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颈脊髓损伤1例论文

发布时间:2020-08-18 14:42:4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关键词:颈脊髓损伤;外伤性;中西医结合;治疗

本文引用格式:洪秀红,陈宗雄.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颈脊髓损伤1例[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6):283.

0引言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交通事故和高处坠落等意外伤害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创伤性颈脊髓损伤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其致残率和死亡率的居高不下以及所带来的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使得其诊治一直成为脊柱外科医生所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尽管目前尚未达到人们所预期的效果,但近年来在临床基础研究上已经取得一些可喜成果。笔者在研究生期间有幸跟随导师陈宗雄主任医师,观察并记录导师治疗外伤性颈脊髓损伤1例,现报道分析如下。

\

 
1病例介绍

患者,女,30岁,因“车祸伤后四肢不全瘫1天”于2019年2月6日入院,患者1天前因车祸外伤致全身疼痛,以颈部为甚,伴头晕、恶心,四肢活动及感觉障碍,二便失禁,就诊当地医院MRI示:枢椎骨折伴脱位,为求进一步治疗,转入本院。入院后专科查体:颈项局部压痛明显,双上肢肌力0级,右下肢肌力III级,左下肢肌力0级。双上肢、左下肢肌张力增高,右下肢肌张力正常,左下肢髌阵挛、踝阵挛(+),右下肢正常,双上肢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减弱,左膝腱反射、跟腱反射增强,右侧正常,双侧Babinski征(-),鞍区感觉麻木,二便障碍。舌暗红苔薄白,脉弦涩。入院后查CT示:枢椎齿状突骨折;MRI示:1、枢椎齿状突骨折。2、C1-C2椎体水平脊髓异常信号,考虑脊髓损伤。结合病史、查体及相关影像学检查,初步诊断为枢椎齿状突骨折、环枢关节半脱位、颈脊髓损伤、四肢不全瘫。入院后予行颅骨牵引,并于2019年2月16日在全身麻醉下行枢椎齿状突骨折后路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术。手术前后均予地塞米松冲击、甘露醇脱水及神经营养药治疗,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其督脉损伤,经脉不通,结合舌脉,四诊合参,属瘀血阻络之证,予以中医定向透药、电针、艾灸等以活血祛瘀通督。经治疗,术后3天患者无知觉区域逐渐恢复。术后7d左上肢肌力0级,右上肢肌力Ⅱ+级,左下肢肌力Ⅱ+级,右下肢肌力Ⅳ-级。术后2个月回访,大小便恢复正常,左上肢肌力Ⅱ-级,右上肢肌力Ⅲ级,左下肢肌力Ⅲ级,右下肢肌力Ⅳ-级。图片资料见图1。

\

 
2讨论

脊髓损伤是指由于直接或间接暴力作用在正常脊柱和脊髓组织,致损伤平面以下脊髓各项功能发生障碍的一种严重的致残性疾病。直接损伤可发生于脊髓的任何部位,但以胸段最多,颈、腰段次之,骶段最少。间接损伤多见于胸腰椎移行部位,其次为下颈椎,其它部位少见[1]。急性颈脊髓损伤多发生于年轻人,且多见于男性,约80%为40岁以下的男性[2]。西医治疗多以激素冲击疗法、脱水剂、营养神经药物配合牵引及早期手术减压处理。

本病属中医“痿瘅”“痉症”或“瘫证”范畴,中医认为是由于受到直接或间接暴力损伤,导致脑气震激,髓窍壅塞不通,阳气不能上达于脑,神明失用而致肢体失司;或血脉损伤,血溢脉外,阻塞髓窍,日久筋脉失养,而或为痉症,或为萎症[3]。其最早记载见于《灵枢·寒热病》“若有所堕坠,四肢懈惰不收,名曰体惰”。正如《正体类要》曰:“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脊髓损伤虽损伤于局部,但与整体密切相关。故其治疗当从整体出发,调气血,和营卫,平脏腑。脊髓损伤的中医辩证及病机多从督脉立论。中医学有督脉总督诸阳,为阳脉之海的说法,可见其病位在督脉,与肝、肾、肺、脾诸脏相关。初期骨断筋离,督脉损伤,瘀滞络阻,脏腑气机紊乱,阴阳失调,肢体瘫痪,二便结涩,治当行气消瘀,泻下泄热,疏通督脉。中后期,督脉伤阻日久,阳气不能通过督脉输布以温养四肢百骸,气血耗损,脏腑虚弱,肾阳不足,气化失常,肢体痿弱不用,小便失禁或排尿无力,大便秘结,治当接骨续筋,补肾壮阳,温经通络[4]。根据脊髓损伤的病机,在治疗上疏通督脉,温补元阳、活血化瘀、通筋活络为其治则。

本病例患者为年轻女性,有明显外伤史,受伤节段位于上颈椎,属于典型脊髓中央损伤综合征,表现为四肢瘫,上肢重,下肢轻,同时伴有括约肌功能障碍。患者车祸伤,CT检查可显示X线片不能显示的因肌肉收缩或搬运而自行恢复的骨折脱位,显示其椎管形态及骨块突入侵占情况。此例为颈椎骨折脱位伴颈脊髓损伤患者,CT未见明显骨块突入侵占,行MRI进一步检查,通过三维的显示脊椎和脊髓改变及其相互关系,更方便我们对软组织,如脊髓损伤部位,原因、程度及病理变化做出判断准确[5]。对于受伤机制,结合CT、MRI表现,作者认为是因车辆高速行驶时紧急刹车致额、面部撞击到前方阻挡物所致的颈椎过伸性损伤。手术减压固定、重建稳定是其治疗的重要手段,但何时手术为最佳手术时机仍存在争议,目前大多数外科医生主张尽早行手术治疗[6]。本例患者因时间、医师条件限制不能立即手术,入院先予以行颅骨牵引、脱水消肿、营养神经等,病情稳定,条件许可下行手术治疗。该患者脊髓损伤时,督脉首当其冲。督脉受损,经脉不通,必及于肾而致肾阳不足。阳气不足,经脉阻滞,则出现瘀血证候。术后予配合术后中医综合治疗及康复训练以活血祛瘀、通督强筋。

总之,外伤性颈脊髓损伤,早期手术是治疗的重点及难点,中医药的使用是提高治疗成功率、减少患者痛苦、缩短愈合时间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朱绍凤,匙静丽,关凤芹.脊椎损伤患者的护理[J].吉林医学,2009,30(24):3318-3319.
[2]于德刚.脊髓的功能和脊髓损伤的解剖特点[J].中外健康文摘,2011,08(42):236-237.
[3]于宝龙,张沛,贺永雄,等.中、蒙药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3,7(04):225-227.
[4]吴毛,王建伟,马勇,等.中医对脊髓损伤的治疗进展[J].河南中医,2004(08):83-84.
[5]杨绍飞.MRI在急性脊柱外伤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7,23(9):79-80.
[6]郝定均,黄大耿.急性颈脊髓损伤的最佳手术时机[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5,25(4):293-29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78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