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疗效(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8-09-15 15:01:2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2015 年 1 月至 2017 年 12 月我院接治的 30
例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前者应用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后者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分析两组疗效和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NIHSS 评分为(10.82±1.79)分,BI 指数评分为(61.94±8.02), 相比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疗效显著,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依达拉奉;脑中风

本文引用格式:王绪虎 , 段大磊 , 王艳军 , 等. 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疗效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69):173,176.
\

0引言

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即急性脑梗死,是脑细胞因脑部缺乏血供而缺血、缺氧、坏死,并损伤神经功能,患者可表现出四肢乏力、偏瘫、头晕、言语障碍、昏厥等症状,到医院就诊时已丧失最佳溶栓、机械取栓时机,故无法直接应用溶栓、机械取栓疗法,故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或药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本研究中,笔者将 15 例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应用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 2015 年 1 月至 2017 年 12 月我院接治的 30 例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治疗组 15 例, 男、女分别为 10 例、5 例;年龄 43~80 岁,平均(61.76±7.94) 岁。对照组 15 例,男、女分别为 8 例、7 例;年龄 45~82 岁,平均(62.05±6.83)岁。两组的一般资料均可比(P>0.05)。

1.2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取抗凝、抗血小板凝集、营养脑细胞、稳定斑块、控制颅内压等措 施。另外,治疗组应用丹红注射液,10mL×6 支 / 盒(山东丹红制药有限公 司,国药准字Z20026866),取 20mL 加至 250mL 生理盐水中静滴,1 次 /d;并应用依达拉奉,20mL×30mg×4 支 / 盒(河北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中心,国药准字 H20090353),取 30mg 加至 100mL生理盐水中静滴,1 次 /d。对照组仅应用丹红注射液,给药方式和用量同治疗组。治疗 15d 后,分析两组疗效,并分别应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Barthel 指数(BI)评估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1.3疗效评定
当 NIHSS 评分降幅分别 >91%、介 于 46%~90%、介于18%~45%、<17% 时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 SPSS19.0 软件分析结果,计量、计数资料分别表示为均值 ± 方差(   ±s)、百分率(%),分别行 t、2  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疗效分析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 93.33%,相比于对照组的 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4.6584,P<0.05),见表 1。

2.2观察指标分析
治疗后,治疗组的 NIHSS 评分为(10.82±1.79)分,BI 指数评分为(61.94±8.02),相比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

3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发生脑血管梗死的情况后,缺血半暗带会出现再灌注损伤,生成过多氧自由基,从而加重脂质过氧化,促使血管内皮细胞、脂质细胞、神经细胞凋亡或功能受损,引起再灌注损伤,促使机体释放兴奋性氨基酸和 Ca2+ 内流,诱发酸中毒,加重脑水肿,损伤神经细胞 [1]。中医认为该病的病因为肝阳挟火、挟痰而化风,气血并逆而上犯于脑, 致使脑窍、脉络受阻塞,气血无法运行,故治疗时应以活血化瘀为主 [2]。

本研究分析了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疗效。丹红注射液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提取自丹参、红花,前者具有活血化瘀、促纤维蛋白降解、抗凝、抗血栓形成等作用,可降低磷酸二酯酶活性,增加环磷酸腺苷水平与红细胞数量,提高前列环素合成酶活性, 扩张血管,改善脑部微循环;后者具有镇痛、通经、活血等功效,可清除衍生自羟自由基的透明质酸解聚,增强脑组织耐缺氧能力 [3]。依达拉奉属于自由基清除剂,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缺血功能,可降低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增加前列环素产生量,降低炎症细胞生成量,减小自由基水平,阻碍脂质过氧化,消除脑水肿,缩小缺血半暗带范围,降低神经元死亡风险,减轻神经元损伤;它具有良好的脂溶性,可有效穿透血脑屏障,且对纤维蛋白溶解、血小板聚集等过程基本无影响,也不会诱发出血 [4]。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以及 NIHSS 评分、BI 评分相比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可有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龚煜, 温丹, 宋治洁.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塞临床观察[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26(14):36-38.
[2]贾英岚 , 王秀玲 , 裴理辉,等.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19(9):122-123.
[3]冯小山.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效果研究[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6,27(5):846-848.
[4]赵淑燕 . 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9(5):5-6.

《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疗效》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0915/20180915030329862.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82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