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中药熏洗护理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0-08-01 12:17:5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中药熏洗护理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与可行性。方法“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80例,应用随机数字法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针灸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中药熏洗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ashworth分级(痉挛程度)、Barthel指数、肌张力评分(肌力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痉挛性瘫痪患者的ashworth分级、Barthel指数、肌张力评分、内收肌角、足背屈角、腘窝角度数对比结果不存在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痉挛性瘫痪患者均有所改善,观察组的ashworth分级、Barthel指数、肌张力评分、内收肌角、足背屈角、腘窝角度数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应用中药熏洗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关键词:中药熏洗;护理;中风;痉挛性瘫痪;Barthel指数;肌张力

本文引用格式:李丽娟,钟巧.中药熏洗护理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3):257-258.

0引言

痉挛性瘫痪是中风患者最主要的一个后遗症,患者具有持续性肌张力增高现象,导致分离运动延滞,引发永久性关节挛缩,妨碍患者的康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中药熏洗是一种常见的重要治疗方法,借助热力,让药力进入皮肤、黏膜。在患者的肢体上作用,改善该部位的血液循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从而达到治疗与缓解疾病的效果。本研究探究分析了中药熏洗护理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与可行性,现报告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80例,应用随机数字法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痉挛性瘫痪患者40例。观察组40例痉挛性瘫痪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在50-77岁,平均
(63.47±3.48)岁;病程在14-47天,平均(30.6±2.3)天;脑梗死18例,脑出血22例。对照组40例痉挛性瘫痪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在52-77岁,平均(64.76±3.86)岁;病程在14-45天,平均(29.8±2.4)天;脑梗死17例,脑出血23例。两组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1.1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中华神经科学会与中华神经外科学会联合制定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2];生命体征平稳、肢体功能出现障碍的痉挛瘫痪患者;在家属知情条件下,自愿参与研究患者。

1.1.2排除标准:本研究应用药物禁忌者;合并肝肾功能不全者;恶性肿瘤者;意识不清、精神障碍者;中途退出研究者。

1.2方法

1.2.1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针灸护理,遵照医嘱给予血栓通、申捷等活血药物,密切关注患者的用药效果。同时给予针灸,取患者的百会、地仓、尺泽、曲池、外关、梁丘、血海等穴道针灸治疗,以平补平泻手法为主,一天一次。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中药熏洗护理,药方组成:黄芪、赤芍、桃仁、川芎、丹参、当归、乳香、鸡血藤、没药、桂枝、桃枝、桑枝、威灵仙、透骨草、红花、地龙等等。药物煎煮:将上述药物放入6 L冷水中浸泡30 min,大火煎煮30 min后文火煎煮30 min,将煮好的1000 mL药液倒入熏蒸桶,剩余药液导入沐浴桶与温水混合。熏蒸准备:水位调至中档,在支撑架上铺设一次性治疗巾,预热3 min,达到40℃后将患肢放置在支撑架上,为保证温度,在熏蒸桶上覆盖大浴巾,根据患者年龄调节耐热程度,一天一次,一疗程15次。洗浴准备:熏蒸结束后患者进入浴桶洗浴,洗浴温度38-42℃,一次10 min,一天一次,一疗程15次。洗浴结束后,帮助患者擦净汗液,更换衣物。

1.3观察指标。两组痉挛性瘫痪患者的Ashworth分级(应用Ashworth法[3]评定患者的痉挛程度)、Barthel指数(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肌张力评分(应用肌力分级法[4]评估肌力改善情况)、内收肌角、足背屈角、腘窝角度数(护理前后进行测量)。

1.4统计学分析。所有研究数据均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痉挛性瘫痪患者的Ashworth分级对比。护理前,观察组40例患者中0级0例、Ⅰ级2例、Ⅰ+级8例,Ⅱ级18例,Ⅲ10例,Ⅳ级2例。对照组40例患者中0级0例、Ⅰ级1例、Ⅰ+级9例,Ⅱ级17例,Ⅲ11例,Ⅳ级2例。护理后,观察组40例患者中0级12例、Ⅰ级14例、Ⅰ+级10例,Ⅱ级3例,Ⅲ1例。对照组40例患者中0级3例、Ⅰ级6例、Ⅰ+级10例,Ⅱ级12例,Ⅲ7例,Ⅳ级2例。护理前,两组痉挛性瘫痪患者的Ashworth分级对比结果不存在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痉挛性瘫痪患者均有所改善,观察组的Ashworth分级改善更为显著(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Barthel指数、肌张力评分、内收肌角、足背屈角、腘窝角度数对比。护理前,两组痉挛性瘫痪患者的Ashworth分级、Barthel指数、肌张力评分、内收肌角、足背屈角、腘窝角度数对比结果不存在差异
(P>0.05)。护理后,两组痉挛性瘫痪患者均有所改善,观察组的Ashworth分级、Barthel指数、肌张力评分、内收肌角、足背屈角、腘窝角度数改善更为显著(P<0.05),见表1,表2。


\
 


3讨论

中风后上运动神经元受到损害,下运动神经元功能过度释放,γ运动神经元占据优势,因此出现肌肉痉挛与部分肌群肌张力增高的现象,部分患者还有拮抗肌软弱现象,因此运动时难以启动机体,难以维持、调节精准运动,严重的患者甚至会丧失运动功能。因此,造成了痉挛性瘫痪。痉挛性瘫痪的临床表现有上肢屈肌群痉挛、下肢伸肌群痉挛。

中医学将中风后痉挛性瘫痪归纳在“痉证”“中风”“筋疲”范畴内,认为该病病位在脑,但与心、肝、肾、脾也有一定关联,该病的病机可以从经脉失养、瘀血阻滞、阴阳失衡这三个方面论述。也有研究学者[5]认为,痉挛是中风患者恢复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个阶段,但并不是每一位患者都会出现这个阶段。

中药熏洗是我国祖传医学最常使用的外治方案,认为中药熏洗能够透过肌肤,进入病位,达到治疗目的效果。中药熏洗是通过热力与药理的结合,让患者皮肤血管落账,促进皮肤吸收药物,改善血液讯息换,放松肌肉,加快局部病理产物代谢,减少组织粘连。

综上可知,中药熏洗护理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显著,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欣,王彩娟,袁坤,等.化痰通络解痉汤熏洗治疗脑卒中痉挛性瘫痪82例临床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11(12):1684-1687.
[2]廖若夷,张晓,张月娟,等.中药熏洗治疗脑梗死痉挛性瘫痪的效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8,24(1):112-115.
[3]张璞,侯江红,单海军,等.针刺联合中药熏洗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改善研究[J].重庆医学,2017,46(27):3832-3834.
[4]韩洋,王雪峰,胡晓丽,等.中药洗浴温度对痉挛型脑性瘫痪的疗效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5,7(1):41-43.
[5]顾微波,杨杭,张海峰,等.中药熏洗配合张力平衡针法治疗脑梗死痉挛性瘫痪64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8,53(9):68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43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