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探析健康教育在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治疗中护理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30 15:27:3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将健康教育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溶栓治疗临床护理中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8例作为分析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护理组与综合护理组,每组各24例。所分析研究对象均行早期溶栓治疗。给予对照护理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给予综合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再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情况及对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实施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后,综合护理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护理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健康教育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溶栓治疗临床护理中,利于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改善患者心理的不良情绪;同时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知晓率,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其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推广及应用价值。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健康教育护理;探析临床应用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朱小明.探析健康教育在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治疗中护理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5):217,222.

0引言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疾病,多发于老年人,临床又将其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其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较高[1]。临床治疗中,常因患者对该疾病相关知识了解不足,导致其治疗依从性不高,不能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直接影响治疗效果[2]。为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特别是针对我国目前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的溶栓治疗率较低这一情况,临床上针对此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加入了优质护理干预,特别是融入了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引导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疾病,由此促其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可见,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的健康教育,是直接影响治疗预后的重要因素。本文深入探讨分析将健康教育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溶栓治疗临床护理中的效果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择取本院48例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分析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护理组与综合护理组,每组各24例。所分析研究对象均行早期溶栓治疗。对照护理组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11例;年龄45-78岁,平均(63.1±4.3)岁;治疗时间为35min-5.6h,平均治疗时间为(3.1±0.6)h;使用药物:尿激酶2例,阿替普酶22例;梗死部位:14例左侧,10例右侧。综合护理组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7例;年龄46-79岁,平均(63.3±4.5)岁;治疗时间:40min-6 h,平均(3.2±0.8)h;使用药物:尿激酶2例,阿替普酶22例;梗死部位:左侧13例,右侧11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组间差异即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分析研究。

\

 
1.2方法

对照护理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模式。

综合护理组在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再采用健康教育干预措施。一是成立健康教育护理小组[3]。其小组成员为主治医师1名、护士长1名、护士2名;主要工作任务与职责是明确相关人员职责,制定工作制度及工作方式,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向患者开展宣传教育等。二是明确开展健康教育主要方式[4]。①向患者及其家属发放健康教育手册,指导并提醒其认真阅读;②开通电话咨询热线或申请注册微信公众号,可使患者通过平台随时咨询及查看相关疾病知识或微信推送内容;③定期开展健康讲座,引导和组织更多患者参加知识讲座,提高对相关疾病知识的认知。三是开展健康教育主要内容[5]。患者入院后,需及时向患者介绍医院治疗环境,讲清主治医师、管床医师及责任护士情况。为取得患者理解与配合治疗,指导患者或其家属签写知情同意书。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该病的发病原因、症状及治疗方法等,特别是要向患者说明在溶栓治疗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同时向患者讲清溶栓治疗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为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向患者介绍溶栓治疗成功的典型病例,以此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1.3观察指标

(1)观察发析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

(2)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程度。

1.4数据统计方法

本次分析研究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若P<0.05时,则表示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接通受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


本次分析研究数据如下表1所示,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情况没有特别的差异,因此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后,综合护理组患者心理状态得分均低于对照护理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2.2观察发析两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程度

本次分析研究数据见下表2所示,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后,综合护理组患者较照护理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程度明显更高,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3讨论

从以上分析研究可见,急性脑梗死作为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对患者及其家庭生活质量造成较大影响[6]。在治疗过程中,溶栓治疗是治疗该病的根本性疗法,但由于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较低,导致治疗效果受到制约[7]。因此,在治疗期间,辅以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的治疗效果。特别是健康教育护理的实施,对于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度,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及保健能力,促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8]。

综上所述,将健康教育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溶栓治疗临床护理中,利于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改善患者心理的不良情绪;同时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知晓率,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其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推广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尧.阿替普酶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干预措施[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12):165-166.
[2]张婧,邹显薇,周海英.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中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2):12,14.
[3]程文莉.注射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7):263-264.
[4]赵丽红.探讨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3):175-176.
[5]安俊芳,郑鸿伟,彭倩.延伸健康教育对精神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193-194.
[6]叶向红,李海燕,蔡丽勤.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护理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6):150,152.
[7]程立敏.整体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期间应用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5):253,254.
[8]张新红.瑞替普酶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23):141-14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26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