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0-08-01 14:41:4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分析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存在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以求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心血管内科收治的冠心病住院患者共计4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患者200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心血管内科冠心病常规护理方式,对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护理模式来进行护理。在一段时间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心血管疾病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血压以及心率等基本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结果在对对照组患者及观察组患者行不同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心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心血管疾病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患者在血压、心率、心血管疾病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上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对于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在临床可以推广使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来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护理。

关键词:护理干预;冠心病;生活质量;心绞痛

本文引用格式:刘锦霞.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4):270-271.

0引言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患者数量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了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数据统计显示,心血管疾病是导致全球死亡人数最多的疾病。而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是心血管疾病中最常见、也是危害极大的一种疾病[1]。冠心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管壁形成粥样斑块,使得动脉管腔狭窄,血供不足产生痉挛,最终造成心肌缺血缺氧的一类疾病。因其会导致冠状动脉急性闭塞,造成血液循环障碍,患者可有明显的胸痛、憋气症状,严重可致死。为探究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切实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心血管内科医护人员开展了相应的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结果。现将本次研究相关数据汇报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心血管内科收治的冠心病住院患者共计4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患者200例。对照组患者200例,其中男103例,女97例;年龄36-79岁,平均(51.67±3.29)岁,患者病程0.4-20年。观察组患者200例,其中男100例,女100例;年龄33-81岁,平均(52.38±4.01)岁,患者病程0.7-22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上存在差异,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其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对照组患者来说,采用心血管内科常规护理对其进行护理,而对于对照组患者,则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1加强健康教育:具体来说,在患者入院后,相关负责护士需要对其进行入院宣教,并将心内科制定的冠心病相关预防和治疗手册发放给患者。在进行健康教育宣讲时,护理人员需要结合患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以及家属的文化程度以及接受能力,制定个性化的宣讲措施来进行宣讲[2]。

1.2.2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就是指在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心理干预,确保其在住院期间保持一个乐观、积极、平和的情绪和心态。对冠心病患者来说,情绪剧烈波动、精神压力大都是造成心绞痛发作的危险因素,因此在患者入院后,要避免其出现以上情绪波动情况。同时,在进行心理护理前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升心理护理的质量。

1.2.3饮食护理:对冠心病患者来说,其膳食结构合理与否也直接关系着冠心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护理人员需要对冠心病患者的日常饮食和膳食结构进行指导教育,患者在日常饮食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摄入低热量、低糖分低胆固醇及高纤维的食物,避免大量食用蛋类以及动物内脏,多食用水果蔬菜等高纤维素食物。另外,需要告诉患者吸烟以及过量饮酒对冠状动脉的危害,引导患者戒烟限酒。

1.2.4药物指导:冠心病患者通常需要服用抗凝以及降脂药物,而这些药物的作用机理较为复杂,在没有护理人员指导下,冠心病患者服用药物通常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因此,为了让患者明确掌握各类药物的具体服用时间以及药物起效时间,确保患者能够科学合理的进行用药,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药物服用指导。

1.2.5运动指导:由于剧烈运动会导致患者心肌耗氧量增加,心率加快,从而更容易诱发心绞痛,因此部分冠心病患者在患病后完全放弃了运动,这对患者的康复是不利的。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告知患者适度、合理运动的益处,并结合患者的兴趣爱好和身体状况选择恰当的运动类型以及运动强度。

1.2.6出院指导:在患者出院后,告知患者要规律作息、合理膳食。同时在服用药物时注意关注是否出现了药物不良反应,一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必须及时就诊。另外,一旦出现心绞痛症状,需告知患者立刻卧床休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同时患者家属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来医院进行急救。

1.3观察指标。本次研究将患者住院护理后的心率、收缩压以及心绞痛发生率作为评价指标进行评价。

1.4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采用SPSS 18.1.0对研究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同时运用卡方检验、t检验以及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意义的处理。当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患者的评价指标存在差异且P<0.05时,认为两组患者评价指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率、收缩压情况比较。对护理前后患者的心率、收缩压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其具体数值如表1所示。

\
 


通过上表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在收缩压以及心率上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心绞痛发生情况比较。对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心绞痛的情况进行记录,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
 
通过表格数据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二者心绞痛发生率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由于冠心病的发生率与多种因素有关,由于现阶段我国广大居民群众对医疗健康知识了解的匮乏,使得部分患者出现了心绞痛后仍不积极治疗或是治疗不当,因此在冠心病患者住院过程中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现阶段,冠心病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包括运动护理、出院护理、用药指导、饮食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健康宣教等。在本次研究中,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在收缩压、心率以及心绞痛发生率等观察指标较之于一般护理患者具有了明显的提升,因此对冠心病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在临床进行推广使用[3]。

参考文献

[1]丁元杰.护理干预对不稳定型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03):102-103.
[2]王美玲.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83):206.
[3]刘楠,马佳,朱婷婷.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分析[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7,32(08):121-12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46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