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探讨冠心病心绞痛心内科的规范治疗措施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30 14:22:2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心内科冠心病心绞痛的规范治疗实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研究样本为本院一年内(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接收的共200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将上述病患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西药治疗,对观察组病人给予中西医联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统计并比较两组病人心绞痛病发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同时对所有病人预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两组病人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病人的治疗有效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83%),P<0.05,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治疗前心绞痛病发频率和持续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病人心绞痛病发频率和持续时间相较于对照组显著较低(P<0.05),表明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病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了10%(P<0.05),表明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内科冠心病心绞痛的规范治疗实践中,中西医联合治疗可以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低心绞痛病发频率和持续时间,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心内科;心绞痛;冠心病;规范治疗

本文引用格式:邓琴.探讨冠心病心绞痛心内科的规范治疗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5):92,96.

0引言

冠心病心绞痛(CHD)疾病的特征在于病发突然和病情起伏不定,主要病发对象集中于老年群体,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会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严重者会对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因此,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倡导规范化治疗,有效降低病人的血脂水平,达到改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2]。基于此,本研究随机选取我院心内科200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分析心内科冠心病心绞痛的规范治疗实际临床疗效。
\

 
1资料及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研究样本为本院一年内(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接收的共200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将上述病患随机平
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其中观察组男、女比例为49/51;病人年龄均在48-75岁,年龄平均为(65.5±3.6)岁;病程为2-20年,病程平均为(11.2±2.4)年。对照组男、女均为50例;病人年龄均在47-74岁,年龄平均为(64.5±3.4)岁;病程为3-19年,病程平均为(10.6±2.1)年。两组病人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因此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方式,主要涉及药物为[3]:阿司匹林(100mg/次,1次/日);阿托伐他汀(晚上服用,20mg/次,1次/日);单硝酸异山梨酯(40mg/次,1次/日);美托洛尔(12.5mg/次,2次/日)。治疗期间,医生根据病人的病情适当调整药物的种类和剂量,以满足治疗需求。

给予观察组病人中西医联合治疗方式。西药治疗参照对照组,中药的治疗方法[4]:10-20 mL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与250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混合,每日一次。

1.3观察指标

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病人的心率、心跳、血压等情况。监测病人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头痛、头晕、腹痛、恶心以
及便秘等[5]。(3)统计病人治疗前后心绞痛病发频率和持续时间。(4)根据有关资料将治疗效果划分为三级,即无效,有效,显效。显效:症状消失,心绞痛病发次数和持续时间呈大幅度减少;有效:症状呈现显著缓解,心绞痛病发频率和持续时间显著减少;无效:症状没有出现改善状况,心绞痛病发频率和持续时间没有减少,甚至加剧[6]。总有效率是指有效与显效的占比加和。

1.4统计学方法分析

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收集的数据并分析测量数据。通过t检验比较两组间的计量资料,并用(±s)表征,用2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P<0.05),代表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人的治疗效果对比


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病人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病人的治疗有效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83%),P<0.05,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

 
2.2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人治疗前后的心绞痛病发频率和持续时间比较

在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

 

2.3两组病人预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病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了10%(P<0.05),表明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3。


\
 

3讨论

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和工作的节奏不断加快,压力越来越大,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已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该疾病主要病发原因是冠状动脉内膜受到损害,使得凝血因子激活造成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引起血管腔阻塞,血流量降低,最终导致心肌缺血氧,患者开始出现心悸,心律失常等症状[7]。通过中西医联合治疗,常规西药结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可以有效改善病人的心血管,使血脂黏度降低,有助于降低心绞痛病发频率和持续时间[8]。

本研究结果发现,两组病人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病人的治疗有效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83%),P<0.05,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治疗前心绞痛病发频率和持续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病人心绞痛病发频率和持续时间相较于对照组显著较低(P<0.05),表明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病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了10%(P<0.05),表明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心内科冠心病心绞痛的规范治疗实践中,中西医联合治疗可以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低心绞痛病发频率和持续时间,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白鸽.浅谈冠心病心绞痛内科治疗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08(71):246-247.
[2]陆华芳.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22(93):456-457.
[3]唐信科.对冠心病心绞痛心内科规范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的探讨和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2(15):156-157.
[4]武小兰.冠心病心绞痛心内科规范治疗临床效果[J].临床研究,2017,05(3):65-66.
[5]冠心病心绞痛心内科规范治疗的临床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2):34-34.
[6]周金钟.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45-46.
[7]蒋春花.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5(1):41,43.
[8]鲁燕.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1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8,27(18):96-9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25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