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运用“经筋理论”指导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论文

发布时间:2020-08-18 12:28:2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概述“经筋理论”指导下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为临床运用“经筋理论”知道治疗本病提供思路和依据。方法检索最新的运用“经筋理论”来指导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文章,筛选出其中具有代表性和高质量的文章,从针灸、推拿手法、针刀、外敷和微创等方面分析其应用现状。结果运用“经筋理论”指导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治疗方法。结论“经筋理论”指导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缓解症状、改善关节功能及提高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去研究及推广。

关键词:经筋理论;膝骨关节炎;综述

本文引用格式:周显臣,李秀成.运用“经筋理论”指导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6):77-78.

0引言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以膝关节软骨变性破坏、软骨下骨硬化或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滑膜病变等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又名退化性膝关节炎,其主要的症状为关节的疼痛及压痛、晨僵、“交索”感、关节畸形、骨擦音、肌肉萎缩无力等[1]。据流行病学显示,KOA好发于老人,50%以上的65岁人群为KOA患者[2],随着年龄的增加KOA的患病率也逐渐增加,并且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3]。目前对于KOA的治疗尚无特效药,而中医药、针灸推拿等中医特色疗法对KOA的症状改善具有不错的疗效,且与传统疗法比较,经筋理论指导治疗KOA疗效更佳[4]。

1经筋理论的认识

经筋理论源于《黄帝内经·灵枢》,其中指出“十二经脉俱禀三阴三阳行于手足,故分为十二,但十二经脉主血气,内营五脏六腑,外营头身四肢。十二经筋内行胸腹廓中,不入五脏六腑”。《素问·痿论》谓:“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说明经筋具有连接四肢,约束骨骼,司关节运动的功能。《经络腧穴》中提到经筋是附属于经脉的筋肉系统,其“结”、“聚”、“散”、“络”的分布特点也表明其主要起联缀百骸、主司关节运动等作用。十二经筋中的足三阳经筋及足三阴经筋分别循行于膝关节周围。考虑到膝关节的生物力学及解剖学的特性,将膝关节的足太阴筋、足少阴筋、足厥阴筋合为一条足三阴经筋,即认为足太阳筋、足少阳筋、足阳明筋及足三阴经筋4条经筋分别循行于膝关节的前、后、内、外侧。现在对于经筋的认识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有的人认为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及其周围的神经组织共同构成了“经筋”[5]。有的人认为经筋包括现代医学中的骨骼肌及由肌肉周围的结缔组织分化形成的腱鞘、韧带、筋膜等附属组织[6]。虽然目前并无一个统一的认知标准,但比较明确的是经筋包括的范围很广泛,肌肉、韧带、筋膜等软组织皆可被归于经筋的范畴。

2KOA的经筋病因病机

KOA属于中医痹病。《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痹在骨则重,在脉血凝而不流,在筋则屈不伸,在于肉而不仁,在于皮则寒”。《张氏医通》曰:“膝痛无有不因肝肾虚者”指出其主要病机为肝肾亏虚。在KOA的发病过程中存在着从筋痹到骨痹的过程,筋骨同病是最终结果[7]。《素问·五藏生成篇》曰:“诸筋者皆属于节”;;《素问·脉要精微论》曰:“膝为筋之府”,指出了膝部与经筋的密切关系。膝部的经筋有足三阴、足三阳六条经筋。这些经筋集、聚、络于膝关节。从现代解剖学来看,膝关节主要是由股骨下端、胫骨下端及髌骨等骨性结构以及肌群、韧带、关节囊等筋性结构组成。其中股骨头、胫骨头、腓骨和髌骨、内外侧半月板等共同组成的内源稳定系统支撑体重,维持重力的平衡。而膝关节周围韧带、筋膜肌其它软组织组成的筋性组织构成其外源动力平衡系统[8]。在正常生理活动中,外源动力平衡系统是维持膝关节稳定的最主要因素。膝部的经筋分别循行于膝关节的前、后、外及内侧,并在膝关节周围有相应的结聚点,这些“筋结点”与现代解剖学中肌肉和韧带等的起止点、运动受力点基本一致。且由于其是整块肌肉的应力集中点,承受较大的应力,极易发生疲劳而形成病理性经筋的病灶点[9-10]。而这些就构成了中医“筋骨平衡”的基础,如果此基础收到破坏,就会导致经筋失衡的出现,从而使下肢力线出现改变,使膝关节长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下,进一步使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出现改变,关节内局部异常应力负荷增加,加速了关节软骨退变,继发骨关节炎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形成KOA。

\

 
3临床应用

3.1针灸治疗


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针灸治疗采用毫针对膝关节周围经筋病灶筋结部位针刺,加以补泻手法,使施针部位出现酸、麻、胀、痛感,并可配合或不配合艾灸、电针等治疗方法。顾青[11]随机将169例KOA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经筋刺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3.9%,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80.48%,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袁菱梅等[12]随机将64例KOA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温针灸,治疗组采用经筋刺法结合温针灸。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赵海丰等[13]随机将60例KOA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循经筋阿是穴排刺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穴位针刺法。结果治疗组经治疗后治疗结果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有显著性意义(P<0.05)。

3.2推拿手法

推拿作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法,具有舒筋通络、调和气血、松解黏连缓解肌肉痉挛的作用。吕亚南等[14]纳入KOA患者30例患膝46侧(双膝16例,单膝14例),采用点穴经筋疗法治疗,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治疗前后患膝关节股骨内外侧关节软骨厚度,采用KOA病情严重指数(ISOA)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膝股骨内外侧关节软骨厚度明显大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ISOA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冯学烽等[15]随机将9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经筋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規经络手法治疗。运用The Westem Ontan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及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WOMAC评分中各项指标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吴烜等[16]将60例阳明经筋型KO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口服塞来昔布胶囊,观察组采用经筋手法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0%,低于观察组的90%(P<0.05)。两组治疗后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中各项评分均有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疼痛、活动难度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

3.3针刀治疗

针刀治疗通过松解黏连、缓解肌肉痉挛从而来治疗膝骨关节炎。赵明雷等[17]将122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小针刀治疗,对照组予以低周波理疗。结果两组患者目测类比评分法、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全分析集总体有效率比较及符合方案集总体有效率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01)。陈艳平等[18]将8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针刺配合推拿手法治疗,治疗组采用小针刀配合推拿手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87%,对照组为81.57%,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4外敷疗法

外敷是将中草药制成膏剂后将其贴敷于腧穴或病变部位处的一种治疗方法。易志勇等[19]通过采用巴布剂经筋穴位贴敷治疗KOA患者90例,结果其总有效率96.43%。研究结果表明,经筋贴敷疗法在减轻膝关节疼痛和改善关节活动方面疗效确切。黄旭东等[20]将124例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前后经筋合治法(治疗组)和痛点外敷疗法(对照组)治疗。采用WOMAC评分评估其疗效,结果基于经筋辨证指导下治疗组在患者WOMAC评分中疼痛、僵直、活动难度评分均取得了更好的疗效。

\

 
3.5微创疗法

经筋微创疗法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治疗方法,其采用针刀镜及经筋刀来治疗KOA。侯春福等[21]将KOA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口服盐酸氨基葡萄胶嚢、塞来昔布胶嚢,治疗组在药物基础上加用经筋微创治疗。通过VAS评分及WOMAC评分评估其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VAS评分、疼痛、僵硬程度、活动功能及WOMAC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韦嵩等[22]选取24只清洁级健康6月龄新西兰兔,6只为空白组,其余18只统一采用1.6%木瓜蛋白酶造模,空白组予以等剂量0.9%氯化钠溶液膝关节腔内注射;将18只新西兰兔等分为3组,分别为经筋微创组、电针组、造模组。检测各组软骨TLR4、MyD88、NF-κB基因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造模组比较,空白组、电针组、经筋微创组软骨TLR4、MyD88、NF-κB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P<0.05);与电针组比较,经筋微创组(除MyD88)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P<0.05)。经筋微创疗法可以有效的治疗KOA。

4小结

综上所述,运用“经筋理论”指导治疗KOA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治疗手法,在改善功能,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治疗方面也有着不错的效果。在“经筋理论”指导下通过多种治疗方式的联合运用也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但不足的是,目前对于KOA不同的经筋分型尚缺乏一个统一的治疗标准,而且对于经过“经筋理论”指导治疗后的患者并无长期的随访及观察。今后的临床应注意观察KOA的远期疗效,建立KOA经筋辨证分型的统一治疗标准,同时要注意临床的联合治疗。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外科学组.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18年版)[J].中华骨科杂志,2018,38(12):705-715.
[2]Bijlsma JW,Berenbaum F,Lafeber FP.Osteoarthritis:an update with relev-ance for clinical practice[J].Lancet,2011,377(9783):2115-2126.
[3]Huang Z,Chen J,Ma J,et al.Effectiveness of low-level laser therapy inpatients with knee osteoarthriti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Osteoarthritis Cartilage,2015,23(9):1437-1444.
[4]陈能,陈国才,许学猛.经筋理论指导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的系统评价.风湿病与关节炎[J].2017,6(2)36-40.
[5]刘乃刚,郭长青.经筋实质阐释[J].江苏中医药,2010,42(8):7.
[6]房敏,朱清广,洪水棕.经筋在颈椎病发病中的生物力学作用[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3(5):4-6.
[7]王俊龙,王学宗,张旻,等.从经筋理论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病力学机制概述[J].山东中医杂志,2016,35(2):169-172.
[8]艾健,房敏,孙武权,等.“筋骨失衡,以筋为先”理论在膝关节病中的应用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8):2404-2406.
[9]董宝强,黄凤云,李江舟.膝骨性关节炎常见经筋病灶点的临床统计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1,38(8):1573-1574.
[10]张书剑,张小卿,韩煜,等.膝骨性关节炎经筋病灶点触诊规律分析[J].中国针灸,2012,32(3):267-272.
[11]顾青.经筋刺法治疗膝骨关节炎87例临床观察体会[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4,28(1):123-124.
[12]袁菱梅,李艳明,李希.经筋刺法结合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2例[J].针灸临床杂志,2016,32(1):44-46.
[13]赵海丰,张茉莉,董宝强,等.循经筋阿是穴排刺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中医中药,2016,27(1):126-127.
[14]吕亚南,李荣祝,王小燕,等.点穴经筋疗法对膝骨关节炎软骨损伤修复作用的研究[J].广西医学,2014,36(3):297-299.
[15]冯学烽,邹伟民,陈永韶.经筋手法治疗太阳经筋型膝骨关节炎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5,47(1):206-208.
[16]吴烜,陈宇,李正.经筋手法与西药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比较[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9):117-119.
[17]赵明雷,白跃宏,张颖,等.小针刀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随机对照3个月随访[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20(7):1057-1064.
[18]陈艳平,吴小建,艾有利,等.针刀整体松解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39例[J].湖南中医杂志,2019,25(4):86-88.
[19]易志勇,韩清民,黄旭东.经筋贴敷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4,35(8):1067-1069.
[20]黄旭东,韩清民.经筋辨证外治法治疗足太阳经筋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对照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6,36(10):1024-1026.
[21]侯春福,韦嵩,陈志煌,等.筋微创疗法联合药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6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35(6):678.
[22]韦嵩,申茜茸,李晓昊,等.经筋微创松解术治疗膝骨关节炎对TLR4/MyD88/NF-κB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76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