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实施品管圈护理管理对降低老年脑卒中患者误吸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8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前(2014年2月至2016年9月)39例,实施后(2016年10月至2018年3月)41例。分析对比品管圈护理管理实施前、后圈员自我评价情况及误吸、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结果实施后品管圈圈员解决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专业知识、品管手法、团队凝聚力、责任心等评分较实施前明显上升,P<0.05;品管圈护理管理实施后患者误吸、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4.88%、0.00%;较实施前的15.38%、7.69%明显更低,P<0.05。结论品管圈护理管理的实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可有效降低老年脑卒中患者误吸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关键词:品管圈;护理管理;老年脑卒中;误吸
本文引用格式:马玲.品管圈护理管理对降低老年脑卒中患者误吸发生率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5):166,172.
0引言
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极易导致误吸,进而引起吸入性肺炎,吸入性肺炎可导致患者因窒息而死亡,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在临床实际工作中,脑卒中患者发生误吸的几率为50.7%,误吸也是导致老年脑卒中患者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而言,如何通过科学护理干预措施降低误吸发生率十分重要,这也是当前临床工作者的研究重点之一。本研究探讨实施品管圈护理管理对降低老年脑卒中患者误吸发生率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8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前(2014年2月至2016年9月)39例,实施后(2016年10月至2018年3月)41例。实施前39例中,男20例、女19例;年龄62-78岁,平均年龄(70.29±3.42)岁。实施后41例中,男21例,女20例;年龄61-78岁,平均年龄(70.34±3.37)岁。比较两组患者基础情况,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本科室于2016年10月成立品管圈(QCC)小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2.1首先成立组织及研究方法
由12名护士共同组成品管圈,护士长担任圈长,小组成员全部确定后由圈长根据时间拟定具体活动计划。
1.2.2确定主题
组织小组成员召开全员会议,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明确此次实验主题。
1.2.3问题分析
镇静、止痛等药物的应用导致患者意识形态发生改变,降低其吞咽反射功能;老年患者长期卧床,各器官功能减退,食管肌肉松弛;胃管置入刺激呼吸道,导致分泌物增多,极易引起误吸;疾病因素;患者自我认识不足,护理人员宣教不充分;体位护理不当,病情观察不及时。
1.2.4目的设定
改善重点包括正确体位、进食方式、及时清理分泌物、明确胃管位置等。
1.2.5解决措施
评估老年患者吞咽功能并进行周期性记录;及时抽吸呼吸道分泌物;指导患者取合适体位,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妥善固定胃管,明确胃管长度,及时观察并判断胃管是否在胃内或发生偏移;及时发现误吸积极进行相应治疗;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宣教,提高治疗效率;指导患者科学进行干预训练,促进吞咽功能康复。
1.3观察指标
分析对比品管圈护理管理实施前、后圈员各项评分变化,包括解决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专业知识、品管手法、团队凝聚力、责任心等[2]。另外,将品管圈护理管理实施前、后患者误吸、吸入性肺炎发生率进行对比。
1.4统计学处理
以SPSS19.0系统行数据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分别采用2、t检验,统计学分析结果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施前、后圈员各项评分对比
实施后品管圈圈员解决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专业知识、品管手法、团队凝聚力、责任心等评分较实施前明显上升,P<0.05,参考表1。
2.2实施前、后误吸、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对比
品管圈护理管理实施后患者误吸、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4.88%、0.00%;较实施前的15.38%、7.69%明显更低,P<0.05。见表2。
3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逐渐老龄化,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不断上升。近年来临床上脑卒中发病率逐年递增,该病以老年人为主要患病人群,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误吸是导致患者气道阻塞的主要原因,极易引起吸入性肺炎[3]。
品管圈护理管理的实施可帮助护理人员形成一套更高效、科学、规范的现代管理模式,通过科学的方式解决各类问题,使护理模式更加规范化,不仅可有效节约时间成本,同时提高护理工作效率[4]。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后品管圈圈员解决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专业知识、品管手法、团队凝聚力、责任心等评分较实施前明显上升,P<0.05。通过成立品管圈可保障干预性实验的顺利开展,进一步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使圈员能在探讨交流模式下自主发言,相互交流学习,增强护理人员责任感及满足感。
本研究中,品管圈护理管理实施后患者误吸、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4.88%、0.00%,较实施前的15.38%、7.69%明显更低,P<0.05,提示通过实施品管圈护理管理可有效降低老年脑卒中患者误吸、吸入性肺炎发生率[5,6]。
综上所述,品管圈护理管理的实施,对预防误吸、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临床意义[7,8]。
参考文献
[1]胡晓梅,董梅花,翟剑霜,等.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在脑卒中误吸风险评估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16):1447-1449.
[2]刘萍,欧翠玲,敖友爱,等.早期评估与分级管理的康复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及误吸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7,39(12):934-936.
[3]黎桂婵,潘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食体位依从性对误吸发生率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7):96-97.
[4]陈良清,张钦缔,潘速跃,等.脑卒中患者预防误吸的研究现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4):27-30.
[5]胡萍,吕进凤,蔡海玲.品管圈管理对降低老年脑卒中患者误吸发生率的效果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3(23):667-668.
[6]祝小丹,廖金珠.品管圈活动对降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误吸发生率的效果[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3(8):55-58.
[7]李海燕,冯碧霞,张会文,等.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显性误吸致呼吸衰竭的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55):187-187.
[8]郑知楠,屠庆.品管圈活动在老年患者安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a5):205-20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