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干预在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78例慢阻肺患者行分析研究,按护理方案不同分组为对照组、舒适组,分别提供常规护理服务、舒适护理服务,后对比两组慢阻肺患者经护理干预后肺功能、生活质量、满意度及情绪状态。结果舒适组慢阻肺患者各肺功能指标结果及SF-36、护理满意度、SAS、SD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阻肺患者施行舒适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其肺功能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舒适护理;慢阻肺;肺功能;SF-36;满意度
本文引用格式:渠丽娟.探讨舒适护理在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5):335,346.
0引言
慢阻肺为临床常见疾病的一种,发病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活能力均受一定影响。为确保患者身心状态稳定,需注重护理服务干预[1]。本文则分析舒适护理对慢阻肺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78例慢阻肺患者行分析研究。病患纳入标准:(1)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2)对本次研究知情,自愿参与,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脏器病变;(2)合并肝肾功能不全、呼吸衰竭、肺心病或恶性肿瘤;(3)存在意识障碍、精神障碍、认知障碍、沟通障碍情况。
按护理方案不同将78例慢阻肺患者分组为对照组、舒适组。对照组39例慢阻肺患者中男、女例数为23例、16例,最低年龄为60岁,最高年龄为79岁,最短病程为2年,最长病程为11年;舒适组39例慢阻肺患者中男、女例数为24例、15例,最低年龄为59岁,最高年龄为80岁,最短病程为2年,最长病程为10年。组间比较两组慢阻肺患者基线资料可知,无显著差异(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对慢阻肺患者施行常规护理服务,即行常规疾病知识介绍、心理干预、用药指导及日常生活指导等。
舒适组在对照组护理措施基础上为患者提供舒适护理服务。具体为:(1)舒适环境。为患者提供舒适环境,维持病房内安静、整洁,控制室内温度在24℃-26℃,湿度在55%-60%。同时,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为患者提供必要的生活用品,根据患者喜好摆放病房内物品。(2)心理疏导。慢阻肺疾病病程较长,且患者极易出现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不利于疾病治疗。对此,结合患者具体疾病情况及患者特点,针对性进行心理疏导,针对患者的顾虑进行耐心疏解,引导患者积极配合疾病治疗。(3)亲友关怀。指导患者亲友多陪伴、鼓励患者,减轻患者的孤独感及恐惧感,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4)排痰指导。鼓励患者多喝水,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定期翻身、拍背,并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咳痰,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以促痰液排出,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5)饮食调控。结合患者有饮食喜好及习惯指导患者调节饮食结构,确保患者营养摄入均衡,并指导患者多食用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多食用新鲜蔬果以避免出现便秘。同时禁食辛辣、刺激食物,戒烟戒酒,以免刺激气管黏膜,加重咳嗽、气喘等症状。(6)康复训练。结合患者疾病康复状态及具体机体状况,指导患者进行适当运动,由被动运动逐渐过渡至主动运动,运动量宜从小开始,逐渐增强运动耐受能力,以不感到劳累为宜。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以改善患者肺功能;指导患者进行适当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慢跑等,以改善患者心功能。
1.3观察指标
监测、记录两组慢阻肺患者经护理干预后各项肺功能指标情况,即PEF(呼气峰流速)、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VC(肺活量)、MMEF(最大呼气中期流量),并组间对比。
采用SF-36、SAS、SDS及满意度问卷评估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焦虑状态、抑郁状态、护理满意程度,SF-36、满意度评分越高则生活质量、满意度越佳,SAS、SDS评分越低则焦虑、抑郁程度越轻。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结果数据,肺功能指标及评分指标以(±s)表示,采用t检验行组间数据对比。对比结果为P<0.05则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肺功能指标
对比两组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指标可知,舒适组39例慢阻肺患者各肺功能指标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生活质量、情绪状态、满意度
舒适组患者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SF-36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2。
3讨论
作为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之一,慢阻肺有发病率高、易反复等临床特点,主要疾病症状为喘息、气促、咳痰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活能力[2]。加之慢阻肺疾病需长期治疗以控制疾病,患者易出现负性情绪进而影响临床疗效。为此,需施行人性化、优质化、科学化的护理服务以确保患者身心状态稳定[3]。
传统护理干预更多侧重于疾病护理,往往忽略了患者的感受。相较之下,舒适护理干预侧重以人为本,更多层面确保患者社会、心理、心灵、生理等各个层面处于舒适状态,进而保障患者身心状态稳定[4,5]。对慢阻肺患者施行舒适护理干预,于环境、心理、饮食、运动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在保障患者疾病治疗效果的同时,提升患者依从性,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同时指导患者排痰,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6-8]。
综上,施行舒适护理干预对改善慢阻肺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有积极意义,且能有效缓解患者心理压力。
参考文献
[1]钟素苗,尹良胜,苏芬,等.社区康复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41-42,137.
[2]陈玉宇,尤智英.健康信念模式应用于老年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19):2672-2676.
[3]王燕,张传名.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联合体外振动排痰护理应用于慢阻肺急性期的效果评价[J].徐州医科大学学报,2018,38(6):412-415.
[4]肖少娴,罗枫敏,赵宇,等.舒适护理在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6):1132-1133.
[5]高兰芳,邸清洁,赵可新,等.对慢阻肺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14):168-170.
[6]潘珊玲,段琦,陈丹红,等.优质护理在提高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6):76-77.
[7]佚名.优质护理对改善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69):280.
[8]康筱玲.优质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98):176-17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