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经颅多普勒和颈动脉超声检测的对比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30 09:57:4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经颅多普勒与颈动脉超声联合检测的效果。方法研究资料是本院在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共计60例,将患者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纳入30例。对照组患者仅采取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组进行经颅多普勒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情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测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情况,观察组检测结果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实施经颅多普勒与颈动脉超声两者联合检测,检测准确率较高,推荐在临床中应用。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经颅多普勒;颈动脉超声;检测

本文引用格式:苏文静.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经颅多普勒和颈动脉超声检测的对比[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5):191,199.

0引言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目前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经调查研究,这种疾病目前发病率之所以较高是由于人们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饮食结构改变,生活、工作压力大等,并且这种疾病呈逐年升高趋势,严重损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并且干扰患者的工作秩序。由此可见,目前首先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准确地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只有及时准确地诊断疾病,才能尽早制定有效的治疗措施,使疾病得到尽早干预[1]。那么本研究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应用经颅多普勒和颈动脉超声联合检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在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共计6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年龄为36-81岁,中位年龄为55.5岁。为了便于比较分析,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均符合研究检测标准,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较性。

1.2方法

观察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和颈动脉超声联合的检测方式实施检测,颈动脉超声检查应用的是vividE9型彩色超声检测仪,探头频率为8-10MHz;协助患者取平卧位接受检测,常规检测患者的双侧颈总动脉、劲内动脉、劲外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等10根血管,并且仔细观察患者血管内膜厚度、管腔狭窄情况和管腔内有没有出现粥样硬化斑块等情况。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选取DWL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检测,线阵式探头频率:4MHZ,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嘱患者头部稍微后仰,然后常规检测患者的椎动脉、颈内动脉近中远端、颈总动脉分叉部以及双侧颈总动脉开口、近、中、远端[2,3]。

对照组:仅实施颈动脉超声检测,检测方法与上组一样。

1.3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检测,并实施2检验,计数资料率用%表示,若P<0.05则表示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情况,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结果见表1。


\


3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致病因素复杂多样,并不是单一因素导致的,患病后患者病情严重,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有相关研究结果显示:这类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导致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颅内外动脉狭窄[4]。由此对病症采取有效的检测方法,进行及时确诊是十分关键的。颈动脉特点是比较表浅,因此应用超声检测操作起来十分方便,因此对患者采取颈动脉超声检测是对心脑血管疾病进行诊断的重要方法。有相关研究结果显示,颈动脉超声假阴性率较高并且假阳性率也较高,对疾病的诊断有重要影响[5]。

经颅多普勒(TCD)原理是借助于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对颅内大血管中血流动力学进行检测分析的一门新技术,这种检测技术的特征是不会对患者造成创伤、操作方便简洁、重复性良好,可以持续性对患者进行观察分析,通过分析脑血液动力学变化情况,能够为脑血管病的早期诊断、监测、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但是对患者实施经颅多普勒检测对检测医生的技术水平有较高的要求。

由此可见,颈动脉超声检测和经颅多普勒检测这两种检测方法各自有优点与缺陷,所以要想解决问题,弥补缺陷,最佳的检测方式就是两种检测方式联合应用,形成优势互补的效果,将联合检测方式应用于诊断脑血管疾病具有较好的效果。本文比较了两组检测方式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情况,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研究结果可知,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测的方式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效果较好,优于单纯检测方式[6]。

总之,将颈动脉超声检测和经颅多普勒检测两者联合应用于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诊断准确率较高,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7,8]。

参考文献

[1]张潭,任书堂,秦艳娟,等.经颅多普勒与颈动脉超声检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对比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9(5):702-704.
[2]刘培琴,周君,唐琪.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颈动脉超声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价值[J].海南医学,2015,26(20):3012-3014.
[3]王京丽.经颅多普勒与颈动脉超声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检测中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4(4):618-618.
[4]毛俊杰,阚艳敏.颈动脉超声结合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价值[J].浙江临床医学,2011,13(1):102-103.
[5]王卫真,吴凌峰,闵生辉,等.经颅多普勒、颈动脉彩超和全脑血管造影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50(11):43-45.
[6]赵军波,郭强,张立国,等.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经颅多普勒与颈动脉超声联合检查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10,08(19):82-83.
[7]耿伟红.经颅多普勒与颈动脉超声检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对比探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6,22(16):49-50.
[8]刘春林,刘秀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血管超声评估与治疗选择[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2):15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20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