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比较鼻内镜辅助腺样体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切除术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临床效果,并对手术安全性做出评价。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2月所在医院56例小儿腺样体肥大患儿,根据所选治疗方法分组,观察组(n=28)给予鼻内镜辅助腺样体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对照组28例患儿采用鼻内镜辅助腺样体切除术,对比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咽痛持续时间、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2.86%VS89.29%)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1周、术后2周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法均能有效治疗小儿腺样体肥,但是鼻内镜辅助腺样体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总体临床效果更加明显。
关键词:鼻内镜;腺样体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切除术;小儿腺样体肥大
本文引用格式:张朝梅,黄声丽.鼻内镜辅助腺样体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切除术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疗效及安全性比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8):153,155.
0引言
小儿腺样体肥大主要由炎症长期刺激引起,导致腺样体发生病理性改变,进而出现增生表现,可对鼻窦通气造成严重影响。鼻内镜辅助手术治疗,是目前临床主要治疗方法,取得良好效果。本研究所选病例均在鼻内镜辅助腺样体手术治疗,以56例腺样体肥大患儿为例,对比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56例小儿腺样体肥大患儿进行分析,所有患儿均符合手术操作指征,患者本人无意识障碍,纳入标准:(1)符合诊疗标准;(2)治疗依从性比较高者;(3)无凝血机制障碍。根据治疗方法分组,观察组(n=28)男性14例,女性14例,年龄3-11岁,平均(5.23±0.59)岁。对照组(n=28)男性15例,女性13例,年龄3-10岁,平均(5.25±0.60)岁。排除合并交流障碍、精神障碍及妊娠及哺乳期女性。2组基线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观察组
给予鼻内镜辅助腺样体低温等离子消融术进行治疗,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系统由美国某公司提供,经口腔将鼻内镜及其相关装置置入,同时将等离子刀头置入其中。根据患儿实际情况,对治疗参数进行适当调整,一般切割消融7档,而止血则3档。注意操作过程中,保持止血与消融同步,消融治疗后对患儿鼻腔进行冲洗,术后对患儿呼吸、咽部状况进行密切观察,做好对应处理。
1.2.2对照组
本组患儿在鼻内镜辅助下行腺样体切除术,常规麻醉处理后,抬高头部,幅度控制在30°,置入鼻内镜、切割刀头,在鼻内镜辅助下,对患儿鼻咽部解剖结构进行详细观察。结合鼻腔内部情况,如腺样体、咽鼓及周围组织等,决定切除方案。将切割刀头的转速设置在每分钟3000r,充分利用鼻内镜放大功能,从腺样体开始切除,从下至上切割。操作时,完善技术,避免损伤咽部,经口腔置入纱条,充分止血,如需必要,则给予患儿电凝止血。
1.3观察指标
对比2组患儿临床效果,判断标准[1]:(1)痊愈:临床症状消失,无腺样体残留,无咽部损伤情况;(2)好转: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少量残留,但无咽部损伤;(3)无效:未达到上述治疗效果,部分患儿病情加重。治疗总有效率=(痊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与此同时,比较2组患儿手术时间、咽痛持续时间、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做好详细统计与分析。比较术后1周、术后2周VAS疼痛评分,取分范围0-10分,0分为无痛,10分为最痛[2]。
1.4数据统计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2检验,当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相关情况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咽痛持续时间、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1。
2.2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痊愈18例,好转8例,无效2例,对照组痊愈15例,好转10例,无效3例;2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2.86%VS89.29%)对比无明显差异(2=0.148,P=0.324)。
2.3疼痛评分对比
观察组术后1周、术后2周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3讨论
小儿腺样体肥大属于常见疾病,发病原因与炎症长期刺激密切相关,可导致腺样体发生病理性增生表现,不仅对患儿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也会使得家长担忧患儿病情。鼻内镜辅助手术治疗方法在临床治疗中比较常见,在其引导下开展低温等离子消融治疗,一方面可利用鼻内镜的放大作用完成精细化操作,另外一方面可利用等离子双极射频所产生的能量,两者协同,可发挥明显的治疗效果[3]。在此基础上,在低温条件下实施消融术,可有效避免发生周围组织热损伤效应,尽量降低组织凝固后发生变性坏死的几率。本研究对比低温等离子消融术与切除术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2种治疗方法疗效效果相当,与文献[4]报道结果基本一致,但是在降低手术时间、咽痛持续时间、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疼痛评分方面,鼻内镜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更具临床优势。有文献[5]通过对照试验证实,消融组患儿不仅并发症少,同时也可降低术后出血量,临床总体治疗效果优于常规鼻内镜切除术。总而言之,通过分析证实,两种手术方法均能有效治疗小儿腺样体肥,但是鼻内镜辅助腺样体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总体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在多个方面发挥明显优势。
参考文献
[1]赵洪峰.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与常规腺样体刮除术的疗效比较[J].当代医学,2018,24(30):85-87.
[2]高进良,年婉清,李烁.鼻内镜手术联合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腺样体肥大性小儿鼾症49例[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8,32(02):38-42.
[3]李晓波,杨军,李辉,等.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效果评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16):50-52.
[4]王驰,刘星,孔磊,等.鼻内镜下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合并鼻窦炎的小儿腺样体肥大患者疗效及鼻腔黏膜纤毛清除功能的影响[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8,32(05):78-81+85.
[5]王海斌.经口径路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腺样体肥大的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19):3595-359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