员对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4)解决:针对监测后的薄弱环节开展调研,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良完善。
1.3观察指标
干预后应用自我效能评价量表评估两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越高则患者自我效能越好。统计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次。应用自制量表评估两组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80~100分,满意60~79分,不满意1~59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60×100%。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自我效能评分和心绞痛发作频次对比
干预后实验组自我效能评分(26.9±5.0)分,显著高于常规组的(17.1±3.3)分(P<0.05)。实验组心绞痛发作频次(1.9±1.4),显著低于常规组的(3.4±2.3)(P<0.05)。见表1。
2.2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5.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5.0%(P<0.05)。见表2。
3讨论
随着生活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冠心病临床发病率不断提升,病情进展过程中患者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并因此严重影响健康和生命安全。该疾病患者发病后须接受长期治疗,以控制疾病发展和减轻症状[3]。但该疾病病程较长,加之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不多,普遍治疗依从性不高,尤其是老年患者,经常出现擅自增减药物剂量,生活饮食习惯不合理等问题,进而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所以针对心内科冠心病患者,尤其是老年冠心病患者应开展有效护理干预,以强化其对疾病了解,提升自我效能,保证获得良好治疗效果[4]。
PDCA循环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方式,护理中护理人员积极了解存在的护理问题,并在具体实施中加以监测和完善,可获得更好的护理效果[5]。通过实施PDCA循环护理,护理人员可强化患者对冠心病治疗方法、并发症、预后等内容的认知,并引导患者积极配合临床诊疗活动[6-7]。同时引导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指导其掌握冠心病自我护理方法,可显著提升患者自我效能,针对性改善疾病临床症状,减少心绞痛发作[8]。
本研究中,干预后实验组自我效能评分(26.9±5.0)分,显著高于常规组的(17.1±3.3)(P<0.05)。实验组心绞痛发作频次(1.9±1.4)次,显著低于常规组的(3.4±2.3)次(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5.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5.0%(P<0.05)。综上所述,针对心内科病房老年冠心病患者开展PDCA循环护理能够明显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频次,提升患者自我效能和护理满意度,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丁建红,姚永芳.循环护理策略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抑郁焦虑评分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12(4):1069-1070.
[2]许燕飞.循环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7,22(33):109-110,111.
[3]李丽玲,占桂香,黄建明.循环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睡眠质量和焦虑抑郁的影响[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8,24(2):130-132.
[4]权菊平.循环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11(23):117,162.
[5]代静.循环护理在老年冠心病并发心衰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2(46):22-22.
[6]邹华珍,隋利军,孙良芹.循环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方式及负性情感的影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6,25(6):640-644.
[7]苏严琳,陈丽娜,杨承健.循环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负性情感及日常行为的影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7,26(3):338-342.
[8]刘淑岚,徐秋娥,谢思思.循环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3):83-8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