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消化内科护理带教中的临床教学路径,探究该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本校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在医院消化内科实习护生76例作为分析究对象,将其均分为传统路径组护生38例和临床路径组护生38例。传统路径组护生给以传统带教教学路径方法,临床路径组护生给以临床带教教学路径方法。观察分析两组护生临床实习效果。结果分析数据显示,两组护生刚入科时的业务理论及技能操作考核分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生实习后出科时,临床路径组护生的业务理论及技能操作考核分数均高于传统路径组护生,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生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临床路径组护生对于激发学习兴趣、方法新颖、理论联系实践等方面的教学满意度评价高于传统路径组护生,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带教教学路径相比,在消化内科护理带教中实施临床教学路径,利于护生护理业务理论及实操水平的提高,对于促进护理带教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值得学校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消化内科;护理带教;临床教学路径;探究分析应用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王丹丹.消化内科护理带教中临床教学路径的应用效果探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5):206-207.
0引言
近年来,为提高专业技能,更好地适应注业岗位需要,各医学高校针对护理学生实施学生毕业实习。临床护理带教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对护生今后的工作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在实习过程中其教学模式是非常重要的[1]。本文分析消化内科护理带教中的临床教学路径,探究该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护生基本资料
随机抽取本校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在医院消化内科实习护生76例作为分析究对象,将其均分为传统路径组护生38例和临床路径组护生38例。两组护生基本资料对比情况如下表。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下一步分析研究。
1.2方法
传统路径组护生给以传统带教教学路径方法。主要是以口头讲解教学方式,向护生教授消化内科相关临床护理知识与实操技能[2]。
临床路径组护生给以临床带教教学路径方法。一是成立专门的护生带教小组实施带教[3]。在护生进入消化内科前,成立专门的护生带教小组,由总带教老师组长担任,成员为护士长及具有丰富护理经验的带教老师;以医学高校带教大纲及相关临床带教资料为依据,制定详细的临床教学路径;在实施带教过程中,以本院实际工作情况为带教出发点,进一步增强临床教学路径的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在每周带教实习结束后,有针对性地对护生这一阶段的实习情况进行测评,以提高实习质量。二是护生入科时,对其所掌握的消化内科基础护理技能情况进行评估[4]。护生进入消化内科实习后,护生要详细记录护理带教小组向其讲解的临床带教路径,之后临床带教小组将对其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进行考核,以确保带教的针对性。三是护生入科后学习和实操的主要内容为[5]:①第1周由带教组长向所有护生讲解日常基础护理,主要内容为此次带教的计划、要求、工作流程及任务等。带教教师首先会带领护生熟悉消化内科病区的环境及相关设备。如让护生了解监护室、治疗室、各种抢救设备等等。其次带教教师会对消化内科特殊护理内容及常用药物使用等进行讲解和强调,同时指导护生依次进行练习实施操作。②第2周带教教师主要教授各类检查方法的操作及护理干预措施,指导护生书写护理文书,并练习自主向患者宣教健康知识。③第3周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消化专科的护理操作练习,如为患者急诊处置、灌肠、胃肠减压等,挑选较为典型的病例,检验护生掌握相关护理方法的情况,并根据每个护生情况,让其半独立管床或独立管床。④第4周以护生护理操作能力为依据,具备能力的,交由护生独立管理较有难度病例,若护生能力还需进一步带教,则继续锻炼护生的独立管床能力。在护生出科前1d,对其进行综合性的考核评价,以此结束实习。
1.3观察指标
(1)两组护生实习前后考核分数对比。(2)两组护生对临床护理带教的满意度情况对比。
1.4统计方法
以SSPS19.0统计学软件为依据,对本交分析探究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当P<0.05时,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生考核分数对比
数据对比显示,两组护生入科时的理论知识及技能操作考核分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生出科时,临床路径组护生理论知识及技能操作考核分数均高于传统路径组护生,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所示。
2.2两组护生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对比
两组护生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情况对比如表3。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从以上观察分析可见,临床带教路径模式教学对于实习护生而言,是有效的教学方式,利于护生巩固专业知识,提高实际操作水平,受到众多护生的支持[6]。
本次分析结果显示,传统带教方法教学效果不明显,护生自主性学习技能不够高效;而临床带教路径教学可以为护生提供全方位的带教护理,使护生最终取得相对优秀的考核成绩[7]。
综上所述,与传统带教教学路径相比,在消化内科护理带教中实施临床教学路径,利于护生护理业务理论及实操水平的提高,对于促进护理带教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值得学校推广及应用[8]。
参考文献
[1]丁鼎.临床护理带教中引入循证思维教学的效果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11):103+105.
[2]李新香.全程双导师制带教模式在护生临床实习中的实践与体会[J].交通医学,2018,32(05):516,518.
[3]王连荣.临床路径教学法在消化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实施方法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2):84-85.
[4]李晓华.探析临床教学路径在消化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2):287,290.
[5]谭学惠,蒲兴梅,卢晶晶等.中西医结合护理临床教学路径在肾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7,39(6):77-79,85.
[6]马爱红,李继龙.再谈基层医院在内科护理带教中应用临床教学路径的心得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65-66.
[7]陆佳敏,柳春波,顾君娣.个性化临床路径式护理教学在消化内科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6,(11中旬刊):168,172.
[8]沈月娟,杨文红,徐玉芳.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在呼吸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6,36(4):379,38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