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重症肌无力患者优质护理体会进行总结。方法以本科收治的1例重症肌无力患者为例,对其实施优质护理,进行护理体会的总结。结果对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免疫抑制治疗期间做好用药护理,开展人性化护理,免疫抑制剂使用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以及副反应观察,加强呼吸机护理以及心理护理,做好健康指导。结论对重症肌无力患者加强优质护理,有助于患者机体康复。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临床特点;优质护理;护理体会
本文引用格式:张蕙.重症肌无力患者优质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5):299-300.
0引言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属于一种自身的免疫性疾病,其发生是犹豫神经-肌肉的连接处发生了传递性的功能障碍。一旦发病后将会表现出部分或是全身的骨骼肌无力,同时患者会有疲劳感。有调查研究数据显示,该病的发生率女性要高于男性,在每个年龄段均可发病,且1-5岁的儿童发病率最高。在发病的早期,患者一般都是感觉眼部或是肢体出现酸胀的感觉,看东西不清楚,容易有疲劳感,在天气炎热的情况下,或者是女性月经来潮时会感觉症状更加严重。病情加重的过程中患者的疲劳感越来越明显,同时呈现出早晨症状轻晚上症状重的特点。重症肌无力危象指的是患者在病程中受到某种因素的刺激导致病情更加严重,患者表现出呼吸困难、对其生命造成威胁的一种现象。不同发病原因使其分为3种类型:(1)由于疾病本身导致的肌无力危象。或者是由于发生感染、过度的疲劳、受到精神方面的刺激、月经或分娩的影响、手术或是外伤的影响等。患者的表现为症状突然间更加严重,做吞咽或是咳痰时表现为无力,呼吸出现不畅的现象等。(2)胆碱能危象。这类型的患者主要是因为长时间的服用大剂量的“溴吡斯的明”,或者是有的患者一时服用的量较大,表现为各种不良症状,如恶心呕吐、腹部有疼痛感并伴有腹泻,多汗流泪,皮肤呈现出湿冷的状态,口腔内的分泌物增多,情绪失控,表现为焦虑、激动。(3)反拗危象。服用“溴吡斯的明”的剂量没有发生变化,但在用药的过程中突然不起作用,患者出现了呼吸困难。也可因感染、电解质紊乱或其他不明原因所致。以上3种危象中肌无力危象最常见,其次为反拗性危象,真正的胆碱能危象甚为罕见。本科2018年4月收治1例重症肌无力合并II型呼吸衰竭的患者,经过连续使用环磷酰胺免疫抑制治疗后,效果明显,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病例简介
患者男性,83岁,2015年8月因易感疲劳、双眼睑下垂,波动性发作、晨轻暮重伴视物模糊,疲劳后加重在北京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确诊为重症肌无力,给予免疫球蛋白静点冲击治疗、口服溴吡斯的明及强的松片治疗后双眼睑下垂减轻,发作次数减少,平时可外出活动,日常生活不受影响。2018年4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呼吸急促、行走距离较前减少,自行调整溴吡斯的明片服用剂量后,每日排便次数增加,肌力及呼吸急促,肺部CT显示由于肺部感染,出现呼吸衰竭,给予经口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给予血浆置换治疗4次,每周2次静点环磷酰胺免疫治疗,使用环磷酰胺总剂量10g后效果显著。
2护理
2.1免疫抑制治疗期间护理
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一级护理,鼻饲匀浆膳,呼吸机辅助呼吸,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气管切开处换药2次/d,留置尿管接无菌袋,清洁尿道口2次/d,室内紫外线消毒2次/d,使用电动气垫,并给予抽取静脉血查血常规及生化八项。
2.2.1遵医嘱给药
严格掌握给药剂量及时间。方法:建立两组静脉通路,一组用生理盐水建立静脉通路留置套管针,静脉输入0.9%氯化钠100 ml+环磷酰胺0.2 g,另一组用生理盐水建立静脉通路后输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0.8 g同时静点,5%葡萄糖注射液100ml+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0.8g,1次/4h,共3次,缓解因输入环磷酰胺引起的不适,环磷酰胺应用后观察患者恶心、呕吐、皮肤黏膜、膀胱有无出血及脱发现象,用药过程中每15-30 min观察1次,患者有无出血倾向,生命体征平稳,患者未诉恶心、呕吐等不适。
2.2.2人性化护理
患者意识清楚,因气管切开不能发声,仔细观察患者的细微表情。鼓励患者用非语言与医务人员及家属沟通,为患者准备白板和笔表达所需。及时更换潮湿的衣物,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对患者提出的疑问给予耐心、细致的解答。对于患者的进步给予充分肯定,增加其自信心。
2.3免疫抑制剂应用后的护理
2.3.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必要时给予心电监护,保持静脉输液通路及各管路通畅。
2.3.2副作用的观察
应用环磷酰胺后副作用包括骨髓抑制、感染、出血性膀胱炎、脱发及恶心呕吐症状。其中最严重的是出血性膀胱炎,通关观察患者尿管中尿液来判断,必要时可采集尿标本查红细胞,及时监测血常规及生化,了解重要脏器功能,血象低时严格限制探视人员,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操作及操作前后洗手制度,并给予室内紫外线消毒2次/d。
2.3.3人工通气呼吸机辅助呼吸护理
保持呼吸机管路的通畅,在翻身时避免牵拉管路,做好导管滑脱的防护,因患者意识清楚,讲解呼吸机管路的重要性,必要时可征得患者同意使用约束带。定期测定气囊压力,避免漏气及压力过高。及时吸除痰液,通过鼻饲增加营养素的摄入同时避免误吸,呼吸机管路应每周更换。
2.3.4个性化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患病时间长,通过各种渠道对疾病本身了解的比较透彻,在应用免疫抑制剂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沟通,心理上给予信心,鼓励患者家属共同参与,通过温柔的触摸、亲切的眼神、温和的言语、轻柔娴熟的操作、耐心的解释,缓解患者急躁不安的情绪,满足患者所需,对患者的进步给予鼓励。
2.4健康指导
2.4.1饮食护理
在饮食上告知指导患者以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为主。根据患者情况从胃管注入食物,患者更易消化,对肠道造成的刺激小,能够促进患者的机体恢复[1]。有必要的患者可经过静脉补充一些白蛋白,维持好患者的呼吸动力,及早脱机[2]。
2.4.2舒适护理
气管切开对于患者会造成一定的损伤,尤其是意识清楚的患者对气管导管耐受性较差[3]。因此,患者在治疗护理的操作中会在生理上及心理上表现出各种不适,这就需要对患者进行舒适护理。患者往往希望能够尽快撤掉呼吸机,同时又怕撤机后病情会出现反复,表现出恐惧的心理[4],为了提高患者适应能力,护士应适时对患者提供有意义的信息,并能互相交流,教患者如何放松和有效配合等[5]。
2.4.3肺部感染及呼吸机相关感染的预防
患者长期卧床、气管切开、持续呼吸机辅助呼吸,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且不能自行排出可致肺部感染,肺部感染可诱发重症肌无力危象发生,因此,鼓励患者自行咳痰,训练患者深呼吸及咳嗽,同时要做到及时吸痰、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时翻身拍背排痰,防止坠积性肺炎的发生,气管切开术后更要加强护理,每日2次更换切口敷料,定期留取痰标本,定时向气管内滴注碳酸氢钠及盐水,并加强口腔护理,通过鼻饲增加营养素的摄入,从而提高机体抵抗力[6-8]。
2.4.4戒烟酒
患者自气管切开以来未吸烟、饮酒。通过以上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干预,患者能够配合治疗,一般情况良好,现患者逐渐可脱机、每次自主呼吸3-4 h,可行走600m左右,未发生不良事件。
参考文献
[1]王线妮,袁琰琴,范珊红,等.心理护理在重症肌无力患者机械通气撤机中的应用[J].现代护理,2008,1(14):70.
[2]徐波.外科治疗重症肌无力50例围术期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1):2704-2705.
[3]俞森祥.现代机械通气的监护和临床应用[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392.
[4]马凌晖.重症肌无力病人撤机困难的影响因素与护理对策[J].现代护理,2006,12(27):2575.
[5]胡美蓉,徐习.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人工气道的舒适护理[J].护理实践与科研,2008,5(1):24.
[6]张玉.重症肌无力危象并发呼吸衰竭在ICU针对性护理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91):218.
[7]刘拯秀.为重症肌无力患者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方法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21):182-183.
[8]陈秀萍.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康复治疗与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8):288-28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