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建立微信群在降低PICC管出院患者并发症的效果观察。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胃肠道恶性肿瘤出院PICC管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对照组与实验组,均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宣教,实验组PICC专科护士建立微信群,并对胃肠道恶性肿瘤置入PICC导管的出院患者实施微信群质量监控,并于实施前后比较PICC管出院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施微信群质量控制后,PICC管出院患者护理质量明显得到提高,并发症的发生率下降(P<0.05)有显著的差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微信平台为PICC管维护,质控交流平台,并有效地降低出院PICC管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而提高护理管理水平及整体护理质量,最后还可以提高出院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PICC;并发症;出院患者;微信群
本文引用格式:朱红.微信群在降低出院患者PICC管并发症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4):246-247.
0引言
PICC是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Catheter,PICC),导管的尖端送达到上腔静脉的下1/3处,或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此处的静脉血流速度最快,2000-2500 mL/min,它能很快稀释药物的浓度,避免了以往刺激性药物对血管的刺激造成药物外渗,组织坏死的现象的发生,从而保护了外周静脉,是目前肿瘤患者化疗首选的给药方式,PICC导管留置时间可长达一年,能满足肿瘤患者常规的化疗疗程的需要,输液速度不受体位影响,输液时极大方便了患者的活动,也为外周血管条件差的患者解决了输液难题,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在临床上广泛应用[1]。但PICC置管时间越长,导管相关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增高[2]。肿瘤患者化疗需要6至8个疗程,间歇期间需要带管回家,如果管理不当,极易出现敷贴卷边,松脱、导管滑出,穿刺点出血、感染、堵塞等安全问题,影响患者的后续治疗,而且还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3]。东明县人民医院自2016年开始利用微信群作为PICC护理质控交流平台,并能运用专业知识为患者服务,帮病人解除痛苦,体现出护理的专业价值,这就是护理的精髓所在。医患微信群进行互动:节日问候,个人需求等,群内护士掌握最新动态、信息,真正达到信息共享。微信群建立有效降低了肿瘤患者PICC置管期间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提高的医院满意度,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6月1日至2018年6月15日在东明县人民医院住院并穿刺PICC管的癌症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两组排除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两组患者均首次由同一名专科护士在B超引导塞丁格技术下行PICC穿刺术,都使用巴德厂家三项瓣膜式4Fr型PICC管,操作方法参照2016INS指南,穿刺部位为前臂肘上外周静脉,首选贵要静脉83例,肘正中静脉15例,头静脉2例。置管并给于固定PICC管,告知病人做胸部x线检查以确认导管位置。入群标准:我院置管患者,使用微信,无沟通障碍且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方法。2015年6月1日建群,针对带PICC管出院患者,在出院前一天扫群二维码入群,对照组患者置管后由置管护士进行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出现并发症后对症处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建立微信群,微信群内会不定期上传PICC相关学习资料、家庭护理经验心得,PICC维护的视频指导、PICC并发症的观察、家庭化PICC维护小技巧等,进行PICC导管的护理质控。
2建立微信群
2.1建立微信群聊群二维码在护士站,在患者出院之前对无沟通障碍和使用微信的患者邀请进群,修改群昵称为患者的真实姓名以便日后沟通,并嘱患者设置群置顶,群消息不能设置免打扰模式,同时告知建群的目的主要是为出院患者提供信息交流和健康宣教。
2.2微信群质量控制,群员组成分别由1名资深PICC科护士长、1名PICC专科护士和病房责任护士共8人组成,群名为PICC护理质控群。科护士长担任组长,群里其他护理人员PICC专项管理小组成员每天及时查看群消息并选择群置顶以免遗漏任何消息,群内禁止发送与PICC管无关的链接,小组成员负责教会PICC管出院患者测量臂围的方法,进行动态观察。每次在肘窝上10 cm处进行测量,如臂围增加2 cm,且进行辅助治疗不缓解者,应考虑拔管。
2.3PICC管出院患者护理,PICC患者可以从事一般性日常工作,家务劳动,体育锻炼。但需避免提过重的物体引体向上,托举哑铃等持重锻炼,并避免游泳等;可以淋浴,但应避免盆浴、泡浴。淋浴前用保鲜膜在肘弯处缠绕三圈;每周1次对导管进行冲管、换贴膜、换正压接头等维护;注意观察针眼周围有无发红、疼痛、肿胀、有无渗出。发现异常及时与PICC专科护士进行沟通、交流,必要时PICC患者到病区由专业专科进行指导。
3效果评价
3.1PICC护理质量参照2016INS指南,检查的项目主要有:PICC管固定的方法;PICC管常见的并发症;置管后的健康宣教;PICC导管并发症:①手臂穿刺处出现红肿热痛、活动障碍;②导管相关感染[4]:指置管及拔出导管48 h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并伴有发热(体温>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从PICC和外周静脉同时抽血并做血培养,PICC血培养阳性出现时间比外周血培养阳性至少早2 h,且为同一微生物。③敷料:出现污染、潮湿、松动、脱落等;④导管:出现漏水、脱出、折断等;⑤注意观察体温变化。
3.2统计学分析。方法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讨论
由表2研究得出实验组PICC置管患者的护理质量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建立PICC质控微信群,丰富出院患者健康教育形式,保证了患者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信息化时代,民众接受信息的来源更广。我院紧跟时代发展,在出院病人PICC管健康教育方面应用微信群,及时解答患者问题,定期发布健康资讯,让我们和病人的心更加接近!真正树立了为患者服务的思想意识,体现了优质护理的内涵,最终让患者真正受益,并且提高出院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葛晓霞,张兰凤,钱玉兰.肿瘤内科PICC导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因素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6,16(4):284-285.
[2]王乔风,岑敏琼,柯眷连.我科PICC置管术后并发症分析与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3):206-207.
[3]徐寅,李蓉梅,傅荣,等.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两种扩皮角度的比较[J].护理学杂志,2014,29(1):40-41.
[4]闻曲,成芳,鲍爱琴.PICC临床应用及安全管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1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