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针对综合康复护理用于乳腺癌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展开探讨与分析。方法将我院自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间收治于妇科的60例乳腺癌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病历资料作为研究样本,所有患者均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为患者提供不同临床护理措施并基于此将样本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均30例,前者接受基础护理,后者接受在此基础上的综合康复护理。经过相同临床护理周期,收集患者临床护理过程满意度数据、并从其生活质量量表来评价其术后生活质量,由此对比护理效果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为90%(对照组仅为80%),P<0.05,差异显著;同时实验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为(92.5±2.5)分,对照组仅为(85.5±2.0)分,P<0.05,差异显著。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对于乳腺癌术后患者的临床恢复效果理想,能够有效改善护患关系,提升患者预后生活质量,促进其康复,故值得深入研究并给予临床应用。
关键词:综合康复护理;乳腺癌;术后护理
本文引用格式:王明丽.综合康复护理用于乳腺癌术后患者护理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3):268+271.
0引言
据临床数据统计,乳腺癌为女性群体中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腋窝淋巴结肿大、乳房肿块以及乳房变形等[1]。目前,临床乳腺癌手术治疗为主要方式,同时根据患者临床病情程度给予放疗、化疗以及中药调理治疗等,术后临床护理方式对于患者预后质量的恢复价值较高[2]。在本文中,笔者选取近年来收治于我院的60例乳腺癌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样本,分组开展对比实验,借此重点探讨综合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我院自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间收治于妇科的60例乳腺癌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病历资料作为研究样本,患者经影像学与病理学检查均得到确诊,患者中均无伴随严重意识障碍、器质性病变以及肝肾功能障碍等情况。患者年龄范围为37-68岁,平均(51.0±4.0)岁;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样本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年龄范围为38-65岁,平均(50.0±3.0)岁;实验组患者年龄范围为37-68岁,平均(53.0±5.0)岁。患者均享有对本次临床护理研究完全的知情权,并同意参与[3]。经检验,两组患者基本信息无显著性差异,P<0.05,能够用于本次研究样本。
1.2方法。对照组接受基础护理,实验组接受在此基础上的综合康复护理。基础护理主要是术后针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护,对于患者术后伤口手否渗血、渗液及开裂等情况开展实时监测,并当术后麻醉消退后根据医嘱为其提供一定的止痛护理;此外,涉及常规的日常起居护理等[4]。综合护理措施如下:①手术切口护理。对患者切口部位开展加压包扎,为了确保患者胸臂、皮瓣间无缝隙,包扎带要需选用有弹力的绷带,这对于降低积气、积液十分有利。同时,若患者发生皮肤发绀、手指发麻等症状时,需要及时对于绷带松紧进行调试,促进其血液循环。②心理护理。乳腺癌患者术后因伤口疼痛、形体受损等问题,极易出现自卑、恐惧以及焦虑甚至绝望的消极状态[5];护理工作人员术后要及时为其提供预后指导,以临床成功案例增强患者信心,并指导患者家属如何为其提供预后护理。③引流管护理。基于患者术后体内留置管较多且容易发生脱落等情况,需时刻监控留置管是否处于负压状态,要勤观察、早发现发生的留置管脱落、扭曲等问题,并掌握引流量与引流液颜色[6]。④术后康复指导。
针对患者筋膜、皮肤及小肌等术中切除,容易致使患者患侧关节活动度显著受限制。对此,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预后情况,为其提供康复训练指导,如握拳、手指屈伸以及腕部弯曲等。
1.3评价标准。收集临床护理过程满意度、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其中用患者生活质量量表来评价其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满分为100分,评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高;满意度基于我院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评分表来评价,百分制计分,<60分为不满意,60-80分为一般,80-90分为满意,>90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度=(1-不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以Excel2003对于满意度、术后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收集与记录,以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于上述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检验,P<0.05表明差异显著。
2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术后满意度为90%,对照组为80%,P<0.05,差异显著。详细数据如表1所示。
同时,实验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为(92.5±2.5)分,对照组为(85.5±2.0)分,P<0.05,差异显著。
3讨论
乳腺癌为发生于乳腺线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女性患者为发病主要群体,男性发病率仅占1%左右。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乳腺癌发病几率呈现逐年攀升的趋势,该病目前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晰。但临床研究发现,高危因素乳腺癌女性群体患乳腺癌的几率显著高于其他群体,且主要与遗传病史、不良饮食生活习惯以及日常压力等密切相关[7]。当前,乳腺癌临床治疗手段主要有手术治疗、放疗、化疗以及中药治疗等,因患者病情程度的不同由主治医生选取不同的治疗方式以及联合治疗路径。对于手术治疗乳腺癌患者而言,其预后质量不仅与手术效果密切相关,而且显著依赖于术后护理科学度与规范度。
在本文中,笔者选取我院在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时间段内的60例乳腺癌行手术治疗患者样本,基于治疗方
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分别30例),分别提供基础护理,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综合康复护理,一定临床护理周期后,从患者满意度、术后生活质量两方面对于临床护理效果展开对比检验,借此探讨综合康复护理用于乳腺癌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满意度及术后生活质量均得到显著改善,由80%提高到90%,术后生活质量由(85.5±2.0)分提升到(92.5±2.5)分,P<0.05,差异显著。
综上所述,为乳腺癌手术治疗患者提供科学对症的术后护理对于推动其预后进程,增加患者对于医护过程的认同度十分关键,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值得医护工作者高度关注。
参考文献
[1]张英会.综合康复护理在乳腺癌术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7,25(1):97-98.
[2]谢意程,郭佳琳,刘连弟.阶段性康复护理在乳腺癌术后康复期的应用价值评价[J].中医临床研究,2017,9(24):138-139.
[3]辛颖莹.观察支持性心理护理联合康复护理对改善乳腺癌根治术后康复效果的临床应用[J].当代医学,2017,23(27):149-151.
[4]王亚楠,李平,叶苓,等.互动达标理论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重庆医学,2017,46(20):2873-2875.
[5]李国莲.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在乳腺癌术后患者康复的应用效果[J].中国数字医学,2017,12(7):116-118.
[6]周琳.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术后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及功能训练的影响[J].当代临床医刊,2017,30(1):2772-2773.
[7]林文霞,谭建兰,彭风云,等.术后康复护理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4):149-15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