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通过护理干预提高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率。方法对照组选取本科1-5月份糖尿病患者50例,常规入院宣教,由责任护士行健康教育以语言方式向患者介绍血糖测量的时间及注意事项,干预组选取本科6-10月份糖尿病患者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自制护士站血糖测量提示板对患者血糖测量进行干预。结果干预组患者血糖监测的漏测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护士血糖测量提示板有利于提高患者住院期间血糖监测率。
关键词:糖尿病;血糖测量提示板;护理干预;检测率
本文引用格式:田艳华,张玲,沈丽华.血糖测量提示板对血糖监测率的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4):108.
0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糖尿病患病率在逐渐上升,糖尿病对我国人民健康的影响日趋严重,血糖水平是反映糖尿病控制好坏的重要指标,良好的血糖控制是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措施[1-2],患者的治疗方案则主要靠多次血糖监测的结果进行调整,由于病区责任护士工作繁琐、护理量大、部分护士责任心不强以及部分患者及家属对血糖监测重视不够、知识缺乏、遗忘等原因,导致患者出现漏测、忘测、害怕测血糖现象等[3]。为了方便责任护士更好的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减轻护士工作量,以更好的开展优质护理,提高患者满意度,我科通过制作护士站血糖测量提示板以提醒责任护士监测血糖,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我科收治的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1]且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我们将2015年11月至2016年4月份患者分为对照组,2016年5月至2016年10月份患者分为干预组,对照组50例,男11例,女39例;年龄40-90岁,平均(50±6.5)岁;干预组50例,男19例,女31例;年龄44-90岁,平均(51±5.6)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入选条件。年龄40-90岁;无精神病史、其他并发症及合并其他严重疾病患者[4],医嘱血糖为每日7次,
1.3方法。对照组以语言方式向患者介绍血糖测量的时间及注意事项;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制作护士站血糖测量提示板见表1,放于护士站,对已测打勾、提示板可擦拭,可重复利用,护士在为患者测量不同时段血糖后在相对应位置打勾,护士在执行治疗时可通过血糖测量提示卡一目了然清楚已测跟未测患者情况,及时跟踪,避免忘测,漏测。
2统计学分析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所有患者住院期间需测血糖3500次,共漏测1133次;干预组所有患者住院期间需测血糖3500次,共漏测271次。通过血糖测量提示板的护理干预,干预组的血糖漏测率比较低,大大提高了护理治疗质量,见表2。
3讨论
血糖测量提示板方便简单,在责任护士工作繁琐、护理量大、部分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的情况下能很好的避免患者的血糖忘测、漏测情况,同时也能对患者血糖监测情况及时追踪。
血糖测量提示板大大提高了患者的血糖监测率,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了很大的依据,同时也有利于责任护士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知识的认知度,有利于护患关系的发展,促进患者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廖巧珍.提示卡对降低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漏测率的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2(03):314.
[2]侯惠军,袁军,杨陆.对100例院外糖尿病病人自我血糖监测状况的调查分析[J].现代护理,2004,10(6):501-502.
[3]贺荣,王贤和.血糖监测温馨提示卡的设计与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2010,39(1):51-53.
[4]沈云霞,余滨兵,郭慧敏.自制血糖监测提示卡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监测血糖主动性的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30):662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