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29 16:12:4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手术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其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比较进行不同护理后两组的疗效。结果研究组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少。结论对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患者进行舒适护理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粘连性肠梗阻;手术;舒适护理

本文引用格式:刘丽,张秀华.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2):358,362.

0引言

粘连性肠梗阻是肠梗阻最常见的类型之一,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腹腔内肠粘连,肠内容物无法正常排出肠道的一种疾病[1]。目前来讲,其治疗手段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包括药物和胃肠减压术,然而,仅有一小部分患者能够经非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大部分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用此类治疗无效,仍需进行手术来缓解症状。因手术毕竟是有创操作,若是配合相应的护理方案,能够最大程度地提升护理疗效,帮助患者早日康复[2-3]。这次试验,我们对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进行手术护理干预,探讨其护理疗效和临床应用价值,详细内容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8年5月到2019年2月来我院的12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平均分成两组,每组各60例。其中,研究组包括32例男和28例女,年龄19~70岁,平均(40.6±14.7)岁;对照组中包括27例男,33例女,年龄21~70岁,平均(41.1±13.2)岁。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没有明显差别,统计学无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护理:①术前对患者进行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等指标的测量,嘱其术前8 h禁食,从而减轻肠胃压力;同时,对其进行输液治疗从而补充身体所需;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排尿、排便训练,告知其怎样进行有效的咳嗽和深呼吸;术前做好药物皮试,防止出现药物过敏,同时,准备好所需药品和器械。②协助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体位,术中随时观测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配合主治医师做好手术。③术后指导患者进行健康饮食、合理锻炼并遵医嘱按时服药。研究组除此之外,还进行舒适护理,详细内容如下。

1.2.1术前护理

①清洁肠道:减轻胃肠道压力,清除胃肠道内容物是手术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在进行手术前,护理人员应在前一晚对其进行灌肠,从而清理胃肠内容物,既保证了手术的无菌,防止出现肠道感染;又能减轻胃肠压力,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②心理护理:由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存在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排气排便障碍,患者受此折磨,心情烦躁,加之对医生的不信任和对手术的担心,多会出现害怕、抵触心理。因此,为提升患者的依从性与疗效,护理人员应对其进行心理护理。以患者为中心,换位思考,倾听患者内心的想法,了解患者忧虑的问题,从而针对某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安抚患者。可以适当向患者讲述此类疾病治疗成功的案例来提升患者的信心,同时,向其介绍手术治疗及护理的优势,从而增强其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提升配合度,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由于粘连性肠梗阻一般发生于腹部手术后,而治疗又需再次进行手术治疗,因此,许多患者都会产生害怕和抵触心理。针对此类情况,依照每个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拟定个体化的心理护理方案。除进行言语安抚外,还可要求患者家属一同安慰患者,从而消除其不良心理状态。③健康宣教:可通过讲座、培训等方式向患者及家属宣传有关粘连性肠梗阻的相关知识,并自拟粘连性肠梗阻宣传册来向患者及家属宣传粘连性肠梗阻的病理原因、手术流程及术中注意事项等,从而令其正确认识疾病及手术,更好地配合治疗。

1.2.2术后护理

①随时观测患者的体温、呼吸、脉搏等指标,同时查看患者切口情况,查看有无出血,及时处理,避免伤口出现出血,密切关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患者的情况,防止出现切口出血。及时对患者进行补液和应用抗生素,防止患者出现感染,同时,为缓解术后水肿的出现,可在患者病情稳定后,抬高床头,选择半卧位,但需注意,在更换体位和选择体位时,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注意伤口,减轻疼痛,避免出现伤口裂开等情况。②术后8 h待患者病情平稳,无特殊不适时,可依照患者的实际情况,拟定适合的运动方案,在床上进行适当的活动,从而加强患者肠胃动力,保证肠胃恢复。当晚选择半卧位休息。第二天可依照患者的身体情况适当进行呼吸锻炼和四肢活动。训练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床上进行呼吸锻炼,告知患者如何在半卧位下进行深呼吸。视患者情况进行床上伸、拉、蹬等四肢活动,每个动作进行2~3次。告知患者术后尽早进行活动能够加速肠胃蠕动,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对于其恢复是非常有利的。为加速其肠胃功能的恢复,可适当对其腹部进行按摩,从而促进排气[5]。③患者术后禁食禁水,待排气后,视其肠胃功能恢复情况调整饮食。进食先从流食开始,而后转为半流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选择蛋白质、热量、纤维素含量丰富的食物,饮食量由少到多,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从而减轻对肠胃的刺激[6]。

1.2.3胃肠减压

减轻胃肠压力的有效办法就是术后禁食禁水,从而减少肠道内容物,进而减轻胃肠压力。若患者术后出现粘连性肠梗阻,其肠道不通,食物的进入会加剧其梗阻程度,因此,应禁食禁水,待排气或排便后再适度进食,同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适当的治疗。

1.3评判标准

比较进行不同护理后及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患者的住院时间,从而评判两组的疗效。

1.4数据处理

所得信息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进行分析处理,并用百分率(%)和均数±标准差(±s)来代表计数与计量资料,此外,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比较进行t检验,比较两组的数据,以P<0.05代表两组之间差距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少,且两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统计学有意义,详细内容见表1。

\

 

3讨论

粘连性肠梗阻作为一种常见的肠梗阻,主要是以痛(腹痛)、吐(恶心、呕吐)、胀(腹胀)、闭(排便排气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7]。粘连性肠梗阻约占肠梗阻疾病的40%,其发病原因众多,既有先天腹腔发育异常等因素影响,也有腹部炎症、腹部手术的影响,其中,70%~80%的患者都是由腹部手术引起。现阶段,粘连性肠梗阻的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此类治疗方式能够最大程度地减轻患者症状,然而却因各种原因影响造成其不能发挥最佳疗效。因此,应配合相应的手术护理干预来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保证患者尽快康复[8]。这次试验中,依照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术前心理干预,从而提升患者对粘连性肠梗阻手术的接受度和治疗的信心,更好地配合治疗,提高了手术成功率;术后对患者进行饮食干预以减轻胃肠道压力,从而防止术后出现肠道二次粘连,避免了粘连性肠梗阻的再次出现,提升了治疗疗效,改善预后。结果表明,进行舒适护理的研究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少,且P<0.05,从而说明护理干预在粘连性肠梗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因此,对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患者进行舒适护理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晶.综合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作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8(10):291-292.
[2]禹璐.护理干预在预防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8(11):90-91.
[3]王学华.综合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34(11):210-211.
[4]李振静.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9):76-77.
[5]梁梅香.护理干预预防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观察[J].母婴世界,2017,22(15):201-202.
[6]李鸿兰.护理干预预防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观察[J].母婴世界,2017,22(12):212-213.
[7]敖友.观察护理干预在粘连性肠梗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J].智慧健康,2018,4(12):211-212.
[8]顾玲.分析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护理干预效果[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4(12):729-73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17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