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关于院内感染控制过程当中落实优质护理所取得的效果研究。方法本文的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8年4月到2019年1月接收并治疗的住院患者,为方便研究本文选择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方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优质护理组,每组平均为100例,对两组患者分别配合相对应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指导,评价并比较本文两组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常规护理组出现院内感染发生率为14.00%(14/100),优质护理组为1.00%(1/100),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常规护理组护理满意度为84.00%(84/100),优质护理组为98.00%(98/100),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通过优质护理在院内感染控制中进行应用,可有效的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同时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院内感染控制;应用效果分析
本文引用格式:张显珍,邹晶.优质护理在院内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4):104-105.
0引言
现如今医院的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保证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一般会广泛应用抗菌药物加以干预,同时也可能会让患者应用免疫制剂,在取得理想治疗效果的同时,也会导致患者加重院内感染的几率,院内感染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产生直接影响,而且不利于医患关系之间的构建[1]。现如今院内感染已经成为公共的卫生类问题,因此在进行干预的过程中,这也是医院质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医院的住院患者在进行干预的过程中落实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进行保障,确保院内感染得以控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基于此,主要分析优质护理对院内感染控制的效果,并将主要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的研究对象来自2018年4月到2019年1月,因为在此期间我院的住院患者,本文选择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且按照随机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优质护理组,每组患者平均为100例。本文的常规护理组当中,男52例,女48例;年龄为18-65岁,平均(38.4±12.4)岁;优质护理组当中,有男54例,女46例;年龄为20-67岁,平均(36.8±14.1)岁。本文所有患者均需要进行入院治疗,所有研究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临床资料符合伦理委员会的标准。采用统计学软件检验两组研究资料的一般资料,P>0.05,两组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本文的所有常规护理组配合常规护理方案,按照常规护理原则进行护理指导,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建设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做好对患者呼吸道的管理工作,为患者落实相关的用药指导,并为患者提供必要的环境护理和心理干预。对所有的优质护理组配合优质护理干预,具体的护理方法如下:
①强化环境护理:对于一些需要进行气道开放的患者,要特别重视对空气环境的调节,定期做好开窗通风工作。所以患者需要保证室温能够恒定在24℃左右,最低不超过20℃,相对湿度控制在55%-75%之间,要尽可能的减少空气中病原微生物的含量。如果有人走动频繁,需将空气净化器进行持续空气除菌处理,每周对于患者病房选择食醋进行一次熏蒸,每月进行病房,空气和医务人员手以及物体表面进行一次细菌培养[2]。
②强化物体表面消毒:需要对于患者病房当中的医疗器械和相关物体表面的消毒工作予以重视,每日选择采用含氟消毒液,对于相关物体表面进行擦拭,为所有患者每床采用固定的血压计、听诊器和吸痰器,用完以后需要进行及时的清理和消毒处理[4]。
③严格限制人员探视:要严格的限制人员的探视,对于病情格外严重的,特别是对重症病房的患者,应严格执行无家属陪护制度。规定每日家属的探视时间,规定每次探视的人数,探视时间需要控制在半个小时以内。对于探视人需要落实严格的隔离措施,做好对患者的洗手和换鞋等各项工作,使患者能够佩戴一次性帽子和口罩,这样能够减少病原微生物的相互传播。
④强化消毒管理:对于所有的器械进行必要的消毒和清洁工作,呼吸机需选择采用一次性面罩和呼吸回路,所有呼吸机可以配备两套管道或装置,所有器械严格落实采用清水消毒液浸泡的制度,选择高压灭菌等方式进行清洗[5-8]。在应用过程当中,螺管和附件每隔三天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洗,每周对于所有的清洗消毒的螺旋管和相关附近的微生物进行监测。
⑤口腔护理:对所有患者口腔进行清洁处理,可选择采用口灵漱口液。如果怀疑患者口腔中存在真菌感染,可为患者选择5%的NaHCHO3进行漱口,对于所有卧床患者,需要对于会阴部进行消毒,如果留置尿管,须每天观察患者尿道口的相关状况,并且为患者选择采用0.15%的碘伏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保证患者尿道口皮肤的清洁和干燥[9-10]。
⑥侵入操作护理: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患者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需要严格的落实无菌操作的原则,吸痰的时候需分别选择气道吸引管和口腔吸管,为患者选择适时的吸痰方法进行吸痰,吸痰的过程中,应保证动作轻柔,避免因为操作不当,对患者黏膜产生损伤,在对患者吸痰之前,需对患者进行有效拍背,强化吸痰的效果。无创序贯通气的患者,要减少插管的时间,留置尿管患者,需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的原则[11-12]。
2结果
常规护理组出现院内感染发生率为14.00%(14/100),优质护理组为1.00%(1/100),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常规护理组护理满意度为84.00%(84/100),优质护理组为98.00%(98/100),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情况详见表1所示。
3结论
综上所述,临床通过优质护理在院内感染控制中进行应用,可有效的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同时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孙岩.优质护理在院内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评估[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A0):293+296.
[2]郑田华,郑柳萍,钱东星.优质护理在院内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8,31(09):1403-1404.
[3]韩宝爱.优质护理服务对老年呼吸内科病人院内感染控制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3,27(6):1879-1880.
[4]郭玉芳,张静平.优质护理服务对控制院内感染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5):1848-1850.
[5]鲁慧.优质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78):223-224.
[6]卢凤英,延丽雅.优质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5(18):147-148.
[7]蒲静,陈永红,贺腊慧.优质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学,2016,22(36):134-135.
[8]刘丹.五官科围手术期护理健康教育和感染控制的应用效果[C]//2011年河南省五官科护理优质服务管理新工程与临床护理新技术交流会论文集,2011.
[9]陈立梅.优质护理服务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24):3001-3002.
[10]万岐江,侯蔚蔚,程维莉,等.TIPS术后患者延续护理干预研究[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6,25(12):1104-1108.
[11]朱新萍.优质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32):199-199.
[12]蒲静,陈永红,贺腊慧.优质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学,2016,22(36):134-13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