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心理护理对小儿白血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31 11:04:0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在小儿白血病患者治疗当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患儿治疗期间的依从性影响。方法对我院最近一年收治的84名小儿白血病患者通过随机抽签法选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平均42名小儿患者,其中对照组的42名患儿实施常规护理手段进行护理,实验组的42名患儿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手段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经过两种护理手段后,其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的变化差异以及治疗期间的依从率差异。结果对照组患儿经过常规护理措施后,其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要明显高于经过心理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儿的评分(P<0.05);对照组患儿治疗期间的依从率为62%,实验组患儿治疗期间的依从性率为95%,(P<0.05)。结论在小儿白血病患者治疗当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的焦虑抑郁状况,对患儿治疗期间的依从性具有显著提高作用,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心理护理;常规护理;小儿白血病;依从性

本文引用格式:庞军治.心理护理对小儿白血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4):379+382.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得小儿白血病的患者在最近几年不断增多,在过往的研究中,多是以临床治疗作为研究的重点,很少有对临床护理方面的研究。由于小儿白血病的患者一般年龄过小,加上此疾病需要住院治疗,由于处于一个新的陌生环境的影响,可能会在不同程度上引发患儿的焦虑抑郁情绪,使得病情加重,在加上患儿治疗的依从性不高,对治疗的不配合,也会对患儿的病情康复带来不利影响[1-2]。因此对白血病患儿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极为重要。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就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小儿白血病患者治疗期间的依从性影响做了详细研究,现将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最近一年收治的84名小儿白血病患者通过随机抽签法选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平均42名小儿患者,对照组男19名,女23名;患儿年龄为7-13岁,平均(9.11士0.58)岁;实验组男22名,女20名;患儿年龄为8-12岁,平均(9.36士0.41)岁。两组患儿的临床一般资料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

\

 
1.2方法

1.2.1对照组42名患儿统一安排实施常规护理手段进行护理,主要对患儿进行常规日常用药指导、饮食指导以及告知患儿家属日常需要注意的各个事项。

1.2.2实验组42名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统一安排实施心理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具体护理措施为:①心理干预护理:护理人员在患儿治疗之前应该积极和患儿进行针对性的沟通,沟通期间尽量使用活泼轻快的语气以提高与患儿之间的亲密度,通过沟通准确掌握患儿的实际心理状况,对于患儿的焦虑情绪进行针对性的开导,同时可以给患儿播放一些关于疾病知识的宣传视频,使患儿对自身疾病情况有一个更加直观的认知,同时也可以使患儿及其家属能够正确面对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骨髓抑制以及脱发等情况,降低患儿及其家属治疗期间的疑虑。同时可以针对患儿的实际情况,播放一些有趣的动画片,转移患儿的注意力。②环境干预:护理人员应该尽量给患儿的病房营造一个温馨、干净、舒适的环境,病房灯光应该以柔和为主,同时室内不宜过于干燥或者潮湿,并且病房四周应该保持安静,以免打扰患儿休息以提高患儿的睡眠质量;除此之外,病房里面可以贴一些可爱的卡通墙纸或者放置一些患儿喜欢的玩具、娃娃等,还可以播放一些欢快的儿歌,已尽量给患儿带去家的感觉。③家属朋友干预:护理人员应该积极鼓励患儿的家属以及朋友同学经常到医院来陪伴患儿,可以和患儿进行一些游戏互动来降低患儿的不良情绪,同时也可以让患儿的家属以及同学朋友制作一些鼓励患儿的小卡片带给患儿,以提高患儿的治疗信心。④情绪疏通护理:因为患儿的年龄小,耐受性不高,在实施各项化疗的操作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将操作时间尽量降低,并且在操作过程中动作轻柔,以降低患儿的抵触情绪,若患儿出现抵抗情绪,要对其耐心安抚后再进行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可以和患儿聊天,轻抚患儿,降低患儿的恐惧感,同时适当进行言语鼓励,针对治疗依从性高的患儿,可以给予奖励五角星或者小红花的方式进行鼓励,以提高患儿后期治疗操作的配合度。

1.3观察指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儿护理后的焦虑情况和抑郁情况进行评分评估,同时观察记录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依从性情况(主要分为非常依从、依从和不依从三个评估指标)。

1.4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使用SPSS l5.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用(±s)表示正态分布数据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治疗期间的依从性率,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若P<0.05,说明两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照组患儿护理后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高于实验组患儿(P<0.05),见表1。

\
 

2.2对照组患儿治疗期间依从率低于实验组患儿(P<0.05),见表2。


\

 

3 讨论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发生恶性增殖导致的疾病,会对小儿患者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其临床主要特征一般表现为贫血、骨疼痛、发热以及关节疼痛等。虽然小儿患者的疾病恶化程度会比较高,但是其体质对化疗药物存在较高的敏感度,癌细胞比较容易杀死,加上当下的临床治疗技术不断的进步,其治愈的可能性在不断提高。但是在患儿治疗期间,由于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患儿可能会发生一些负面心理问题,进而影响临床治疗效果[4]。因此若在治疗期间对患者实施一些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对患儿的负面心理进行疏通开导,提高患儿治疗期间的配合度,对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3]。

在经过对本院的84名小儿白血病患者进行分组护理后,我们可以看出,实施单一的常规护理手段的对照组患儿,在护理后焦虑评分以及抑郁评分要显著高于实施心理护理手段的实验组患儿(P<0.05),同时,在患儿治疗护理期间,对照组患儿的依从率为62%,实验组患儿的依从率为95%(P<0.05),足以见得,心理护理措施在小儿白血病患者中的良好护理价值。

综上所述,在小儿白血病患者治疗当中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患儿的焦虑抑郁状况具有显著改善作用,能够大大提高患儿治疗期间的依从性,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肖荣桃,郭丽艳,曹小红,等.心理护理干预对小儿白血病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J].继续医学教育,2016(2):134-135.
[2]杭卫文.心理护理干预对小儿白血病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7(6):92-93.
[3]李翠红.精细化护理对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不良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7):253.
[4]范甜,曹小红,卓梅英,等.心理护理干预对小儿白血病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2016,30(10):128-12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33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