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应用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GERD)疾病的效果极其对患者食管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研究资料为本单位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胃食管反流患者,主要将患者分为两个组别进行接下来的研究工作,组名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纳入患者40例。给对照组患者应用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应用莫沙必利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相关指标情况。结果通过比较我们得知,观察组患者所取得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组间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治疗前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食管括约肌压力、食管括约肌松弛率及蠕动性收缩比均明显升高,经过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食管动力学指标情况,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用于治疗胃食管反流患者治疗中,能够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并且显著改善患者的食管动力学指标情况,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兰索拉唑;莫沙必利;胃食管反流病;食管动力学
本文引用格式:孙营.兰索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食管动力学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5):132-133.
0引言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主要指的是由于患者的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由此导致患者出现烧心、反酸等症状[1]。当前我国老年人口数量逐年攀升,胃食管反流疾病已经成为在老年人群体中比较易患的疾病类型之一,患病后给患者造成不利影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存质量。本文我们对胃食管反流疾病患者采取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效果好。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
研究资料共计80例,均为胃食管反流病例,分别设为两组来研究:一组设为观察组,纳入40例。两组患者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包括30例男性患者与10例女性患者,患者均在32-75岁年龄范围内,中位年龄为(57.15±7.56)岁。对照组患者的基础资料为20例男性患者与20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在33-72.5岁范围内,中位年龄为(57.00±7.22)岁。
1.2治疗措施
对照组治疗措施为: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观察组治疗措施为:莫沙必利联合兰索拉唑。所有病人都用到莫沙必利治疗,用药方法为每次5mg,每天用药3次。给对照组患者应用的奥美拉唑,用药方法为每次20mg,每天用药1次。给观察组患者应用的兰索拉唑片,用药方法为每次30mg,每天用药1次,早餐前服用。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
1.3统计学措施
采用的统计学软件版本为SPSS17.0判定两组患者的结果是否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均应用P来判定。
2结果
2.1比较疗效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50%,经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食管动力学指标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食管括约肌压力、食管括约肌松弛率及蠕动性收缩比与治疗前进行比较,均明显升高,经过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上述食管动力学指标升高较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组间情况,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胃食管反流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胃肠道疾病,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此病的发病率较高。胃食管反流疾病是因为胃液对消化道的损伤而引起的一类疾病,病人在患病后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反酸、胸痛、烧心等,一系列的严重症状让患者感到十分痛苦且难以忍受,不仅使得患者的身体饱受煎熬,还会让患者的心理负担加重,影响到了患者的正常工作与生活秩序,而这些现实情况是值得我们医护人员进行反思的,如何减少患者的病痛,及时缓解患者的疾病症状,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是重点[2,3]。当前,较多研究显示,胃食管反流的发生与胃食管动力学的异常有紧密联系,患者在患病后,通常会表现为胃动力学指标不断减低,所以,对其治疗的过程中可对这些指标进行密切监测,使医务人员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在临床治疗胃食管反流疾病的过程中常用的治疗措施为药物治疗,通过治疗我们要达到的理想治疗效果是减少反流情况发生,最大程度缓解患者的疾病痛苦,保护患者的胃黏膜,加强食管黏膜抗反流防御的功能,治疗患者的食管炎使其达到痊愈,预防疾病复发[4]。在本次研究中,采用的奥美拉唑和兰索拉唑这两种药物都是临床中常用的质子泵抑制剂,它们均具有强大的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其中兰索拉唑在侧链中导人氟元素的取代苯并咪唑化合物中特点使其应用效果更加理想[5],因此其生物利用度及抑菌活性均大大提高,效果显著优于奥美拉唑。
通过这次研究我们认真统计了研究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要高,比较两组患者的结果情况,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食管括约肌压力、食管括约肌松弛率及蠕动性收缩比等食管动力学指标升高较对照组更加显著[6]。
总之,对胃食管反流患者采用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能够取得很好的疗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食管动力学指标有了显著的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7,8]。
参考文献
[1]周兰云.兰索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的疗效[J].中国基层医药,2015,22(20):3139-3142.
[2]黄永华.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对胃食管反流患者的胃食管动力学及胃电活动指标的影响[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4,23(8):879-881.
[3]张雪芹,徐晓林.兰索拉唑在胃食管反流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食管动力学的影响[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7,38(4):76-79.
[4]姚慧敏.兰索拉唑和依托必利分散片联合用药对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4(20):2599-2600.
[5]何学红.关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用于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6(82):183.
[6]李丽梅.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对胃食管反流患者的胃食管动力学及胃电活动指标的影响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9(5):620-622,626.
[7]牛洪芬,王连慧,张继文.兰索拉唑联合用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病的方法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8):205-206.
[8]刘卫军.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对胃食管反流症的临床效果观察[J].西藏医药,2018,39(04):72-7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110.html