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实施护理安全的价值论文

发布时间:2020-08-01 09:42:0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实施护理安全的价值。方法以本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的200例儿科患儿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对照组的患儿进行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儿将护理安全纳入到护理管理中。结果对照组的100例患儿所得到的护理满意度数据统计为86.4%,投诉人数8人,观察组的100例患儿所得到的护理满意度数据统计为97.2%,投诉人数1人。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医疗纠纷事件的概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实施护理安全,能够排除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

关键词:儿科护理;护理安全;价值;满意度

本文引用格式:梁巧仪.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实施护理安全的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5):262-263.

0引言

儿童为临床上的一个特殊群体,无自主行为能力而且对危险相关的意识薄弱,因此在住院期间儿童的护理安全特别重要[1],儿科护理相对其他的护理工作的特点是任务重,工作难度大,护理操作风险大以及工作繁琐。由于患儿年龄小各方面发育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差,在实施治疗时不能够主动配合[2]。患儿的病情变化很快,症状不明显,发生意外非常多[3]。所以在儿科护理时实施护理安全措施十分重要。本研究始终把安全管理贯穿于儿科护理工作中,总结影响患儿护理安全的因素和措施,从根本上减少缺陷事故的发生,使得护理更安全化[4]、标准化,争取获得更好的效果。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本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的200例儿科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05例,女95例,年龄2个月-7岁,平均年龄4.5岁。将这些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00例,男57例,女43例,年龄2个月-7岁,平均年龄4.5岁;对照组100例,男60例,女40例,年龄2个月-7岁,平均年龄4.7岁。对照组的患儿进行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儿实施护理安全纳入到护理管理中。本研究病例来自儿科病房的儿内科,NICU的患儿,儿科门诊,护理人员20人,学历都是大专以上的护理人员。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200例患儿的纳入标准为:

①年龄属于2个月到7岁之间的患儿;②患者及其家属对研究均属于知情、配合的状态,同意书已签署。

排除标准:

①存在严重的其他精神异常等疾病患者;②不能够配合完成本次常规护理的情况

1.2方法

总结和归纳风险事件,对各科室上报的风险事件和医疗事故进行总结,记录2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护理投诉事件,分析护理工作的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对比实施护理安全措施前后的护理效果。

分析护理效果不良好的原因:⑴护士方面:新护士缺乏临床经验,风险意识严重不足,对工作环境不够了解,缺乏责任心和进取心。不能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执行操作且缺乏专业知识和专科理论,法律意识淡薄,缺乏良好的沟通能力,过度疲劳。⑵患儿和家长方面:患儿年龄小,很难配合治疗,有的患儿极度肥胖,血管细,临床注射药物很难;家长对相关护理知识缺乏,对护理要求高于成人。⑶管理方面:护理人员安排不够合理,护理人员严重不足,本院儿科有3个部门,病人总数40多人,而护士只有20名,并且儿科中低年资的护士多,高年资的护士少。随着患儿的人数日益增多,护理人员不够,很难达到相关规范要求。⑷疾病方面:由于患儿的疾病不同,存在的安全因素不同,所接受的护理方法也就不同。(5)设备方面:患儿住的房间十分拥挤陈旧,存在许多潜在的风险,医疗设备的老化会严重影响护理人员的工作。

1.3观察指标

儿科护理岗位护理安全管理体系实施后采用自制问卷调查的方法测评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投诉事件,严重风险事件,一般风险事件。

1.4统计学方法

核算软件为:SPSS 22.0版本,其中2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等数据使用“±s”的形式表达,同时将其运用t值检验,结果显示为P<0.05时,说明2组患儿的上述指标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护理人员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培训然后进行考核评分,对照组的100例患儿所得到的护理满意度数据统计为86.4%,观察组的100例患儿所得到的护理满意度数据统计为97.2%。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
 

3讨论

实施护理安全的目的是减少临床护理过程中患者各方面的损害和缺陷。由于在临床护理过程中不安全的饮食仍然存在,如果不实施护理安全管理会导致护理质量管理不健全,医护人员执行力度弱,医护人员安全意识的缺乏[5]。由于护理人员的工资低,情绪易不稳定,会导致护理意识及态度的降低。针对上述的种种不良因素需要进行全面的护理安全管理推广,首先护理部门需要建立护理安全相关规章制度,并且需要定期进行专家学者的专题讲座,帮助医护人员建立更高的安全理念,最后通过护士长负责监督规章制度的贯彻实施。

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对患儿要亲切,对年龄大点的患儿进行教育疏导情绪,对年龄小点的患儿需逗乐爱抚的方式安慰,并且准备儿童喜爱的玩具平复小孩的情绪。通过护理安全知识的宣传,不仅减少了医护人员的负面情绪,还增加了护理人员和患者的护理安全知识,使得后期治疗效果更显著,同时使得护理人员的工作熟练度更高[6]。通过本研究显示,在对医护人员进行护理安全管理培训后,护理质量评分,患者健康知识评分较实施前有了显著的提高,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实施前有显著的降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有所提高。所以对护理人员和患者及家属进行护理安全管理相关知识的普及,不仅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操作质量和服务态度,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而且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使医患关系更加融洽,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本研究中,为了有效促进患儿在接受治疗后的身体健康,将这些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00例[7];对照组100例。对照组的患儿进行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儿将护理安全纳入到护理管理中。得出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和家属满意度更佳。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的100例患儿所得到的护理满意度数据统计为86.4%,投诉人数8人,观察组的100例患儿所得到的护理满意度数据统计为97.2%,投诉人数1人[8]。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数据对比观察组的治疗更具优势。

综上所述,护理安全是检验一个医疗机构管理水平的标准,也是影响患者生命健康的重要保障,所以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实施护理安全有助于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使医患关系得到更好的改善,减少护理中的不良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林凌洁.安全护理模式在儿科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鼻饲患儿中的应用[C]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6:187-188.
[2]杨斌业.一种儿科护患沟通系统:中国,CN201710367130.2[P].2018-12-07.
[3]李婷.一种新型儿科护理专用视线遮挡器:中国,CN201620768188.9[P].2017-05-03.
[4]莫静.一种儿科手臂输液固定器:中国,CN201620342325.2[P].2016-12-07.
[5]许璐璐,周秀玲.细节管理在预防儿科门诊患者跌倒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47):9407-9407.
[6]王晓云,张立力.能力素质冰山模型在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21):3076-3079.
[7]景晶.护士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风险事件分析与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2(75):161-161,166.
[8]王军娜,王晓娟.管道标识在儿科PICU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32(43):79-79,8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39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