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探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8-19 09:14:4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厄贝沙坦片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择取2018年1月8日至2018年12月26日我院高血压患者6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28例采用厄贝沙坦片治疗,于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35例加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分析疗效,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厄贝沙坦片联合用药方案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82.14%(P<0.05);治疗前,两组DBP、SBP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DBP、SBP指标水平均下降,而观察组治疗后DBP(80.65±3.10)mmHg、SBP(130.65±2.78)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DBP(88.26±3.23)mmHg、SBP(139.53±3.12)mmHg(P<0.05)。结论临床针对高血压患者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厄贝沙坦片联合用药方案,疗效显著,可有效控制和缓解患者血压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临床用药价值较高。

关键词:高血压;厄贝沙坦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疗效

本文引用格式:邓丽萍.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探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9):110-111.

0引言

高血压是临床慢性病类型,也是临床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见危险因素,其主要特征为血压增高,若舒张压≥9 0 mm Hg和(或)收缩压≥140 mmHg即为高血压,是一种随病程发展可伴有心、肾等脏器器质性损害或者功能损害的临床综合症。目前,临床针对高血压的治疗主要采用药物疗法,本文研究的厄贝沙坦片、苯磺酸氨氯地平均为高血压常用药,而研究表明[1],联合用药和单一用药方法疗效差异较大,因此,本文择取2018年1月8日至2018年12月26日我院高血压患者63例作为研究对象,旨在进一步探讨两药联合方案的临床价值,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18年1月8日至2018年12月26日我院高血压患者63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此次研究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研究同意书,均经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高血压。排除标准:精神及认知障碍者,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伴有用药禁忌证;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对照组28例中男、女各16例、12例;年龄55~80岁,平均(65.25±3.21)岁;病程2~10年,平均(6.52±1.23)年;观察组35例中男、女各19例、16例;年龄55~80岁,平均(65.85±3.36)岁;病程2~10年,平均(6.75±1.25)年;对比两组病程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厄贝沙坦片(珠海润都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340,规格150 mg/片),用法用量:1次/d,1次1片;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辅仁药业生产,国药准字H20094042,规格5 mg/片),用法用量:1次/d,1次1片。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
\
1.3观察指标和疗效评价标准

统计两组治疗前后舒张压(DBP)、收缩压(SBP)。疗效[2-3],显效:治疗后,患者血压水平恢复至正常,DBP改善程度>2 0 mmHg、SBP改善程度>30 mmHg,患者头晕、头痛、心悸等临床症状全部或者基本消失;有效:患者血压水平趋于正常,10 mmHg<DBP改善程度≤20 mmHg、20 mmHg<SBP改善程度≤30 mmHg,患者头晕、头痛、心悸等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无效:未达上述标准,甚至血压水平升高;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所有患者×100%。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两组研究数据,创建数据库,SPSS 24.0分析,计量资料描述方式为(±s),组间对比方式为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表达采用(%),2检验,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变化对比


治疗前,两组DBP、SBP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DBP、SBP指标水平均下降,而观察组治疗后DBP、SBP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

 
2.2两组疗效对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

 

3讨论

高血压常见于长期饮酒者、肥胖者、中老年人[4],且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高血压临床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高血压临床发病病因与大量饮酒、低钾饮食、高钠盐、精神紧张等有关[5],临床症状常表现出疲劳、颈项板紧、头痛、头晕等,临床将高血压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高血压两类,前者临床上又称之为症状性高血压,其病因比较明确,而高血压只是该病的一种临床表现,其血压可出现持久性或者暂时性升高,后者发病病因尚未明确,临床主要表现为血压升高,其临床发病率占全部高血压的90%以上[6]。高血压是慢性肾脏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见危险因素之一,而患者长期血压升高状态,若不及时控制和缓解,可造成脏器病变,增加心脏负荷,且可导致神经体液改变,诱发心血管系统生理病理改变以及代偿性病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厄贝沙坦片是一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对AT1受体介导的AngⅡ具有阻断作用,有效降低血浆醛固酮、AngⅡ、血浆肾素的水平[7],从而发挥降压作用,该药患者服用后患者吸收良好,而生物利用度高达60%~80%,且进食不会对患者服药后生物利用度造成影响,临床单独用于高血压的治疗效果较好,但是无法达到理想状态。苯磺酸氨氯地平是一种慢通道阻滞剂,又称为钙离子拮抗剂,对心肌和平滑肌细胞钙离子的跨膜进入具有选择性抑制的作用,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使得外周血管阻力降低,扩张外周动脉[8],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其生物利用度稍高于厄贝沙坦片,可达64%~90%。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DBP、SBP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临床针对高血压患者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厄贝沙坦片联合治疗,可提升疗效,有效控制血压,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疾病预后,可作为临床治疗高血压的首选方案之一。

综上所述,临床针对高血压患者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厄贝沙坦片联合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控制和改善血压水平,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魏东镇.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难治性高血压效果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14):52.
[2]肖霞.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厄贝沙坦分散片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疗效[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8,38(6):832-834.
[3]肖霞.社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两种治疗方法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8,38(2):250-252.
[4]王丽丽,赵向东,丁琪.苯磺酸氨氯地平分散片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7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效果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12):39.
[5]连运兴.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10):111-112.
[6]Ngene NC,Moodley J.Physiology of blood pressure relevant to managing hypertension in pregnancy[J].The Journal of Maternal-Fetal&Neonatal Medicine,2019,32(8):1368-1377.
[7]薛峰.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片对高血压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68):154-155.
[8]Nur Chayati,Hendra Gunawan.Hypertension in Adult Age and Related Risk Factors[J].Health Science:English Edition,2018,6(1):30-3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81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